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体液压支柱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控制是当前采矿技术的一大难题,本文融合近几年我国顶板管理与控制的成果,结合20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从顶板事故的分类入手,找出顶板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强,技术性可靠的措施,达到控制顶板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利用GSJ-1型矿压仪和DZ-WCI型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阻力检验仪及钢卷尺对顺风煤矿22043和22018放顶煤工作面进行了全面的矿压观测和研究。掌握了顶板运动规律、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和顶板控制特征。通过对采煤工作面所使用的支护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进行评价,为工作面设备的改进与更新提供参考;确定采动影响范围及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为合理选择工作面支护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于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选择支柱载荷作为顶板动态预报的基本参数.支柱载荷临界值确定为额定阻力的70%.并按统计均值与0.8~1.2倍均方差之和进行调整.符合大多数工作面顶板动压显现规律.  相似文献   

4.
朱卫东 《科技信息》2011,(31):I0313-I0313
本文论述了皖北煤电公司毛郢孜煤矿在Ⅲ327工作面支护设计中,根据分析工作面的顶板类型、控顶原则和单体液压支柱的性能,提出了工作面支护密度的设计方法,确定了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工作面概况,总结了单体液压支柱在大倾角较薄厚煤层开采中的支护管理、顶板管理以及安全措施等,针对单体液压支柱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护密度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忠华  郎宝华 《科技信息》2007,(3):209-209,211
本文通过分析皖北煤电公司毛郢孜煤矿III324D工作面的顶板类型、控顶原则和单体液压支柱的性能,提出了工作面支护设计的具体方法,确定了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对类似的支护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梁厚土层浅埋单体长壁工作面矿压规律实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梁煤矿首采工作面20105采前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观测,实测了活柱的下缩量、工作面顶板的移近量、顶板的来压强度以及巷道变形破坏参数,总结了厚土层覆盖层浅埋煤层单体长壁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实验和观测表明,厚土层覆盖浅埋煤层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大,矿山压力显现剧烈,周期来压台阶下沉量大.针对目前顶板的支护状况和顶板灾变危险,提出了提高支柱初撑力等改善措施,为实现厚土层覆盖浅埋煤层单体长壁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可靠依据.图7,参8.  相似文献   

8.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的支护参数主要是支护初撑力、支护密度和支护刚度。支柱对单位面积顶板提供的工作阻力为支护强度,支护强度的大小直接反映到矿压显现的程度,为了采场安全而正常生产,必须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与支护强度密切相关的支护参数有支柱初撑力、支柱密度和  相似文献   

9.
长壁软底工作面柱鞋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单体支柱长壁工作面顶板,针对属于Ⅰ级极软底板的工作面,建立了单体柱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柱鞋受力的载荷分布.计算了柱鞋的合理尺寸,包括柱鞋的厚度,柱鞋的大小等.通过对工作面现有支护方式的分析,确定其合理的柱鞋选型和参数,确保了支护系统的刚度,该支护系统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长壁工作面底板分类及单体液压支柱底座选型的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模型,并通过网络自适应学习与匹配联想,得出了采场底板类别与单体液压支柱底座型式相对应的结果。同时,通过邻城相互作用算法与BP网络耦合,预报了采煤工作面顶板来压。网络试验表明,所得结果与实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沈煤集团辽阳西马煤矿炮采工作面的顶板类型,对工作面矿压的实际观测,控顶原则和单体液压支柱的性能,提出了工作面支护设计的具体方法,确定了工作面经济合理的支护密度,对类似的工作面支护设计,具有广泛的推广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场实测,采用统计回归与理论分析方法,对鸡西矿务局单体支柱工作面顶板压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来高与直接顶厚度的比值确定老顶岩层作用在直接顶的压力,最后推导出较实用的顶板压力计算方法,并在鸡西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祥启 《科技信息》2008,(30):315-315
顶板事故制约着生产,目前我国生产的矿井中,单体工作面占有相当的比重,为确保单体工作面高效安全的回采、稳定工作面的单产对于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具有相当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单体工作面控顶设计中,当顶厚度较大,分层情况不清楚时,如何估算划分各分层,为科学的顶板控制设计提供合理参数,实现科学管理采场顶板,对矿井生产安全及高产高效有极重要的意义。本文3422N工作面用的估算方法可以在类似矿井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采高卧底煤回采工艺开采,掌握煤层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支护参数、工作面采取伪俯斜推进及提高支柱的实际工作阻力是保障大采高卧底煤回采工艺安全回采的技术关键。该文详细叙述了大采高卧底煤工作面顶板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加强顶板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无煤柱切顶留巷的矿压显现规律并检验巷道支护效果,以澄合矿区董东煤矿50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的手段对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受采动影响条件下的顶板下沉规律、帮部变形规律及单体支柱受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实测,并同时对切顶效果、挡矸效果及巷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巷道矿压随工作面的临近而逐渐增大,采动过程中靠近采空区侧的巷道矿压显现程度更为剧烈,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巷道顶板的回转运动是造成巷道非对称矿压显现的主要原因。此外,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初始变化阶段位于工作面后方0~35 m;快速变形阶段位于工作面后方35~75 m;缓慢变形阶段位于工作面后75 m以外,巷道变形及支柱受力均达到稳定状态。巷道矿压显现的主要过程集中在快速变形阶段,需加强对巷道围岩的控制。实践表明,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采用锚网配合单体支柱的支护方式可行。  相似文献   

