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头屯河水库除险加固中的防洪度汛及供水安全预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世红 《科技资讯》2010,(36):29-29
本文对头屯河水库除险加固围堰工程的安全度汛及八钢工业供水安全调度系统的最新变化进行了规律性分析,初步提出符合头屯河水库现阶段水情、工程情况及供水要求的新的头屯河水库运行调度模式,以期能更好地指导头屯河水库工程系统发挥兴利除害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2.
探讨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康凹陷的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为储集层开发以及采油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帮助。从宏观与微观非均质性入手,通过粒度、渗透率、夹层、砂体的几何形态的变化研究,对研究区头屯河组进行非均质性剖析。结果表明,头屯河组整体非均质性较强,尤其是头屯河组第二段。沉积背景的差异对于储集岩的岩石成分和沉积特征产生重要影响,A/S比值变化加剧储集层宏观非均质性程度;弱成岩作用以及地层超压的不均匀分布改变储集层内部孔隙结构以及孔隙类型,对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有重要的影响。头屯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是上述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头屯河组进行连井区域对比,分析车排子地区侏罗统头屯河组厚度变化和地层尖灭线位置。采用地层厚度法和层拉平方法研究头屯河组古地貌特征,分析古地貌构造单元。结合构造演化剖面和平面图分析古地貌演化和被改造后的特征。开展地震属性与沉积相分析,并结合井下岩性特征,分析古地貌对沉积和岩性的控制作用。车排子地区头屯河组古地貌呈坡—沟—隆—凹组合特征,斜坡的陡缓程度对沉积相的类型和岩性及其沉积物的粗细有一定的影响,沟谷既是输砂通道,也是聚砂的重要场所,现今砂体的分布与沟谷展布方向关系密切。结合古地貌、构造演化和沉积相特征分析了车排子地区头屯河组油气藏地质和分布特征,指出了该地区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4.
自生绿泥石是砂岩储层中常见的成岩矿物.为了完善碎屑岩储层黏土矿物研究成果,并对准噶尔盆地阜北地区侏罗系头屯河组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通过岩心采样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手段,对阜北地区头屯河组砂岩储层中自生绿泥石胶结物的产状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头屯河组砂岩储层常见自生绿泥石胶结,形成于早成岩阶段早期,主要以孔隙衬里式胶结产出.头屯河组自生绿泥石包膜对于提高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有限,只有当自生绿泥石环边呈连续分布且有一定厚度时,才能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在保留更多原生孔隙的同时,也堵塞孔喉,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头屯河组自生绿泥石薄膜厚度临界值为8 μm,当厚度<8μm时,随着自生绿泥石薄膜厚度增大,对压实作用的减缓能力越强,储层物性越好;一旦厚度>8μm,自生绿泥石薄膜厚度与储层物性呈明显负相关,不利于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是油田改善后期注水开发效果、保持稳产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变量实验研究了多个因素对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的影响,从而确定了适合石南4井区头屯河组油藏的调剖剂配方并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变化情况下,聚合物凝胶调剖剂成胶强度随着聚合物、交联剂、稳定剂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水质矿化度的浓度增大而减小;成胶时间随着聚合物、交联剂、水质矿化度的浓度增大而减小,随着稳定剂浓度的增大而基本无变化。成胶强度随着老化时间、温度、剪切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调剖剂注入量的增大,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而逐渐增大,而且二者差距幅度加大;封堵率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上升,最后趋于平缓。针对石南4井区头屯河组油藏,建议采用的调剖剂配方为:聚合物(2500万相对分子量)浓度1500 mg/L、交联剂0.3%、稳定剂0.1%、水质矿化度26 g/L;注入方式为:前置段塞0.15 PV(孔隙体积)+主体段塞0.25 PV+保护段塞0.1 PV。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地质露头及盆地内钻井岩心的微量元素和重矿物等分析,明确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石树沟群古气候条件。头屯河组气候相对西山窑组沉积期已经开始向干旱气候演化,主要为半干旱气候,到齐古组沉积期气候出现明显变化,主要为干旱气候,湖平面明显萎缩。其中微量元素比值Rb/Sr(0.44~1.14)和Sr/Cu(1.38~16.9)指示半干旱-干旱气候,而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重矿物头一段以黄铁矿为主,反映水体发育的还原环境,头二和头三段砂岩重矿物则以褐铁矿和绿帘石为主,以浅水-暴露氧化环境为主。古气候分析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头屯河组一段以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三角洲砂体是主要储集体,头屯河组二段至齐古组以干旱环境下季节性河流沉积为主,河道砂岩是主要储集体。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岩芯、露头和测井资料, 恢复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头屯河组的沉积环境, 对致密砂岩储层进行岩相学、储集空间种类和成岩作用分析, 并分析影响储层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 四棵树凹陷头屯河组孔?缝双重介质型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三低一弱”的特征: 低成分成熟度, 低泥质含量, 较低胶结物含量, 较弱的溶蚀作用。孔隙主要由残余粒间孔及少量粒内溶孔组成, 裂缝主要为层理缝和成岩缝。控制四棵树凹陷头屯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沉积环境、埋藏过程、压实作用以及构造作用。发育于高泉背斜和西湖背斜中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具有少量塑性颗粒含量的中?粗砂岩物性较好。储层物性主要受压实作用控制, 溶蚀增孔和胶结减孔作用较弱, 裂缝发育层段储层的物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刘强  闾东杰 《科技资讯》2010,(18):76-77
