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液氨是含氮量高的优质液体氮肥.氮素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十二种元素中占居首位,其次是磷和钾,三者缺一不可.我国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一般呈现缺磷、少氮、富钾肥的状况,因而在对土壤施入氮肥的同时根据不同土壤养分含量,不同品种的作物及作物生育的不同时期施入适量的磷肥是必要的.棉花是喜磷作物.根据中国棉花研究所试验研究,对棉花施用氮肥,施肥量同产量的关系呈抛物线产量效应曲线(如图).棉花产量对施肥的反应称为肥料效应.由图1可看出,肥料效应的第一阶段是产量随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肥料效应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所以是大于零的正值,产量仍在增加,并达到最高值;肥料效应第三阶段,施肥量增加时边际产量出在一定栽培条件下,出现这种现象可以用最小养分律的观点来说明.即棉花生产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种或几种必需营养元素(称最小养分)的不足会明显影响棉花的生长和产量,而且棉花产量的提高常常取决于这一最小养分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作物秸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等造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严重。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但不同作物品种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产生的作用有所不同。通过两年试验得出棉花、小麦、玉米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的经济系数、秸杆还田量、秸杆养分还田量及秸杆还田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为精准施肥、培肥地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盐渍土壤的最大裂缝宽度、平均裂缝宽度和土壤裂缝斑块的平均面积与土壤含盐量有极显著的线性。土壤表面最大裂缝宽度与土壤含盐量呈曲线正相关,平均裂缝宽度与土壤含盐量呈线性正相关;土壤裂缝斑块的平均面积与土壤含盐量呈半对数负相关关系。调查分析表明,土壤含盐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十分明显,当土壤中Na 的含量达200mg/kg时,危害开始显现,表现为棉花发芽率降低,棉花植株矮小,棉花进入生育期后,结铃少、单铃重轻,造成棉花的产量低下;当土壤的含盐量达到12g/kg时,棉花虽然可以成活,但是不能形成产量;当土壤的含盐量达到15g/kg上时,棉花种子不能发芽。  相似文献   

4.
随着棉花产量的提高,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数量呈递减率增加,管理水平不同,吸收的养分数量差异很大。棉花在不同重庆期吸收养分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有很大差异,地膜棉在盛蕾期提前进入吸肥高峰期,盛花结铃仍需要大量的养分。所以,控制前期旺长,防止后期早衰是地膜棉地膜棉施肥的核心。棉花生育期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尤其是碱解氮,与作物吸收强度及施肥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地膜栽培棉花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微量生物性状,使土壤增温保墒,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使总菌数增加,尤其是细菌数量的增加最为明显;有利于土壤养分的释放及腐殖的形成和积累;覆膜棉花的生长发育加快,从土壤吸收养分的数量大大地增加,产量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活性酶土壤结构调节剂(AG-Zyme)在棉花上的小区试验,验证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结构和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作物营养诊断是本世纪初开始兴起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措施,其中以柑桔营养诊断的应用较为普遍,是当前世界上柑桔主产国家的研究和实践的重点项目。同时它还是柑桔生产标准化内容之一,尤其对柑桔优质高产的营养和施肥指标的综合评定、土壤和叶片养分的测试方法和仪器标准以及肥料的分类等问题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美国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了土壤和植物的营养诊断技术的研究。三十年代,法、日、苏等国家也开展了果树营养诊断法的叶分析研究。半个多世纪来,柑桔营养诊断的研究和运用,由测定一般元素发展到测定微量元素;由土壤和植株速效养分的测定发展到全量分析;由主要依据形态观察到应用彩色照相进行诊断。其诊断方法也由运用数  相似文献   

8.
