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d^Ⅲ-氨基多羧酸配合物常被作为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本文报道了采用圆二色光谱法研究GdⅢ-TTHA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微弱的静电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着配合物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
Gd^Ⅲ-氨基多羧酸配合物常被作为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本文报道了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不同配电离子的Gd^Ⅲ-TTHA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微弱的静电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着配合物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3.
4,6-二乙酰基-2,5-二甲基间苯二酚铕配合物和协同配体(1,10-邻二氮杂菲、2,2'-联吡啶或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在二氧化硅基体中通过两步凝胶反应实现了原位合成.在二氧化硅凝胶中配合物的形成可以通过电致发光光谱来证明.含有原位合成的这种铕配合物的二氧化硅凝胶显示出有铕离子发射谱带特性.结果表明有两种方法可以加强铕离子(Ⅲ)的放射强度:(i) 在二氧化硅基体中合成这种复合物;(ii) 合成的铕配合物中应含有能有效转移能量到Eu(Ⅲ)的协同配体.  相似文献   

4.
在甲酸盐缓冲溶液(pH3.5)中,锑(Ⅲ)-没食子酸丙酯配合物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峰电位在-0.52V(vs.SCE)左右,峰高与锑浓度在4.1×10~(-3)-6.6×10~(-6)mol/dm~3之间呈线性关系。机理研究表明,峰电流是由配合物中锑(Ⅲ)的还原而产生的。方法已应用于铜合金中锑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5.
详细地研究了铈与钛铁试剂的配位反应及怖(Ⅲ)与铈(Ⅳ)配合物的相互转化。无色的铈(Ⅲ)配合物在pH>4.5时生成,吸收光谱中于256nm与311nm处有两个吸收峰。当pH>6时铈(Ⅲ)配合物能自发氧化成紫红色的铈(Ⅳ)配合物。后者在510nm处有一宽吸收峰。氧化程度与氧化速度随pH增大而增加;pH>9时氧化完全。加入醇或酮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能促进铈(Ⅳ)配合物的生成并使之稳定。测定了铈(Ⅲ)与铈(Ⅳ)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这些常数多数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6.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pH=7.25的溶液中甲基百里酚蓝(MTB)-铒(Er)(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MTB-Er(Ⅲ)-DNA的最大吸收峰为595 nm,比MTB蓝移5 nm,比MTB-Er(Ⅲ)蓝移9 nm,比MTB-DNA蓝移6 nm.DNA对MTB-Er(Ⅲ)有明显的增色效应.应用双波长物质的量比法和平衡透析物质的量比法对MTB-Er(Ⅲ)-DNA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结合比nMTB∶nEr(Ⅲ)∶nDNA=13∶52∶1,MTB-Er(Ⅲ)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K=3.28×106.  相似文献   

