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实践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必要环节。以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为背景,云计算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场所、技能大赛环境和学生创新资源,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践证明,云计算实训平台为技能大赛提供了可靠保障,推动了云计算专业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工匠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具有对技艺进行创造、专注和追求卓越的特点。高技术人才一直是社会急切的需求且呈现扩大化趋势,对"工匠精神"的培养,慢慢地被各高职院校定为艺术设计教育追求的目标。"工匠精神"需要在高职中凭借着一定的模式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以实现其传承目的,这对学生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对我国经济实现转型发展意义非凡。该文希望在对"工匠精神"产生的背景和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充分理解高职院校对艺术设计人才教育赋予的时代要求,并在3个方面阐述了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中培养"工匠精神"人才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冷斌 《甘肃科技》2022,(6):71-73+105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长期以来,由于高职教育急功近利,导致校园文化与工匠精神严重脱节。而校园文化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平台,工匠精神和校园文化融合,可以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有助于学生形成牢固的职业精神。本研究从渗透课程建设、明确人才培养、加强思修课教育、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融合职业技能考核和技能竞赛等方面,探索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为培养新时代具有工匠精神、重知识、善技能、创新型的职业人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我国目前的高职专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逐渐从只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逐步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转变。对于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建设工程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未来的综合素养。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中,本文以研究建设工程专业学生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职业精神在职业院校教育中是不容忽视的,学校除了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培训外,还需关注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通过对工匠精神的熏陶,促进了学生技能培训与实现现实价值的有机结合,实现职业技能和能力的提高。"工匠精神"的培训模式为学生在专业岗位上成为熟练工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和学校实现双赢的局面。该文阐述了工匠精神的的内涵,以及职业院校中引入工匠精神引导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以此对化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要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造就数以亿计"德艺双馨"的大国工匠和行家里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文章对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进行了探究,以期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出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7.
船政文化内涵丰富,它内含工匠精神。该文通过主观层面、客观层面两个角度论述船政文化内在包含的工匠精神,提出弘扬船政文化,必须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中,这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是高职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学生个人成才的需要。为此,需要营造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设置提高学生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匠术)的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即"匠心"),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中去,真正弘扬船政文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崛起,如今的中国正逐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方向上转变。高职院校作为未来祖国发展建设的重要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也是打造新时代"工匠人才"的重要场所。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整合式教育模式可以从实践应用技能和思想觉悟提升两方面入手,更有效地推进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该文首先阐述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并尝试从优化思政教学体系、注重社会实践感悟以及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这3个方面探索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针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而言,就需要具体分别工匠精神以及高职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主要就研究以及讨论当前在高职教学中进一步针对于工匠精神进行培养的重要性,也分别地提出了具体在工匠精神的指导下,目前所需的培养方式以及策略。该文通过对工匠精神内涵的阐释,分析了工匠精神与高职教学的关系,论述了高职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提出在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精造",需要有"工匠精神",需要大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高职学生只有具备"工匠精神"才能成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才能成为制造强国的主力军。文章从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始终、渗透进育人的全过程,从6个方面探讨了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张靖 《华东科技》2022,(7):122-124
本文以“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发现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不理想。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坚持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技术与创新相一致的“工匠精神”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顶层设计到课程体系建设、教育平台打造、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行为唤醒等方面,全方位实现“工匠精神”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观念的重塑,更为人才培养提供师资队伍保障。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内涵要求。是企业、高职院校以及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必须明确其主要任务,并在实践过程中坚持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与行业相结合,坚持与企业相结合,坚持与专业相结合等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由传统手工业者具备的价值取向,扩展至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敬业奉献精神、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以及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职业价值观培育相契合,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要求相切合,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要求相一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包括推进课程改革,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大国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能力是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和德育的保障,高职的学生虽然能够具有独立思维意识,但是在心智成熟、学习能力和德育素养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成长。高职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成为保障学生向积极方向发展的关键,并且融入工匠精神的辅导员岗位能力提升,有助于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阐述了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对策,为高职辅导员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琪  周晶  范萌 《科技资讯》2022,(14):156-158
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去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成长为能工巧匠。“工匠精神”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的统一,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经济的转型、企业、职业院校及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生存发展均需要“工匠精神”做基础,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发展呼唤劳动者工匠精神的回归,职业教育也开始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源于德国的职业培养模式——中德诺浩教学模式,其基本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为基石,分析中德诺浩"双元制"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并提出课程具体框架,为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2016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工匠精神的概念,以培育工匠精神发展企业的思想得到众多企业的关注、认可。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依靠具有匠心精神的技能人才。作为为社会输送职业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的匠心精神的培养更不容忽视。工匠精神蕴含着完美精神、敬业精神、专注精神、厚德精神等。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18.
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又是学校内涵提升的需要,更是学生个体终生职业发展的需求。体育课作为通识课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隐性德育教育功能,基于德育性和健康性双重任务,依据课程思政视角下精益求精的职教价值取向,巧设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手段,打造融入工匠精神的体育课程,力图把思政工作贯穿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课程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职教育开始由以规模发展为主转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发展阶段。职业素养是我们从事职业活动的行为规范,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高职药学专业特点突出,技术性强,强调培养药学高职生的科学素质和实践技能有着重要意义。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实验实践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阐述了培养药学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些探索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孟青青  张振杰 《科技信息》2011,(18):162-162
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关键,知识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要从生活走进课堂,又要从课堂走向生活。在日语教学中,提出强化学生日语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运用日语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职业素质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从书本知识向职业能力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