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铃期土壤含水量对棉花群体生理和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两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棉花高产品种,从开花前至盛铃期以前,模拟生产中常出现的四种棉田供水情况,研究表明:花铃期适水供应处理棉田,叶面积指数增长快、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高、产量高,主要原因在于棉花群体光合速率高,呼吸虽高,但呼吸所占比例较低所致。后旱处理对棉花的产量影响不明显,但可大大提高水分利用率。中后旱处理对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最大;新陆早7号忍耐中后期干旱较弱于新陆早6号。  相似文献   

2.
缩节胺剂量对花铃期棉花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个缩节胺浓度,研究了缩节胺对花铃期棉花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缩节胺能提高棉花花铃期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而高浓度则使叶绿素下降及丙二醛含量上升;在缩节胺调节下棉花花铃期主要通过积累可溶性蛋白含量来提高自身的抗逆性;喷施缩节胺1和4d对花铃期棉花脯氨酸含量有显著影响,但是7d后脯氨酸含量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生产上要使棉花实现高产优质,在花铃期应用缩节胺进行化控时应该低浓度多次数来达到提高棉花抗逆性和控制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3.
太得肥用于棉花拌种和拌种加蕾期、花铃期喷洒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太得肥拌种加蕾期和花铃期喷洒,增产增收效果最好,其次为太得肥拌种加花铃期喷洒、拌种加蕾期喷洒和太得肥拌种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以上太得肥不同的使用方法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低温对棉花主要生育期危害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是影响棉花生长的重要因子.本文模拟田间棉花苗期及花铃期温度的异常变化,结合土壤主要病原菌及冰核细菌与温度之间的互作,初步研究了温度对棉花主要生育期的危害能力,结果表明,在-3~15℃的范围内,真正造成棉花烂根烂种的温度范围应当在3~10℃,病情指数高达90.00%.将处于花铃期的棉花植株置于人工气候箱中,设立3个降温梯度处理棉株,32~20℃降至20~16℃,棉株未表现出不良症状; 32~20℃降至16~3℃,仅造成棉叶螨和棉蚜危害叶片萎焉、干枯,叶柄干枯,危害较轻的叶片仅边缘卷曲干枯,其他叶片表现正常;32~20℃降至16~3℃,棉花整株受害,叶片似水烫状,失水透明,叶片及植株顶端干枯,至室温后干枯死亡.INA 、立枯丝核菌和低温(15~10℃)互作可加重棉花受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北疆高产棉花干物质积累的模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北疆高产棉花(皮棉1800kg·hm-2)干物质积累的过程,结果表明,棉花干物质积累过程可用Logistic曲线方程表达;根据干物质积累规律,把干物质积累速率曲线上的两个特征点之间的区域称为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通过计算,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出现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这时玛河流域棉区棉株生长正处于花铃期,从而为加强花铃期田间管理提供了依据。在高密度条件下,地上部总干物质、茎叶干物质积累的最快时期提前出现,关键时期有提早趋势。  相似文献   

6.
北疆棉花群体光合速率 (CAP)日变化及生育期CAPmax变化数据点可采用多项式函数f(t)=a0 a1t a2 t2 … antn拟合 ,微积分求解各棉花品种蕾期、花期、花铃期、吐絮期净CAP与净CR变化的特征值。分析特征值 ,表明日CO2 积累的 85.9%~ 93.7%,平均 90 .6%是在日光合速率高值期内完成的。开花前后是棉花生育期间群体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 (PAD)开始的标志 ,吐絮前后是棉花PAD结束的标志。棉花PAD是棉花栽培管理的重点时期。棉花品种群体光合速率 (CAP) 差异主要表现在吐絮期  相似文献   

7.
<正> 液氨是含氮量高的优质液体氮肥.氮素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十二种元素中占居首位,其次是磷和钾,三者缺一不可.我国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一般呈现缺磷、少氮、富钾肥的状况,因而在对土壤施入氮肥的同时根据不同土壤养分含量,不同品种的作物及作物生育的不同时期施入适量的磷肥是必要的.棉花是喜磷作物.根据中国棉花研究所试验研究,对棉花施用氮肥,施肥量同产量的关系呈抛物线产量效应曲线(如图).棉花产量对施肥的反应称为肥料效应.由图1可看出,肥料效应的第一阶段是产量随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肥料效应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所以是大于零的正值,产量仍在增加,并达到最高值;肥料效应第三阶段,施肥量增加时边际产量出在一定栽培条件下,出现这种现象可以用最小养分律的观点来说明.即棉花生产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种或几种必需营养元素(称最小养分)的不足会明显影响棉花的生长和产量,而且棉花产量的提高常常取决于这一最小养分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设计棉花膜下滴灌与普通沟灌2种灌溉方式。在棉花花铃期对冠层内的温度、光照强度、净辐射和消光系数等进行了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在两种灌溉方式下棉花雹层内的温度、光照强度和净辐射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线;花铃期初期和后期膜下滴灌棉花冠层温度、净辐射大于常规灌溉。而光照强度和消光系数均小于常规灌溉。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疆干旱区绿洲棉田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变化的影响,揭示棉田土壤质量的变化,以期为棉花合理施肥及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棉花播种前较低,花铃期有机碳含量有所增加,至收获期达到最大值;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棉花播种前较低,在花铃期达到最大值,而在收获期明显降低。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不同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土壤上层最高、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不同灌溉方式下,滴灌棉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提高,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增加,而漫灌棉田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对棉花进行营养诊断,发现虽施足基肥但在各生育期N、P、K等大量元素仍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同时还存在微量元素的缺乏症,如Zn、Mn、Cu、B等.根据调节方案施肥的结果是“复合肥”增产效果最好,增产幅度为7.20%;喷施时期为苗期、蕾期、花铃期;用量为复合肥300—350g/亩,单质微肥为30—70g/亩不等.  相似文献   

