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从生产实际应用出发,概括地介绍了安全阀的简单工作原理,然后研究和分析安全阀的压力和流量之间的关系,并从压力和流量特性曲线中得出压力和流量之间的规律性。另外重点对安全阀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和分析。同时得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2.
基于压力变量喷雾的雾化特性及其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讨论了基于压力变量喷雾的流量调节范围、雾量分布、喷雾角、雾滴粒径、速度及喷雾动态特性等雾化特性随流量的变化规律,定量比较了PWM连续式、PWM间歇式和基于压力的变量喷雾的雾化特性.结果表明,压力变量喷雾流量调节范围约为2;随流量的减小,雾量分布向中央集中剧烈,雾滴粒径增大明显,喷雾角、雾滴粒径随流量的变化率分别为1.08°/%,-1.562 μm/%;雾滴速度显著减小;动能中值直径(KEMD)和比能(SE)随流量的变化率分别为-1.50 μm/%, 0.228 7(J/kg)/%,压力变量喷雾的能量利用率低.比较3种变量喷雾的雾化特性,基于压力变量喷雾的流量调节范围最小,对雾化特性的影响最大;PWM连续式变量喷雾的流量调节范围最大;PWM间歇式变量喷雾流量控制对雾化特性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汽轮机的长期动态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可靠、快捷地研究调峰及负荷变化过程中各种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的长期动态特性,通过合理的机理分析和简化建立起汽轮机本体及其汽水系统回热加热器的简化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工具对某600MW超临界机组的长期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能较为合理地反映锅炉给水流量和新蒸汽压力变化对汽轮机抽汽的压力、流量以及机组功率变化的作用和影响,为各种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的长期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十分简便、新颖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具有圆形阀口的三通滑阀的静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压系统中常使用的具有圆形阀口的三通滑阀的静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导出该阀的压力-流量方程式,绘制了无因次压力-流量特性曲线,并求出阀的零点压力增益、流量增益和压力-流量系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研究的气体内循环式反应釜是在自吸式搅拌釜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高效气液传质-反应设备。在氯节 基化生产苯乙酸的中试研究中,应用该设备进行氯苄吸收一氧化碳的 基化反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循环式反应釜的操作特性及其在化工生产上的应用,本文在该设备上进行了冷模试验,测定了不同高径比(L/D)和搅拌速度下的吸气压力、吸气量、气含率,同时还用化学法测定了气液两相接触面积以及液体粘度对上述参数的影响,并得到了准数关联式。l 实验装置 本研究采用内循环反应釜的直径 D—0.2 m;高 H—0.45 m,搅拌器转速 N—0一300…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溶解气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温高压油-气-水混合液粘度测量装置对原油及含二氧化碳气原油的粘-温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不同气油比条件下油-气混合液的粘度,分析了二氧化碳溶解气对原油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压力下,原油及其混合液粘度与温度存在指数关系,原油粘度与压力基本呈线性关系。在同-温度下,油-气混合液的粘度在达到泡点压力之前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在达到泡点压力之后,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油-气混合液的粘度随气油比增加而减小;油-气混合液的泡点压力随着含气量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现代小型无人机一次飞行过程中大气温度变化量可以达到80℃左右.为追求发动机合理的空燃比和飞行效费比,测量了燃油粘度-温度特性,并利用计算及试验法,研究了小型无人机发动机使用纯汽油或混合油温度在-40℃~+40℃条件下,其粘度-温度特性对化油器各量孔燃油流量系数的干扰力度.研究结果表明,当燃油温度变化量在80℃范围内时,...  相似文献   

8.
调压阀内流场数值模拟及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究调压阀内流场和动态特性为目的,建立了固体燃气发生器调压阀内流场三维模型,用动态网格技术对流场进行模拟并采用子程序计算阀芯的运动,以相关的冷气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了燃气阀内部收敛-扩张外型下的瞬态流动特性和波系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阀芯运动的动态特性.阀芯的周期性振动导致流场以相同频率变化,较高入口压力和较小弹性系数使阀门能够较快稳定,但导致流量、阀芯位移等物理量峰值增大.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顺丁橡胶生产部门里,如何进一步控制顺丁胶的门尼值,使生产过程自控化,产品质量赶超先进水平,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就国内外一些研究情况来看设想通过比较容易测出的顺丁胶液粘度(η)和折光指数(n)数据,用某种计算公式,间接地计算某一批胶的门尼值(),如美国专利[1]提出如下门尼制控方程: =(logη+789.3-536.8n)/(1.484-0.9798n) (1) 但是,该式的推导过程及几个常数项的来源并没有指出。为了了解该式适用范围,我们曾应用增塑理论,通过下列步骤推导了上述方程: 在无任阿增塑溶剂的条件下,门尼值与胶粘度之间具有下列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机油泵的转速、压力、温度进行分段控制,对温度、压力、转速、流量、扭矩等进行检测,绘制粘度、速度、压力、限压阀特性曲线,实现对机油泵性能的自动测试。  相似文献   

