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设置4个水分和4个氮素处理水平,研究了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以探究适宜甜菜种植区的膜下滴灌甜菜栽培的水氮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水分效应显著大于氮素效应;甜菜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与灌水量和施氮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取步长为0.6,固定氮素水平,水分对块根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在各水平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固定水分水平,氮素对块根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在氮素水平间虽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覆膜滴灌较露地沟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67%,有效促进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以根产量高于60000kg/hm2、含糖率15.3%~21.0%为目标所制定优化方案为:灌水3426-3600m3/hm2,施纯氮139~177kg/hm2。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的方法,研究了甜菜纸筒纸钵苗直立度、露苗高度和埋苗深度对缓苗率、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直立度对缓苗率、产量和产糖量有显著影响,对含糖率无显著影响;当直立度小于30°时,对缓苗率影响显著;当直立度小于60°时,产量和产糖量急剧下降;露苗高度和埋苗深度对产量和产糖量有显著影响,对缓苗率和含糖率无显著影响;当露苗高度和埋苗深度在1~3 cm时,产量和产糖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红米稻三交、单交育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选育出优质高产的红米稻,利用杂合不育系(D62A/红宝石B、933A/红宝石B),纯合不育系(D62A、933A、红宝石A)与2个白米恢复系(R527、R272)、1个红米恢复系(R319)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6个三交组合和9个单交组合.结果表明:1.杂合不育系比纯合不育系柱头活力强,外露率、结实率及异交结实率好;2.红米三交种和单交种产量都远高于红米常规稻,说明红米杂交育种是可行的.红米恢复系组配的三交组合在产量优势远大于对应的单交组合;不育系为纯合红米时组配的单交种比三交种产量优势明显;白米恢复系组配的三交组合的产量与杂合不育系相关.因此红米杂交稻的选育中,应重视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的亲本的合理搭配,三交种应重视恢复系的选择,单交种着重不育系的选择.3.对三交种、单交种12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所有性状的特殊配合力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这些性状主要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杂合不育系产量一般配合力受临时保持系的影响,三交种产量特殊配合力受临时保持系影响较大,其次是恢复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杂交早稻新组合威优242在我省正季栽培的生育期,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威优242的生育期比当前生产上的主栽组合品种威优49和鄂早6号明显提早,产量与威优49相近;但比鄂早6号显著增产,很适合在我省三熟制双季稻区作“油菜—早杂—晚杂”等新的栽培模式的配套组合。  相似文献   

5.
<正>一、选育经过 石甜204杂交种是石河子甜菜研究所于1982年以自选多粒雄性不育系石M201A为母本,二倍体自交系0—3—3作父本,按父母本1∶3行比配制杂优组合。经1984—1987年三年所内品比试验,1988—1990年三年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化试验,1990—1991年生产试验,在鉴定其农艺性状,工艺品质及适应性抗病性的基础上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6.
以含钛高炉渣为原料,采用加热法制备肥料,以提高其溶解性能,使其中的营养元素转化为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形式,并通过栽培实验研究了肥料对甜菜性状、产量、含糖率和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炉渣中Mg,Ti,Fe的溶出率分别为88%,84%和75%,肥料中可被植物有效利用的元素有氮、硅、硫、钙、镁、铁和钛.该肥料可以使甜菜的株高、块根长度、叶片鲜重和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使甜菜亩产量增加22.03%,含糖率增加15.57%,亩产糖量增加41.03%,说明该肥料对甜菜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除草剂“杜尔”,应用在地膜甜菜播前土壤处理上,对防除甜菜幼苗期的杂草,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更佳,可达到85%以上;对短期菜块根产量及产糖量均与对照接近,含糖率较对照提高0.2-1.47度;杜尔对甜菜无明显药害,安全可靠。是目前用于地膜短期菜地播前土壤处理的一种较理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8.