16.
单体支柱工作面特种支柱支护密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体液压支柱因其初撑力高,恒阻,承载力均匀,支撤速度快、安全、高效等优点在回采工作面广泛采用,单体液压支柱能够有效及时地控制顶板,但在直接顶初次垮落期间,由于没有认真分析直接顶自身运动规律,常发生单体面推垮事故,这就是说采场围岩破坏的基本规律不因支柱支撑能力大小而改变,因此对单体受力进行力学分析,找出单体柱受力状态,提出特种支柱的支设条件、支护密度、计算方法,从而保证单体的支护强度和支架稳定性,实践证明,采用上述理论数据,不但避免了单体面推垮事故的发生,而且降低了不必要的单体投入,提高了单体柱的使用率,降低了维修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李志刚 《科技资讯》2005,(22):17-17
1、工作面地质生产条件该对拉工作面为三采区九层煤上分层,工作在长向长充为5BOM,煤层平均倾角9度,平均厚度为1.3m,中间运输巷埋藏深度为102m。为110m。排距0.8m,间距1.6m,巷道净断面积为4.8平方米,宽*高为2.4*2m。三片工作面采用B14D-100型采煤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木帽支护顶板,最大控顶距3.5m。采用“边采边准”的作业方式,四片工作面采用放炮落煤SGW-40型刮板输送机运宽D241-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木帽支护顶板,排距1.0m,柱距700mm,3 ̄4排管理顶板。采用“边采边准”作业方式。四片工作面采用BNID-100型采煤机落煤,SGW-40型刮…  相似文献   

18.
赵广引  李全军 《科技信息》2011,(19):132-132,144
单体液压支柱可供采煤工作面支护顶板,一旦发生炸裂不但不能有效地管理顶板,造成冒顶事故,而且炸裂的碎片还可能直接伤人。本文通过对缸体炸裂原因的分析,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不增加缸体的厚度和改变缸体的结构,通过调整工艺来提高它的强度.既减少投入,又保证了支柱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9.
对晋普山煤矿9#煤顶板压力大、底板松软、支柱钻底严重、初撑力达不到标准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MC尼龙柱鞋进行试验的建议,并证明了它对解决薄煤层高档工作面单体柱钻底的问题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友强 《甘肃科技》2004,20(2):49-50
本文结合煤炭开采过程中,采场上覆岩层的运动规律及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的关系,分析了工作面支架受力的大小及规律,顶板采动后的变化情况并结合炮采工作面支护材料的具体特点,详细的论述了炮采工作面减少顶板下沉量和降低顶板破碎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保证一定的支柱初撑力和及时支护的重要性。为合理的控制好炮采工作面顶板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