头屯河水库除险加固大坝上游坝面混凝土工程,是头屯河除险加固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好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从岩石学特点、成岩作用、孔隙类型、结构特征以及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陆9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储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工区储层非均质性明显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极好储层和好储层比例极少,仅在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头屯河组储层岩性剖面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总体上表现出下粗上细的正韵律。南北方向储集砂体的连通性较东西方向好,砂体连通型式以复合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核地质系统地勘单位在准噶尔盆地东缘卡姆斯特地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发现并控制近万吨砂岩型铀矿资源,使该区成为新的找矿热点。以该层位为研究重点对象,从主砂体展布、岩性组合、沉积韵律等分析入手,认为头屯河组在该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砂体整体表现为"下粗上细、下砾上砂"的特征,为含矿流体运移和储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可为准噶尔盆地今后铀矿资源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茜茜 《科技资讯》2010,(21):33-33
随着供水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及水库管理水平的提高,头屯河水库工业供水系统在运行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灌区工、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头屯河水库泥沙淤积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水库泥沙淤积的灰色动态模型,得到了累积淤积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直到1994年的累积淤积量的预测值。1989年以前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疏松砂岩油藏物性非均质性强,孔喉结构复杂,储层开发过程存在微粒运移现象。为明确微粒膨胀、运移对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的伤害作用机理,基于室内物理流动模拟实验结合低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技术,定量评价头屯河组油藏储层的微观孔喉伤害程度,明确微粒运移伤害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微粒膨胀引起的孔喉结构伤害程度平均为6.84%,微粒运移造成的伤害程度高于微粒膨胀的伤害程度,达到9.16%。其中介于0.01~9.33 ms较小孔喉的伤害程度较高,微粒膨胀、运移对孔喉的伤害程度平均为5.64%、7.60%。孔隙度、渗透率、分选系数与储层微观孔喉伤害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排驱压力与孔喉伤害程度呈正相关。蒙脱石+伊蒙混层含量高是导致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疏松砂岩油藏微粒膨胀的重要因素,砂粒运移则是微粒运移的宏观表现。从微观尺度揭示了疏松砂岩油藏在生产阶段发生砂粒运移对储层造成的伤害机理,研究成果可为生产现场优化开发方案、降低储层伤害程度提供理论依据,实现疏松砂岩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4.
在煤矿中,根据水量和水质特点以及地形和地理区域等的不同,所选择处理的工艺流程也不一样。针对北方地区的煤矿单一且高悬浮物的水质特点,进行分析后,通过给出处理措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针对西南熔岩地区CODCr和悬浮物都很高,与北方地区煤矿的水质差别比较大,但是,研究西南熔岩地区的煤矿废水处理也比较少,该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天山头屯河为例,通过对河流水沙情势的分析,探讨了干旱区河流不同地段的产输沙特点,提出了进区山溪性河流泥沙源于中低山带,同时结合不同地段的地质,地貌及气候,土壤等植被生长条件,提出了水土保持分区治理对策和具体开发保护的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运用储层地质学理论,结合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压汞资料、物性资料以及扫描电镜和"X"衍射结果,对头屯河组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头屯河组岩石类型以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填隙物主要为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原生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构成了该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孔隙结构类型划分为5类,其中以中高孔中高渗、中高孔低渗和中孔低渗型为主;沉积作用与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煤矿水处理及复用技术在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煤矿水的水质特点,以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矿为例,详细阐述了煤矿水的处理工艺及复用技术,并将古书院矿处理前后的水质进行了时比,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以天山头屯河为例,通过对河流水沙情势的分析,探讨了干旱区河流不同地段的产输沙特点,提出了干旱区山溪性河流泥沙源于中低山带;同时结合不同地段(不同海拔)的地质、地貌及气候、土壤等植被生长条件,提出了水土保持分区治理对策和具体开发保护的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处理酸性煤矿废水的机理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酸性煤矿废水的形成及水质特点,阐述了人工湿地的处理机理,提出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酸性煤矿废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山西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山西省煤矿矿井水的水质情况,对各地区的矿井水加以分类,并对不同的水质拟订了相应的处理工艺,讨论了山西煤矿矿井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