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10月20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2014年全球绿色增长论坛开幕演讲中表示,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收效明显,"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刘琦介绍,为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环境污染,中国提出将从三个方面加快推动能源消费和生产革命:一是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化石能源消费;二是制定了单位GDP能耗年度降低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快能源转型,实现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转变,提出到2020年,非化  相似文献   

2.
正戴彦德、朱跃中在《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02期撰文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这给重塑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一)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关键。首先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次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再次是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减少周期性的能源浪费;最后,要正确引导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和传统能源的日益紧缺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科学高效地使用现有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对于扩充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谈建筑物围护结构建筑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们对能源的需求将更加迫切,但我国是一个能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减少能源的消耗成为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筑节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本文针对建筑物围护结构,从墙体、屋面、门窗、细部方面提出了有关节能技术,从而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5.
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角度论述了开发生物质绿色能源的战略意义,简述了生物质能的概念及国内外开发利用状况,针对山西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资本资源日趋减少的现状,提出了山西省发展生物质绿色能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能源互联网快速发展,其物理载体综合能源系统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式.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问题,在实时电价的基础上设定实时天然气价格策略,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定价机制的优先级调度策略,建立考虑日前运行成本最低和日内弃风弃光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多时间尺度模型,应用含有自调节环节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比原有的分时定价策略更能进一步减少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弃风弃光成本.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中国能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指出煤炭生产和使用造成的环境损失为185.6元/t煤。分析了未来40年能源发展面临的CO2排放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约束、能源开采生态保护以及新能源技术的不确定性等环境挑战,提出了在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前提下,实现能源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指标,定量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煤炭消费总量可能产生的约束,提出了实施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的战略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德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之一,也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强国.为了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减轻传统化石能源对环境污染的压力,保持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环保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德国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和不断修订,保证了其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德国可再生能源生产总量再创新高,达到318 062吉瓦时,减少1.45×109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其中生物质最终能源产量以64.6%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风能15.9%,光伏8.3%等.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世界各国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之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进入2016年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建立新的科研机构、出台新的政策等措施来促进本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发达国家更是希望结合自身科技优势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国内发展。收集了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内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及政策举措,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智囊》2009,(9):94-95
1.发动新能源引擎,英国打造低碳绿色经济。7月15日,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发布了一份长达220页的《英国低碳转换计划》国家战略白皮书,提出到2020年和2050年英国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分别减少34%和80%,其实现途径是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捉和储存等清洁能源技术。  相似文献   

11.
首次尝试以协同效益新思路并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对广西及其特定经济区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创新地运用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对广西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状况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以及定性描述.分析显示广西地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效果明显,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措施仍需加强,建议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工业能源消费比重,鼓励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大非化石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基于研究结果对该地区能源政策和环境污染控制政策做出科学评价,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协同效益政策途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更是促进了社会的创新和发展。在能源使用方面,在我国传统能源依旧占据主流,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推动经济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不可逆的破坏。"互联网+"理念下,智慧用能和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能源供给方式,加大对新能源的利用,节约传统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智能用能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世界》2015,(3):1
<正>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生产和利用方式转变的重大任务,为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发展目标。电力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水电、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开发,有效增加非化石能源供应,对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左右,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核电和随机性、间歇性的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对电力系统的调峰和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能源是每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中国是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的。为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合理的利用能源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国的能源消费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的。随着能源的逐渐减少,能源的合理消费也就成了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的中国来说,应该积极采取提高能效、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施,确保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5.
PVC生产过程中的冷冻系统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冷冻设备的分析,提出两种PVC冷冻系统设备的改进意见,通过对冷冻系统的改进,实现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通过对能源的循环使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16.
郑志勇 《科技信息》2013,(23):407-407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是一个能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能源开采技术不合理造成了很大的能源浪费。为了提高能源开采率并减少环境破坏程度,我们要不断提高煤矿开采技术。本文就重点分析了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李磊 《甘肃科技》2004,20(2):111-114,108
摘要:建筑节能的潜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a)避免能源浪费;b)提高能源系统和相关设备的效率。为了分析这种潜力,提出了“有效能源效应”(EFE)的概念。此外还阐述了某一现有三级图书馆和某些模型库中有关能源性能的模拟数据和研究值。通过节能来减少环境的影响则需要更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故障检测,因其可以减少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非常重要.局部放电现象是引起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击穿性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系统中的局部放电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独立变量分析(ICA)故障检测法,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迅速识别局部放电的类型和发生位置,简单有效,为分布式能源系统故障检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能源及环境在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是相辅相成的,怎样利用好能源来为人类服务,又要减少由于能源的使用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是全人类关注的话题,在此以能源的合理使用,减少环境的污染对推广汽车柴油机应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能源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锅炉作为我国目前的主要耗能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其中所存在的巨大节能潜力。因此,根据工作中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希望能够减少能源浪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对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