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6种化学药剂,通过药剂灌根和撒施颗粒剂的方法对石榴金龟子幼虫(蛴螬)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药剂灌根方法,4种药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同浓度的不同药剂之间的防治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药剂稀释倍数增大,防效降低,浓度增加,防效提高;其中40%的毒死蜱乳油、20%的吡虫啉可溶液剂缓效期较长。采用撒施颗粒剂方法,10%的辛硫.甲拌磷颗粒剂的缓效性优于3%的毒死蜱颗粒剂;药剂灌根和撒施颗粒剂这两种防治方法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2.
86.2%铜大师是以保护性为主兼有治疗作用的非选择性广普无机杀菌剂 ,经不同浓度拌种、浸种、灌根、叶面喷施 ,并以"克黄枯"为对照药剂与铜大师同样方式处理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以拌种 +灌根防效为最佳 ,药效达83.81 -69.67 % ,比"克黄枯"防效提高11.81 -8.87个百分点。经方差分析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用53.8%可杀得可湿性粉剂防治茶芽枯病效果显著,用53.8%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防效达88.2%,用53.8%可湿性粉剂3kg/hm^2于发病初期喷雾,二次同剂量施药,防效达86.94%。  相似文献   

4.
随着云杉矮槲寄生对三江源地区天然云杉林危害的持续加剧,对其防治的需求愈加迫切。利用不同浓度的40%乙烯利水剂对云杉矮槲寄生进行阶段性喷施防治发现:比例为1∶200的40%乙烯利水剂在云杉矮槲寄生花期、果期防效最佳;利用柴油作为溶剂配制不同浓度的40%乙烯利油剂对矮槲寄生花期、果期进行喷施发现:1∶200的40%乙烯利油剂具有更显著的防效,且未对云杉和树下灌草产生不良药害反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丁吡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的EC50为2.19 mg·L~(-1)。温室盆栽试验表明,丁吡吗啉600、800、1 200 mg·L~(-1)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57.7±3.8)%、(67.7±4.8)%和(74.4±1.1)%。田间试验发现,丁吡吗啉540、864、1 080 g·(hm2)~(-1)灌根处理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57.4±6.5)%、(66.7±4.8)%和(71.8±2.9)%。以上研究表明,丁吡吗啉可用于防治烟草黑胫病。  相似文献   

6.
试验利用番茄组培苗对青枯雷尔氏菌接菌方法进行了比较 ,并进行了生防菌 ANTI- 80 98A对青枯雷尔氏菌体外抑制作用的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灌根法接菌 6d后的平均死亡率为 84.40 % ,剪叶法接菌6d后番茄组培苗的平均死亡率为 98.34% ,剪叶法接种的番茄组培苗的发病速度高于灌根法。青枯雷尔氏菌浓度较低 (0 .1× 1 0 8以下 )时 ,灌根法接菌 6d后番茄组培苗的平均死亡率为 61 .5% ,剪叶法接菌 6d后番茄组培苗的平均死亡率为 1 0 0 .0 % ,剪叶法引起的发病率更高。采用剪叶法进行生防菌 ANTI- 80 98A对青枯雷尔氏菌体外抑制作用的结果表明 ,1 0 0和 2 0 0倍菌液处理组的番茄组培苗不发病 ,防效达 1 0 0 % ;30 0倍番茄组培苗第 7d发病率为 1 5% ,防效达 85%。  相似文献   

7.
雪松根腐病病原鉴定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松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urium solani(Mart,Sacc.),用多菌灵和代森锰锌灌根可有效地控制雪松根腐病,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8.
74.7 %农民乐除草剂600倍和200倍液分别定向喷雾处理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芦苇其防效分别为100 %和87 % ,防效高、成本低 ,且使用方便 ,便于防除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闽侯县南屿林场的14~23年生发病的国外松种子园和试验林、用材林中,采用施肥防治、农药防治、综合防治等措施进行松枯梢病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根施或叶面喷洒硼砂、根施或喷洒多菌灵、喷百菌清油烟利、燃放多菌灵等烟剂对松枯梢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叶面喷施硼砂防效达67.5%,喷百菌清油烟剂的防效为69.7%,采用杀菌烟剂防效达66.1%;5种综合防治措施对松枯梢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治效果达69.5%~81.5%,尤其是采用清理病枯梢 根施硼肥 根施多菌灵的措施,防治效果达81.5%.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制剂量氯虫苯甲酰胺200SC各处理对高粱条螟和粟穗螟的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200SC对高粱条螟和粟穗螟有较好的防效,且持效期长,300 mL/hm2的处理防效最好,分别最高可达到98.19%和90.32%,且与对照药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再生高粱产量测产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200SC对再生高粱生长、有效穗...  相似文献   

11.
不同除草剂对谷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志刚  王宏富 《太原科技》2008,168(1):50-51
探讨了2,4-D丁酯、扑草净、单嘧磺隆对谷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扑草净质量浓度为1 200 g/hm2的防效超过80%,为防除马齿苋的最佳除草剂处理;扑草净质量浓度为1 200g/hm2和单嘧磺隆质量浓度为600 g/hm2的防效超过80%,为防除反枝苋的最佳除草剂.  相似文献   

