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内部行政行为一直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禁区,但行政人员的内部处罚又比比皆是,本文试图通过从内部行政行为内涵分析入手,提出内部行政行为可诉的理由和制度设计,以期完善我国行政人员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对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2条及《行诉解释》第3条当中规定的抽象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列入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事项,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从权利保护与权力制约这一基本原则出发,我们应当依照抽象行政行为问题本身的性质,对其可诉性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立法进行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行政奖励是一种非强制行政行为,它在繁荣市场经济和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法制的不完善,对行政奖励缺乏足够的研究等原因,在实践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行政争议,关于行政奖励的可诉性也存在争议。有必要对我国行政奖励的可诉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行政登记行为的特征、本质内涵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针对行政登记行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司法救济的观点,并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证;阐明了行政登记行为可诉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证机关公证行为的定性直接影响到其能否提起行政诉讼.本文先回顾学术界和司法实践关于公证行为行政可诉性的争议,然后从公证机关和公证行为的性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行政诉讼目的实现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中的公证行为进行可诉性探讨,认为公证机关公证行为的属性是一种准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6.
现行之行政合同纠纷救济手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文章分析了行政合同的本质特征及其司法实践 ,特别是其他救济途径与行政合同的行政性特征的矛盾 ,提出了行政合同应纳入司法审查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行为的性质和可诉性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消防部队灭火行为属于行政事实行为,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8.
郑自泉 《科技信息》2011,(18):I0374-I0374,I0376
火灾原因和责任认定是否可诉一直都是行政法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具体行政行为的基本构成要件以及上位法与下住法的矛盾冲突等方面,认为公安消防机构作出的火灾原因和责任认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接受司法部门的审查。  相似文献   

9.
行政奖励作为行政主体实现行政管理的手段之一,它具有调动和激发人们参与行政事务活动的积极性,保证行政主体顺利地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等优点.然而,就目前我国行政立法体系来看,行政奖励立法的缺陷对于行政奖励功能的发挥和行政机关公信力的确立和保障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拟从行政奖励法律关系的本质入手,对行政奖励的可诉性以及相关的发展趋势和完善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现行《行政诉讼法》自实施以来,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监督制约行政权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该法的不足也日益显现,其中一个被广泛质疑的焦点就是抽象行政行为并不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内。实际上,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畴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在目前的多种抽象行政行为诉讼模式中,部分审查模式更适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但也并非是完美方案和终极目标。在具体实施时,应当在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理论研究成果、现实因素和先进经验,进一步扩大受案范围、放宽原告资格,并引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使行政相对人可以就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现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限制来看,对于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监察行为应严格控制,以保证当前行政监察体系的稳定和顺畅。但从长远来看,行政监察行为本身属于一种行政行为,随着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将来可以逐步扩大使其纳入行政诉讼的行政监察行为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都将健康权置于从未有过的战略高度。然而,健康权的概念和内容仍然存在纷争。在法学领域中,健康权的客体——健康,应当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基于此,健康权的基本内容,除了健康保健的核心内容以外,还包括健康的基本决定因素中的部分内容。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健康权分别属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因为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均具有可诉性,因而健康权也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公安机关肩负治安管理和刑事侦查的双重职能,现实中常常难以界分公安机关某行为是治安管理行为还是刑事侦查行为。现行法律框架下刑事侦查不受司法审查,如何控制刑事侦查权是我国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刑事侦查权本质上属于行政权,应当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对刑事侦查行为采行政诉讼具有现实可行性,不失为控制刑事侦查权的一个有益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有些人事争议是可以提起诉讼,通过法院解决的。而行政机关中公务员的人事争议只能通过内部的途径解决,事业单位中的不包含在聘任合同中的人事争议不可以通过诉讼的途径解决。这些人事争议是否具有可诉性,本文作以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负有交通管理职能的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的原因后,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在引法交通事故以及产生损害卮果中的相互关系,依法作出对当事人责任大小的认定。因它涉及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当事人不服是否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是否作为行政诉讼案件受理和审查,在司法实践和理论界存在不同的看法,笔者通过本文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而并非鉴定结论、将交通事故认定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必要性问题等,阐述对交通责任认定属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有权对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在诉权规定上的缺失,我国各类实体经济法在现实运作中往往难以找到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行使实体权利。经济法的实体权利、义务在程序上不得不依赖于民商事或行政法律程序,并最终使得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精神淹没其中。具体而言,经济法的可诉性缺陷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行政主体在实施赋权或授益性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增加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以外的条件,从而影响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被称为添负行政程序。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添负行政程序属于程序瑕疵,与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规定不得为的依法行政原则不相符。添负行政程序行为是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推诿转嫁责任的一种手段,并且其与不作为行政行为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当前要解决添负行政程序行为这一问题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但因其具有较强的行政可诉性,故能从建立行政监管纠错机制和完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两方面来对行政相对人进行权利救济,以推进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8.
行政事实行为理论作为行政行为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与其有着“姊妹”关系的行政法律行为理论比较中显得十分薄弱。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及政治民主化、法制人性化、经济市场化、社会自治化的程度不断深入,呼唤着行政事实行为对国家作用的发挥。“行政事实行为”这一学术概念,起源于德国学者耶利·纳克(WalerJellinek)所谓的“单纯高权行政”,丰富于法、德两国学者适应于现实制度需要的理论创新,得益于世界各国学者积极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以行政行为的科学含义为切入点,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对行政行为的界定提出观点,即以行政职权为核心并结合外在形式进行分析,从而为行政行为理论研究发展及实务操作提高另辟新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由于我国现行制度中缺乏对无效具体行政行为认定标准,致使给实务的具体操作带来诸多不便,甚至误解。本文试图剖析在此理论框架下所遇到的实践困惑前提下,来展示无效行政行为在现代法治社会特定语境下的一般语义和制度内容上的特定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