甜菜增施有机肥与增施氮肥的增产增糖效果有着明显的不同,试验表明:前者能显著地提高甜菜产量和品质。亩增施有机肥三吨,比增施25公斤尿素增产26.15%,含糖提高1.62度亩增施1.5吨有机肥125公斤尿素比施25公斤尿素增产13.5%,提高含糖率1度;且增施有机肥能降低块根中有害N和有害灰粉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利用小麦亲本间遗传距离预测F1产量的可行性,以大田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的36个小麦品系配成50个组合为材料,研究SRAP分子标记遗传距离(GD)与50个杂交组合的F1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子标记距离与全部杂交组合F1产量相关程度低,但分析各区组内的相关关系时,存在高度正相关.当不改变母本的各组合中,GD与F1产量之间相关关系数在05以上的占786%;当不改变父本的各组合中,GD与F1产量之间相关关系数在0.5以上的占56.3%.  相似文献   

10.
K型和冈型水稻线粒体DNA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64个随机引物(E11,M24)对K型和冈型水稻(Oryza sativa L.)的不育系、保持系和F1代线粒体DNA进行AFLP分析,共筛选到了37对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显示出9条可能与K型水稻雄性不育相关的差异带,3条可能与冈型水稻雄性不育相关的差异带.其中引物组合E10M8(EcoR Ⅰ-ATA×Mse Ⅰ-AGC)扩增后,K型和冈型水稻不育系、F1代几乎在750 bp左右的位置都同时表现出了差异条带而在保持系相应位置表现为缺失,它与"缺陷型不育"假设一致.由此证明了K型和冈型水稻不育系线粒体DNA的特异性及其与雄性不育的相关性,为回收克隆等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91年,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利用自育的低酚棉新品系168与泗棉3号优选系杂交,选配出大量组合,并研究了芽黄、鸡脚叶、低酚等指示性状,发现低酚棉与常酚棉间杂交F1、F2杂种优势强且容易鉴定杂交种的纯度,并于1993年配组杂交新组合“皖杂40”。经过6年试验示范,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棉13号。1999年经专家鉴定,该品种为强优势组合,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十分显著,稳产性好,适应性强。 一、生产应用 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2.
抗(耐)甜菜丛根病新品系—SN8901系从亲本8—67中优选单株,经丛根病圃培育,优选出的抗(耐)病品系.该品系属多粒2倍体自交系.试验、生产示范结果均优于对照新甜4号.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新甜4号提高41.56%、2.66度和71.52%.  相似文献   

13.
在凌源地方大葱品种采种田选出的优株中,发现了早熟雄性不育株,当年将花球分区,区位授粉配置5个杂交组合,收获的种子种成株系.次年从不育株率高的株系中选择优株与相应原群体的可育株成对杂交,同时父本自交.连续4代选择603、626不育系与相应父本授粉,不育株率、不育度均为100%,简称603A、626A,相应父本简称603B、626B.603A、626A授粉后结实正常.以603A、626A配置的杂交组合表现出较强的早熟及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水稻体细胞无性系与供体亲本、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与供体亲本杂种F1在8个谷粒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体细胞无性系除千粒重及谷粒厚2性状显著小于亲本外,其余性状与亲本差异不显著;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的长厚比显著大于亲本杂种F1,而谷粒厚则相反.聚类分析将53个体细胞无性系及53个相应的杂种F1分别聚为4类 ,R3及R1F2各类别间8个谷粒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R3与R1F2谷粒性状间的相关性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选用陆地棉无腺体品系显无066 和显无077 为父本,有腺体品种中棉所12 号、苏棉9 号、泗棉3 号为母本,不去雄辅助授粉,以显性无腺体作标记,以天然异交和人工去雄授粉为对照,比较其杂种率及制种效率,并以中棉所12 号为对照,对6 个杂交组合的杂种F1 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显性无腺体作标记,不去雄辅助授粉平均杂种率达到51.35% ,变幅34.73% ~63.46% ,工效是人工去雄的3.5 倍。杂种F1 比较试验表明,所研究的11 个性状中有10 个性状表现中亲优势,6 个性状表现超亲优势,8 个性状表现竞争优势,其中3 个组合的单株皮棉产量竞争优势在20% 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和"双低"优质油菜品系224-2为材料,采用双向式转育方法,按照育种目标,经过6年连续定向培育,育成了"双低"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及相应保持系492B,经观察492A不育度为96.44%、3年套袋测定自交结实率为0、异交结实率47.8~51.6%,其492A种子芥酸含量为0.40%、硫甙为21.97umol/g、含油量32.05%,用492A与5个恢复系配制F1杂交组合,具有极好的配合力等特点,并作为重要不育系材料用于"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的组配及筛选.  相似文献   

17.
