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棉花杂交种的增产潜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1988年开始,我们选育的“102”和“128”两个杂交组合,1994年在132团种植4亩,均比“新陆早一号”增产.其中杂一代增产34.7%,杂二代增产23.1%,表明杂交棉有广阔的利用前景.为使这项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主产力,1994年在兵团科委、石河子科委及132团领导的继续支持下,杂交制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制种成本大幅度下降,亩产种子量比1993年增长了7.9倍,现将杂交制种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棉花杂交制种的效益直接取决于制种的质量和产量。怎样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是目前各个棉花杂交制种单位急需决定的司题。1亲本材料科学管理1.1亲本种子的选用选择生育期适宜,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杂交棉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杂交棉在新疆的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皮棉产量提高幅度较大。但是,新疆棉区种植的杂交棉棉种大部分是从内地引种,存在成本高、数量少、种子纯度无法保证等因素。2006年到2008年,148团开始示范种植杂交棉并积极探索棉花杂交制种技术,本文就杂交制种的操作技术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离体去雄授粉为不离体对花授粉,杂交成铃率增至74.08%,杂交棉产量提高6.9倍,制种成本降至17.78元/公斤,为棉花杂交种大田应用创造了更为有力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大理州杂交玉米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玉米制种是目前为大田玉米生产提供种子的唯一途径。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州已形成了一定的制种规模,常年制种面积在3万亩以上,2006年达43253亩,主要分布于宾川、弥渡、祥云、巍山、洱源、大理和漾濞等县(市)。杂交玉米制种为当地农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州已形成了一套对提高玉米制种质量、增加玉米制种产量行之有效的技术。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州、县种子管理站已退出种子生产经营.我州种子生产经营由民营种子企业承担,总结我州的杂交玉米制种技术,对促进全州杂交玉米种子生产,提高种子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化优势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是我国玉米杂交种的最大生产基地,本研究分析了张掖市玉米制种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发挥区域优势、联合开发育种、完善制种技术体系、提高种子的质量、降低成本、实施名牌战略和加强种子管理等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秦油2号的育成与应用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但由于目前已经或即将应用于生产的三系杂交油菜其配组的不育系多属低温敏感型不育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江淮之间秋播制种条件下,春季受低温影响,不育系易出现微粉,制种杂交率不理想,影响种子质量。为此,我们自1997年春季在青海省乐都县园艺场(东经102°23′,北纬36°26′,海拔2000m左右)连续进行了三年三系杂交油菜皖油九号制种试验,三年平均制种产量为1897.5kg/hm~2,制种杂交率经我所秋播鉴定在95%~98%之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我们对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结合生产实践进行了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在生产中不断改进制种技术,从而使玉米制种生产田产量得到稳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三年来,我们每年在山区和平原各进行了200亩的油葵杂交制种工作。在平源地区制利,平均亩产80公斤。最高亩产120公斤;在山区制种平均亩产140公斤,最高亩产180公斤。通过在我县山区和平原地区的油葵制种的实践,使我体会到油葵杂交制种不仅要按照《向日葵原种生产及制种技术规程》操作。更要顺应制种点的自然环境条件,科学管理,才能使油葵杂交制种提高授粉率,提高单产,并达到籽粒饱满。在这里我谈几点在制种技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选用具有叶基无红斑这个隐性指示性状的棉花品种作母本,用具有相对显性性状的常规品种作父本,结合"柱头套管法"进行杂交棉不去雄人工制种,以人工去雄制种作对照,对两种制种方法的成铃率和异交率及杂交种子的部分农艺性状作了比较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去雄"柱头套管法"制种的异交率比人工去雄法的低8.4%,但前者的成铃率比后者的高6.6%,单铃种子重和单铃种子数分别比后者的重0.37 g,多3.16粒.  相似文献   

11.