棉花促根剂能有效促进植株体内细胞分化和细胞伸长,使棉花生长速度加快,增强抗逆能力,增加棉花根系数量,增强棉花根系吸收土壤养分能力,增加棉花单铃重,达到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蚕豆需肥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不同土壤类型及蚕豆植株体养分在蚕豆不同生育期的测定分析,提出蚕豆不同土壤类型供肥及植株需肥的规律性,为蚕豆生产提供了科学施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棉花为种植对象,连续2年进行了不同盐质量浓度海冰水灌溉试验,分析了不同盐质量浓度海冰水对棉花产量、土壤空间盐分动态运移变化以及棉花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本试验设定的不同盐质量浓度的海冰水灌溉,其棉花的产量都比对照要高,说明利用一定盐质量浓度海冰水灌溉能够缓解滨海盐碱地区的干旱问题.利用3 g.L-1的海冰水灌溉,对棉花的增产显著,同时又不会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因此对滨海盐碱地来说,宜采用该盐质量浓度的海冰水灌溉棉田.在本试验设定的几个不同盐质量浓度的海冰水中,利用3 g.L-1的海冰水灌溉,棉花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及细胞间CO2体积分数均达到最高水平,这是其能使棉花增产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新疆各地为了提高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普遍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栽培棉花的新技术,而且这一新技术在不断地提高,大大地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以后,改变了土壤的生态条件,土壤养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土壤腐殖质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它的含量大小和组成对土壤肥力有很大的影响。最近,为给制定棉花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对地膜覆盖棉花的土壤生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土壤腐殖质状况的研究也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在141团进行了促根剂在棉花上的试验,结果表明,能促进棉花根系的形成、增粗、增大,有效增加了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强棉花的养分吸收能力,从而达到抗旱、抗病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目的意义:黄壤是我区的主要土壤,其中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对烟叶质量的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母质、气候、地形地貌、耕作制度等成土因素,形成了不同供肥特性的的土壤类型。对于不同土壤,仅靠土壤贮存养分的释放,往往不能满足或完全符合优质烟叶养分的需求,必须采用合理的施肥技术和方法及其它栽培措施有效地调控烤烟对养分的吸收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盐分、氮素分布和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2种灌溉方式下土壤水分、盐分、氮素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土壤水盐的监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盐分分布受灌溉方式影响显著,滴灌处理水分下渗较深,使盐分主要分布在30cm以下土壤,同时由于覆膜减少蒸发,有效的抑制了土壤返盐,在距滴头纵向30cm、水平15cm范围内根区形成脱盐区,棉花根系更容易获得生长所需水分、养分,因此棉花比浇灌处理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15.
对板栗的树冠特点和施肥对板栗结实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树冠大小显著影响板栗树冠内的光能分布和利用水平,冠幅中等是建立丰产园的较好类型.结果母枝生长状况对产量的影响较大,结实主要集中于树冠外部,及时疏伐瘦弱枝、培养健壮结果母枝,改善树冠透光条件是形成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在土壤有效养分较低的土壤上施用氮肥对提高结实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荠菜植株矮小,生长期短,对土壤养分消耗少,与辣椒进行间作栽培不仅互不影响产量,而且充分利用了辣椒定植前及定植后株行间的空闲地,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科学施肥对月柿产量及土壤酶活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研究科学施肥对月柿产量、质量及月柿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效应,进一步探讨了土壤酶活性与月柿产量、一二级果率、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科学施肥能显著地提高月柿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酶的活性;但是,科学施肥对月柿各生育期的根际土壤酶活性增强的程度各不相同.月柿各生育期根际土壤酶活性强弱的动态变化是: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成熟期>采果期>谢花期>萌芽期.月柿全生育期未发现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说明本项目的科学施肥水平尚未超过土壤酶活性的"最大临界范围",既能及时、有效地满足月柿各生育期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又未过量.土壤酶活性与月柿产量、一二级果率、土壤养分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不同酶活性之间也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土壤养分丰缺与农作物产量、品质关系密切,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并采取相应的施肥对策及改良措施,是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从皖南宣郎广大片红壤茶区定点采样,进行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和数量,以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类群的微生物都有分布,一些对增进土壤肥力有显著效益的种群,其数量都很丰富。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与茶树根际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和数量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而茶园不同的管理措施,对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及土壤养分状况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使茶园达到高产、稳产,必需把培肥土壤作为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棉花由露地栽培改为覆膜栽培以后,棉花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进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包括对水分养分的吸收、生长发育的规律、根系层的温湿度、分布空门,土壤微生物活动及病虫害、土壤结构等都与露地条件下不同.由此地膜栽培创造了更高的产量,更高的效益.在这场农业白色革命的同时,另一场灾难也在悄悄来临.那就是由此带来的对土地及环境的"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