11.
两相流压降特性是两相流稳定性研究中的重要特征参数,不同类型的不稳定有不同的压降特性与之对应。本文在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的5MW热工水力模拟实验台架上对自然循环条件下两相流压降与系统流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对自然循环和强迫循环流动中压降流量特性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在发生振荡时,压降与流量反相,加热段入口欠热度保持不变。在压降流量相图上,振荡呈现为逆时针方向周期6s的极限圈。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板型燃料组件池式反应堆设计 ,采用商用流体力学计算程序 CFX5对堆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堆芯流量分配比较均匀 ,位于堆芯中央组件的流量较大 ,而位于堆芯边缘组件的流量较小。安装围桶的堆进出口差压与没有围桶的堆进出口差压很接近 ,随着堆入口流量增大 ,堆芯各组件流量与组件平均流量的最大误差和最小误差变化很小。安装围桶的堆芯流量分配情况与没有围桶的堆芯流量分配情况近似 ,安装围桶不能有效改善堆芯各组件的流量分配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The5MW Nuclear Heating Reactor( NHR- 5)was designed and built by the Institute of NuclearEnergy Technology( INET) of Tsinghua Universityin 1 989.The development of a 2 0 0 MW NuclearHeating Reactor ( NHR- 2 0 0 ) as an industrialdemonstration was undertaken by INET undercooperation with otherinstitutions.The main loopsof the 5MW nuclear heating reactor and the2 0 0 MW nuclear heating reactor are integralnatural circulation systems[1,2 ] . The naturalcirculation of the…  相似文献   

14.
环管反应器内液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环管反应器内液固两相的流动形态进行研究,建立以颗粒动力学为基础的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在浆液流速远大于自由沉降速度的情况下,模拟不同浆液入口速度时的环管反应器上升段压力降,同时对管道内液固两相流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数值研究:在入口液固两相体积分布均匀的情况下,环管反应器上升段、弯管段以及下降段液固两相体积分布和液固两相速度均不一样,在弯管段由于离心力引起管道内二次流,使得固相颗粒甩向弯管的外侧壁,引起固相体积分数在弯管外侧壁明显增大,管道内固体颗粒相分布不均。在浆液速度v=3m.s-1时,液相和固相的速度有一定的速度差,随着入口速度增大,速度差变小;当浆液速度v=7m.s-1时,固体颗粒相速度分布与液相速度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滑移速度可以忽略。计算结果与传统经验公式的比较表明模型能有效地描述环管反应器内压力降和反应器内浆液流动形态。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反应堆堆内构件流致振动分析评价中如何合理获取流体激振力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了典型反应堆堆内构件三维流场分析的数值模型研究。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首先,根据反应堆堆内构件的结构特点和运行工况参数,将实际结构的关键部件、物理边界提取并做适当简化,在合理降低计算规模的同时,又充分保留其流场特征;其次,综合考虑计算资源和计算效率,采用结构网格和非结构网格相结合的混合网格划分方式以及分区化的网格尺寸策略,将流场十分复杂但并不关注其细节的堆芯段采用多孔介质模拟,使划分的网格能够捕捉流场特征,进而建立了适用于工程的三维流场分析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较好的3种湍流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获得了反应堆堆内构件的三维流线和压力分布特征、典型测点压力脉动的时程与功率谱密度(PSD)特性、3种湍流模型对反应堆堆内构件流体激振力的预测情况、作用于吊篮表面的流体激振力特性。结果表明,大涡模拟(LES)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反应堆堆内构件的流体激振力,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作用在反应堆堆内构件的流体激振力符合宽带随机性,可为反应堆堆内构件流致振动分析评价提供关键参数和输入载荷。  相似文献   

16.
用多通道压差技术测定了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连续操作时不同操作条件下上升管不同轴、径向位置压差波动信号,并借助压差信号的标准偏差分析反应器上升管的流型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上升管中不同轴、径向位置的压差波动方式不同;流体随表观气速变化经历过渡流区和湍流区两个流域;循环流对上升管下端的流体波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乙苯脱氢径向反应器的模拟和操作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一维拟均相绝热径向反应器模型模拟乙苯负压脱氢径向反应器,探讨了在负压条件下乙苯脱氢反应温度、水烃比和压力对乙苯脱氢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指出负压反应系统对压降的严格要求,由此得出合理的操作条件,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生产装置实测数据的比较,确认本模型可以用于生产装置的模拟。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化学气相冷凝反应器内层流状况下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求解了反应器内速度和压力的分布,并对计算值和文献值进行了比较。考察了Reynolds准数、直管出口与撞击面的距离等参数对反应器内流型、轴向中心速度、径向最大速度、沿撞击板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压力能驱动的自搅拌反应器内液相流场的分布规律.首先对标准κ-ε模型、RNG κ-ε模型、realizable κ-ε模型下的模拟结果与PIV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确定了合适的湍流模型;然后研究了不同入口压力、液位高度对反应器内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κ-ε模型能更精确地模拟该反应器内的流场分布,反应器内流场稳定时间为12s以上.增加入口压力和液位高度均有利于反应器内流体速度均匀分布,入口压力为3MPa时几乎不存在速度死区.  相似文献   

20.
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的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块(FLOTRANCFD),对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简称SCISR)的流场进行了模拟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SCISR流场中各参数关于撞击面完全对称;导流筒上下两侧及撞击区内仍然有死区存在,可以通过增加雷诺数来减小·在撞击区内速度等值线比较密集,即这个区速度梯度比较大,这对于促进湍动混合非常有利·最后,应用计算机压力采集装置对流场进行了压力测试,并与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