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00二年我市被批准为国家级的制种基地后.面积逐年增加.今年发展到11万亩预计产良种3850万公斤。发芽率是种子质量的第一指标.如果今年生产的3850万公斤良种发芽率不受冻害影响达到国家标准可为制种企业和基地农民增收2310万元。当前及时收获晾晒.确保玉带种子发芽率是玉米制种技带管理关踺措施。根据市人十几年的制种晾晒工作经验总结介绍给广大制种农民以便作好收获晾晒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玉米单产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杂交玉米种植面积不断上升,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制种面积不断扩大。我国玉米制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因自然灾害、环境条件及技术等造成的种子质量不合格、减产减收甚至绝收现象时有发生,给制种单位和制种农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大量的劣质种子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后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杂交玉米制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地区非常适合优质杂交玉米种子的生产,杂交玉米制种已成为农业的一个优势产业,在某些地区甚至已成为当地种植业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该区频繁出现杂交玉米种子纯度不达标事件,严重损坏了种子生产基地的声誉’也影响了优良品种增产潜力的发挥,已引起种子管理、生产、经营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玉米的杂交制种生产过程中,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是去杂、抽雄不及时,自交株率上升;花期相遇不良;后期种子脱水慢,造成没变冻害、发芽率降低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改变生产条件,制定必要的措施,及时、彻底、干净超前抽雄,加强后期管理,保证迅速脱水,生产出纯度高、质量优、产量好的优质种子。文章就如何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和产量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杂交玉米种植面积不断上升,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制种面积不断扩大。我国玉米制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因自然灾害、环境条件及技术等造成的种子质量不合格、减产减收甚至绝收现象时有发生,给制种单位和制种农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大量的劣质种子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后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杂交玉米制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大白菜制种生产存在问题,介绍了大白菜杂交制种原则和田管技术,以提高大白菜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玉米雄性不育化制种技术,利用雄性不育的母本,免去人工去雄,从根本上解决了自交苗的问题.引进部分Y型雄性不育胞质,成功地将478、8112、832等主要品种的母本转为不育系.采用直接回交法,从遗传学上讲,当选育亲本回交达7代时,不育胞质A的核置换达99.2%,显著提高了制种质量和大田生产产量,降低制种成本,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平菇一级制种代替三级制种,可以减少传代次数和简化制种程序,缩短生产周期,扩大制种的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为平菇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付勤  代梅  付云龙 《汉中科技》2009,(1):29-29,34
油菜隐性核不育(GMS)两系制种、人工拔除50%的可育株(人工除杂),不但制种成本高,而且制种产量低。利用化学杀雄技术,使GMS中的可育株雄性败育(化杀除杂),使其杂交结实,提高制种单产,降低制科,成本,保汪了种子纯度。从而使GMS两系制种由“人工除杂”向“化杀除杂”转变,实现GMSN种高产、低成本.  相似文献   

19.
苏斌  王亮 《榆林科技》2005,(2):22-23
榆林北部草滩地区,土地广阔,水源充足,无霜期155d,通过10℃的年活动积温3307.5℃,年平均气温8.1℃,年平均日照时数2914h,昼夜温差12—24℃,沙丘连脉,制种自然隔离好,是得天独厚的最佳玉米制种基地。1999年我省玉米制种基地战略北移,榆林确定为1.5万hm^2国家级的玉米制种基地。但是近年来出现了长期从事制种生产十多年的老制种基地放弃制种,新基地又难落实的状况,导致制种公司生产基地不稳定,生产难管理,各项生产技术措施不到位,有的制种基地个别农民抵触情绪强烈,安排制种时不愿意制种,对制种田管理散漫,质量意识极差,农民与村干部以及生产公司矛盾重重。制种公司鱼龙混珠,生产、经营、管理混乱,直接影响了榆林种子生产的产量与质量,以致影响我市农民增收,阻碍榆林种业产业化进程,破坏种植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怀远县种子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籼杂制种基地,目前已发展制种0.13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2550公斤以上,“纯王牌”杂交稻种被评为安徽省种子行业唯一名牌产品。作为生产、加工、营销、科研一体化专业公司,我公司建立了全面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着力提高“纯王牌”种子质量水平。根据我县近20年的制种历史和我本人多年生产实践,只有确保亲本纯度,才能全面提高籼杂制种的质量,而提高恢复系纯度又是保证亲本质量的重要环节,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