以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和“双低”优质油菜品系224-2为材料,采用双向式转育方法, 按照育种目标,经过6年连续定向培育,育成了“双低”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及相应保持系492B,经观察492A不育度为96.44%、3年套袋测定自交结实率为0、异交结实率47.8-51.6%,其492A种子芥酸含量为0.40%、硫甙为21.97umol/g、含油量32.05%,用492A与5个恢复系配制F1杂交组合,具有极好的配合力等特点,并作为重要不育系材料用于“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的组配及筛选。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FSHβ和ITGB1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对939头大白猪群体中进行FSHβ和ITGB1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胎次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木乃伊数、死胎数、窝重等繁殖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试验大白猪群体中,FSHβ和ITGB1均具有中度多态性,FSHβ基因型频率为ABBBAA,优势基因为B等位基因。ITGB1基因型频率在大白猪中为CTCCTT,优势基因为C基因。FSHβ基因在头胎的死胎性状上AB基因型显著低于BB型0.15头/胎(P0.05),而在窝重性状上AB基因型显著高于BB基因型0.69kg/胎(P0.05),在其他胎次中各繁殖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ITGB1基因在头胎的死胎性状中TT基因型显著低于CC型,在二胎的窝重性状上CC型显著高于CT和TT型,分别高出0.88和0.97 kg/胎(P0.05);在三胎健仔数和窝重性状中CC型均显著高于CT型(P0.05),由此可见CC基因型为ITGB1在繁殖性状中的优势基因型。合并基因型分析结果发现:头胎的大白猪FSHβ-ITGB1合并基因型中最优分子标记组合为AATT,经产二胎、三胎次大白猪繁殖性状FSHβ-ITGB1最优分子标记组合为BBCC。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密度群体结构下,地膜甜菜光合及呼吸作用的日变化,不同生育期光合、呼吸作用的变化及与产量和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低到中等密度下(45000~75000株·hm-2)群体光合、呼吸作用日变化为双峰曲线,高密度下(105000株·hm-2)为单峰曲线。中-高密度下,群体表观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密度越大,随生育期推进,表观光合强度下降越明显,而净光合强度则大幅度降低。密度较高,个体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单位面积的生物学产量明显增加。密度过大导致单根重大幅度下降,含糖量降低,产糖量反而下降。相关分析表明,地膜甜菜群体光合、呼吸作用与甜菜个体生长相关性较好而与群体含糖率、产粮糖量间相关性较差,与地上部生长相关性较好而与根部生长相关性较差。三项指标中,呼吸作用、表观光合强度与作物生长相关性好而净光合强度只与单根重有较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以4个小黑麦T型雄性不育系A2、A3、A4、A5的相应保持系B2、B3、B4、B5和4个恢复系R1、R2、R3、R4为亲本,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组配同核的A质和T质组合共32个,通过比较T质和普通质小黑麦杂种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分析T质对小黑麦这几个农艺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与正常胞质相比,T质对杂种F1的效应因不同性状而异。具体表现为:T质能使小黑麦抽穗期提早,千粒重和株高增加;对有效穗数、穗长和单株粒重无显著影响;降低小穗数、结实率和穗粒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