7.
苯并咪唑铕(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并表征了2’6-二(苯并咪唑-2’)吡啶(H2bzimpy)和铕(Ⅲ)的配合物,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测定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推测了配合物与DNA的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8.
用自制的5-溴水杨醛与盐酸氨基脲缩合,制备了Schiff碱标题配体(HL),再将其与Tb(Ⅲ)作用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配合物,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荧光光谱等对此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Bi(NO3)3·5H2O和吡嗪-2,3-二羧酸(2,3-H2pzdc)为原料,在100℃的水溶液中回流反应合成了铋(Ⅲ)配合物Bi(2,3-Hpzdc)2(μ-OH),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指标化计算证实该配合物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1.7143 nm,b=1.383 0 nm,c=1.832 1 nm,β=95.63°.与DNA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存在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用含氮配体Mdcp和柔性的二元羧酸戊二酸为混合配体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镉配合物[Cd(Mdcp)(GTC)]n(1),并且通过元素分析、热失重分析、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结构表明此配合物为新颖的二维层状结构,并且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热失重曲线清晰的表明了各个温度区间内的失重情况.此外研究了配合物(1)的荧光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11.
在乙腈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两个新的镧系(Ⅲ)配合物,[Nd2L3(NO3)6]n(1)和[CeL(Phen)(NO3)3]n(2)(L=1,2-亚乙基二磷酸四异丙酯,Phen=邻菲罗啉).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磷谱和热重分析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是由Nd(NO3)3?6H2O和L以2:3的比例混合得到的配合物.由亚乙基二磷酸四异丙酯及硝酸根离子提供的O原子与Nd3+离子配位形成9配位构型.配合物1通过桥联的双磷酸酯配体形成二维网状结构.与配合物1不同,配合物2由Ce(NO3)3?6H2O、L和Phen以1:1:1的比例混合得到.配合物2通过L连接成为一维无限链,再借助大量弱作用力形成三维立体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12.
荧光性含硫羧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两个含硫羧酸配体与过渡金属锌(Ⅱ)、镉(Ⅱ)、钴(Ⅱ)络合的四个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ICP发射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差热热重分析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荧光性能的研究,紫外荧光光谱显示它们都有荧光性。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苯甲酸(BA)及其衍生物对甲基苯甲酸(PTA)、对甲氧基苯甲酸(POA)与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和三苯基氧化膦(TPPO)形成的3个Eu(Ⅲ)-配合物.分析了它们的组成与结构,常温下研究了它们的荧光光谱.发现苯甲酸及其衍生物作第二配体加入到Eu3 的配合物中,能得到成本较低的系列鲜艳红色荧光材料.其中对甲氧基苯甲酸比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具有更好的荧光敏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永胜岛附近海域采集到的一种海绵(种属未定)中分离到一种新的三羟基多分支长链酰胺(S-Ⅲ),熔点92~93℃,分子式C_(46)H_(93)NO_4(M=723),通过对它的IR,MS,~1HNMR,(13)CNMR及~(13)CNMR DEPT实验等波谱数据分析,确定了S-Ⅲ的结构为N-(1-羟甲基-2-乙基-4-甲基-3,18-二羟基)十九烷基-二十三脂肪酸酰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平衡移动法在25℃水溶液中研究了硫氰酸铋(Ⅲ)配合物的组成。用改善了的guuMHpcun立方法测定了硫氰酸铋(Ⅲ)各级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消光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并用文献[6]的方法计算了溶液中各级配合物的组成百分数和配位体浓度的关系,考虑了各级配离子的百分组成的变化对摩尔消光系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及其在Co(Ⅲ)-SG配合物作用下的热谱曲线,计算了速率常数k,传代时间G、抑制、总产热量Q、单个细菌的产热量Qo和每分钟单个细菌的产热量Q0^-,建立了部分代谢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温度和Co(Ⅲ)-SG作用下的代谢抑制,发现可用t、t1、t2和Qo定量表征在不同温度下大肠杆菌的生长代谢和药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升华法生长出铱(Ⅲ)配合物(btfmp)2Ir(dbm) (btfmp=2-苯并噻吩-5-三氟甲基吡啶,dbm=二苯甲酰甲烷) 红色单晶,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核磁、质谱、红外光谱表征及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1.776(3) (A),b=29.409(7) (A),c=11.515(3) (A),α=γ=90°,β=102.730(3)°,V=3 889.9(15) (A)3,Z=4,Dc=1.660 g/cm3,F(000)=1 904,μ(MoKa)=3.608 mm-1,R=0.078 4 and Wr=0.137 3.该配合物呈现近似八面体配位模式.  相似文献   

18.
合成和表征了二种新的铜(Ⅱ)-铁(Ⅲ)-铜(Ⅱ)异三核配合物:[Cu2Fe(C2O4)3(Mephen)2](ClO4)(1)和[Cu2Fe(C2O4)3(Me2phen)2](ClO4)(2)(其中Mephen代表5-甲基-1,10-邻菲咯啉;Me2phen代表2,9-二甲基-1,10-邻菲咯啉)。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等手段推定了配合物具有草酸根桥联结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Cu2Fe(C2O4)3(Mephen)2](ClO4)(1)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选取L-二-2-噻吩甲酰酒石酸为配体与DyCl_3·6H_2O在室温下反应,合成了一个配位聚合物{[Dy_2L_3(CH_3OH)_4(H_2O)_2]·1.5H_2O}_(2n)。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结晶于P21空间群,镝离子与配体中的羧酸群组桥联,形成了一维梯形链状结构。室温下的固态荧光测试表明,该配合物表现出配体和稀土离子共发光的特性。磁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慢弛豫特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微波辐射加热方式,快速合成了一种新型多吡啶钴功能配合物[Co(5-NO2-phen)2dppz](ClO4)3(5-NO2-phen=5-Nitro-1,10-phenanthroline,5-硝基-1,10-菲咯啉;dppz=dipyrido[3,2-a;2′,3′-c]phenazine,二吡啶吩嗪),利用元素分析、电化学和光谱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分别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法考察了该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该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