12.
研究四种颗粒剂对草坪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治效果,筛选对蛴螬高效、环保的颗粒剂。调查根埋施药后19d、31d、38d防效,进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0%丁硫克百威颗粒剂与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对蛴螬的防效较好,2%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对蛴螬的防效较差。10%丁硫克百威在19d后防治效果显著,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在31d后开始显著。10%丁硫克百威颗粒剂与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可以替代呋喃丹用来防治地下害虫蛴螬。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魔芋白绢病有效的药剂防治方法,进行了用43%施纳宁防治白绢病示范。示范结果:43%施纳宁防效达90.49%,保留效果达141.5%~191.4%,魔芋增产率15.6%-5.5.1%。不同施药时间为6月18日第一次施药优于7月3日第二次施药,喷雾与灌根效果差异不大,不同施药浓度效果,浓度越高,防效越好。结论:施纳宁对魔芋白绢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保留增产作用,施药时间宜在盛苗期.施药方法以喷雾为宜。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12.5%全蚀净悬浮剂20ml/667m2、40ml/667m2拌种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良好的防效,对小麦白穗率的防效分别为86.3%、93.2%,小麦增产效果分别为20.3%、25.1%,均明显优于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效果.此外,12.5%全蚀净悬浮剂拌种处理对小麦根系生长有刺激作用,毛细根数量增加,根系加长,鲜重增加.对小麦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喷施和根灌多效唑试验,发现冬前、单棱期、二棱期施用多效唑都能缩短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增加茎壁厚度、机械组织厚度和维管束数目.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施用多效唑能增加穗粒数降低粒重;在对照发生倒伏情况下表现增产效果,但在对照正常生长情况下,没有增产作用,而根灌处理还有减产趋势.  相似文献   

16.
小麦纹枯病生防放线菌株筛选及其防效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小麦根际和土壤中分离到161个放线菌株.经平板抑菌测定,发现有7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活性.菌株发酵液抑菌测定结果表明,S024菌株抑菌活性最好,菌丝生长抑制率达78.6%.室内盆栽试验S024菌株发酵液对纹枯病的防效为45.38%,田间小区防效达到63.21%,并能提高小麦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用 8 %烟赤净对烟草赤星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8%烟赤净水剂 80 0倍液的平均防效为 77.12 % ,防效最高 ;4 0 %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5 0 0倍液平均防效为 6 5 .81% ;农用链霉素 2 0 0万单位的平均防效为5 5 .4 1% ,防效最低。  相似文献   

18.
金捕隆等6种药剂拌种防治向日葵白锈病试验结果表明:金捕隆等6种药剂拌种后对向日葵出苗安全,不产生药害。从防效上看,随着向日葵生育进程的推进,金捕隆等6种药剂的防效均呈下降趋势。药效期为两个月,出苗70天后,药效下降显著。从向日葵生育进程上看,拌种在苗期药效较为理想,此期25%甲霜灵WP,每100kg向日葵种子用35%金捕隆悬浮种衣剂200ml,每100kg向日葵种子用35%金捕隆悬浮种衣剂300ml和64%杀毒矾WP的药效较好;显著高于50%安克WG;52.5%抑快净WG的防效最低。经方差分析证明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根际促生细菌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Z-GX1菌株对杨树溃疡病菌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平板对抗、胞外代谢产物抑菌率测定、SEM电镜观察以及以‘NL895'杨(Populus×euram ericana CL‘NL895')1年生扦插苗为对象,采用茎干涂布和菌剂灌根处理等检测JZ-GX1菌株对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水拉恩氏菌JZ-GX1菌体对杨树溃疡病菌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和拟茎点霉(Phomopsis sp.)的抑菌效果明显,对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无抑制作用; 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对金黄壳囊孢也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达77.87%。在茎干涂布和菌剂灌根处理下,杨树盆栽苗的发病率较对照低,其中灌根法对金黄壳囊孢引起的溃疡病防效为84%。电镜观察发现,水拉恩氏菌JZ-GX1菌株发酵液能使金黄壳囊孢菌丝变稀且扭曲变形、分支增多; 抗菌物质检测可知,JZ-GX1菌株能够产生嗜铁素、纤维素酶和磷酸酯酶; 对病原菌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和MDA有较大影响,处理后的金黄壳囊孢菌丝细胞的可溶性糖浓度(1 584.75 μmol/L)较对照降低,细胞膜透性(相对电导率达77.08%)和MDA含量(浓度达0.408 μmol/L)均高于对照,且JZ-GX1菌株能够在杨树体内定殖。【结论】水拉恩氏菌JZ-GX1菌株具有良好的对杨树溃疡病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高效安全的烟田除草方式,在广西烟区开展3种除草剂和除草膜及其组合对烟田杂草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杂草株数总防效较好,施药后30 d和45 d防效分别为59.3%、89.94%;异丙甲草胺乳油对杂草鲜重总防效最好,施药后45 d,防效为89.47%;盖黑膜对杂草的鲜重和株数防效均显著高于白色膜与双色膜,白色膜与双色膜无显著差异,防效均不佳,仅为30%左右。盖黑膜的处理组烟叶长势差且出现明显的灼伤现象,黑膜不适用于广西烟区;除草剂结合地膜组合处理组中,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双色地膜的防效最高,药后45 d杂草鲜重总防效为83%、株数总防效为83.26%。综合对烟田杂草防除效果和对烟草的生长影响情况,建议在广西烟区推广除草剂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和物理防控双色地膜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