11.
棉花的施钾效果,已有不少产棉单位和科技人员作过研究,在常年早衰的老棉区,合理施用钾肥已成为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根据近年调查,本省棉区由于缺钾而引起早衰的棉田约在10~30%左右,影响到这些棉田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缺钾棉田,在苗期就反映出棉叶缺钾症,以后逐渐扩大,到七月中下旬,由于土温上升,土壤有效钾释放量增加,缺钾症常可停止发展,有时还可恢复正常,但进入花铃期后,  相似文献   

12.
棉花有机腐殖酸多元钾肥(液体)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有机腐殖酸多元钾肥不同浓度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喷施久效灵。其试验结果是在高产地膜植棉条件下,确定浓度600倍,在蕾期和花铃期喷施较好,达到保蕾增铃作用,增产11.12%,为推广钾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棉花生育期连阴雨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河北省65个气象观测站自1954年(或建站)至200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北省棉花四个生育期的连阴雨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棉区大部棉花播种出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连阴雨分别为1~2年一遇、1~3年一遇、1~2年一遇和2~6年一遇.不同时期重连阴雨所占比率分别为25%、65%、49%和45%.近50年来,除播种出苗期连阴雨历年出现次数具有增多趋势外,其它各个时期的连阴雨、重连阴雨以及播种出苗期重连阴雨均具有减少趋势,但各时期减少幅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了解棉花花铃期喷施果桃多与铃丰保对棉花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花铃期叶面喷施果桃多与铃丰保能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提高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咸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微咸水膜下滴灌是缓解农业用水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微咸水和咸水膜下滴灌棉花测坑试验,运用舒卡列夫分类和Piper三线图等方法研究矿化度分别为1、3、6、9、12 g/L水膜下滴灌对土壤含水率、土壤电导率(EC)、土壤八大离子、土壤溶液水化学特征、土壤p H和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棉花适宜的灌水矿化度。结果表明:(1)当矿化度低于6 g/L时,土壤积累的盐分对棉花吸收水分没有严重影响,棉花生理生长适宜的土壤含水率应在10%~20%之间;(2)在不同矿化度水灌溉条件下,0~20 cm土壤处于积盐状态,20~100 cm土层积盐较小,且各处理0~20 cm土壤中SO_4~(2-)、Ca~(2+)、K~++Na~+和Cl~-含量较多;(3)随着灌水矿化度的增大,土壤中的阳离子由Ca~(2+)逐渐向Mg~(2+)和K~+变化,阴离子由SO24-和HCO_3~-逐渐向Cl-变化,水化学类型由SO_4~(2-)·HCO_3~--Ca~(2+)·K+型逐渐向SO_4~(2-)-·Cl~--Ca~(2+)·K+型演化;(4)棉花在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土壤pH值随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棉花产量随灌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1、3、6 g/L处理下的棉花产量较高。综合各种因素后0~6 g/L是微咸水灌溉棉花适宜的矿化度。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道北疆高产棉花的光合特性研究,初步结果表明,花铃期棉叶乐合速率呈下降趋势,盛铃期Pn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其峰值出现在11:00-12:00点,没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夜间呼吸速率开始晚结束早。缺点地的Pn始终高于一般棉田,呼吸时间略有缩短。  相似文献   

17.
从棉花幼苗期至有效蕾终止期对一熟棉、麦套棉不同生育时期、叶龄与果枝、花芽分化发育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1)与一热棉比较,麦套棉花芽分化期较迟,有效花芽分化期较短,单株有效果枝和花芽的分化数较少,而无效果枝和花芽分化数则较多. (2)根据棉花生育期、叶龄和果枝、花芽分化间的关系来预测产量的形成过程,并为棉花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滴灌与沟灌两种不同灌水方式下棉蚜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以及同一灌水量不同灌水时期棉蚜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蕾期棉蚜发生数量较常规灌水方式轻,花铃期以后差异不显著;滴灌条件下不同水量间棉蚜发生数量有差异,低水量有助于棉蚜发生,高水量不利于棉蚜发生;常规灌溉量条件下花蕾期提前灌水和推后灌水对棉蚜发生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我们黄岩县地处浙东沿海,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目前种植方式是:水田种春花、早稻、晚稻三熟制,棉地种春花、棉花二熟制。从常年看,早稻稳产高产,而晚稻产量却较低;棉花开花结铃旺期正逢高温干旱或多雷阵雨,造成大量蕾花脱落,吐絮期又遇“白露汤”,引起烂铃,故产量低,品质差。为使棉花生长避开不利季节,夺取粮棉双高产,我们在一九七二、一九七三年进行了春花、早稻、棉花新三熟试验。  相似文献   

20.
<正>棉花是农场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几年来推行的是"密、矮、早"棉花栽培模式,棉花的收获株数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总结近几年棉花生产中的经验,棉花密度不足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实践中如何提高棉花保苗株数的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