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替代初中化学教学中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方法。即用蔗糖经浓硫酸脱水炭化以后的产物作为单质碳还原氧化铜和一些金属氧化物。  相似文献   

2.
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优化条件,深入探讨了采用酒精灯为热源能使实验获得满意效果的单质碳和氧化铜的类型,得出了保证该实验成功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用微型试管研究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型试管研究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并将结果应用于其他需要较高反应温度的实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其碳和氧化铜充分反应的理论质量比为1:13.3,但实际进行实验时,按此比例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还原物为紫红色铜块并夹有黑色粉末;笔者经过多次的实验和研究,找到了一个最佳方案,实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其碳和氧化铜充分反应的理论质量比为1:13.3,但实际进行实验时,按此比例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还原物为紫红色铜块并夹有黑色将末;笔经过多次的实验和研究,找到了一个最佳方案,实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电化学方法探讨了纳米氧化铜修饰电极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氧化及降解作用.考察了在不同p H值和修饰材料存在不同量度条件下,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行为影响.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铜材料能明显地提高硝基苯酚在电极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ΔE由在裸电极的0.862V降低为0.291V,氧化还原峰电流显著增加.使用钛基纳米氧化铜材料构建的电极,进行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氧化,通过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电解后的溶液检测,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对硝基苯酚具有很好的催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浓硫酸脱水实验的残留固体──蔗糖类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间短,现象明显,应用于教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锂—氧化铜电池反应机理:Ⅱ.交流阻抗法研究阴极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测量了锂-氧化铜电池和锂-氧化亚铜电池阴极阻抗随电位的变化,与前文[6]中报道的阴极光电流变化作了比较,根据能带理论解释了实验现象。结果表明,锂-氧化铜电池阴极过程中,阴极电位为2.5V(vs.Li/Li^+)时,电解液中锂离子开始嵌入氧化铜晶格;当阴极电位降到2.3V以下时,有后续反应发生,生成氧化亚铜等新相;氧化亚铜的还原开始于1.9V左右,还确定了锂电池体系中,氧化亚铜和氧化铜电极的平带  相似文献   

10.
作为高师院校的化学专业,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的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对实验室还原氧化铜残渣回收利用的研究,将绿色化学教育贯穿于其中。  相似文献   

11.
改进对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铜与氯气及铁与氯气反应等四个实验,从而达到了实验的环境无害化和实验效果的扩大化等目的。  相似文献   

12.
常压下用直流法微型反应器对国产铜-锌-铝系低温变换催化剂进行了氢还原动力 学的研究。其还原历程与纯氧化铜不同,在443K以上没有诱导期.在 r-ι图或 r-α 图上出现了两个峰。主峰所对应的还原度基本上与反应温度和氢浓度无关。在443- 483K,PH2=4458-11145N/m2范围内,在还原度大于20%以上的过程,可用 一个统一的动力学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13.
《碳还原氧化铜》是人教版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演示实验,该实验主要向学生说明碳单质的还原性,实验现象为出现红热情况,有红色单质铜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是通过访问调查,几乎很少有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该实验,原因在于实验成功率较低。通过知网搜索统计,截至2016年共有100余篇关于该实验的文献,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设计方案再探究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木炭还原氧化铜这个演示实验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本文着重介绍了获得块状金属铜的简易方法,同时还从理论上对实验条件作了简要讨论.这对城市和乡村的有关学校均很适用.  相似文献   

15.
首次以无水硫酸铜(CuSO4)和六次甲基四胺((CH2)6N4)为原料,用微波法,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比制备出粒径和形貌不同的氧化铜纳米颗粒,并用DSC、XRD、FT-IR和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抑菌圈法研究了纳米氧化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对这两种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光电化学方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锂-氧化铜电池阴极还原反应,发现采用不同电流密度放电,该电池阴极过程有较大差别:放电电流密度较小时,电化学嵌入反应是主要的阴极过程;随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大,经典的还原反应以越来越大的比例加入到放电过程中来,据此解释了文献报道中存在的一些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17.
智力碰撞     
●创意化学实验粉笔在化学实验中的妙用(三) 粉笔的主要原料为熟石膏和碳酸钙,除作为黑板书写工具外,在化学实验中也有很多妙用。 (8)甲醇还原氧化铜【操作】截取3厘米的一段粉笔,使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进行探讨。改用大火酒精灯加热,关键是选好木炭,研细烘干,配准比例,混和均匀,管底要薄.实验表明,演示时间短,放热现象明显,铜珠颗粒大,实验效果和重现性均好,适合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水热法以铜纳米线为模板,过氧化钠为氧化剂对铜线侵蚀,氧化生成了海参状氧氧化铜纳米颗粒,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原位脱水得到海参状纳米氧化铜;讨论了改变反应时间和加入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对产物分别用XRD、TEM和FESEM进行表征;利用海参状氧化铜修饰铜基片制备电极,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进一步探讨了其对葡萄糖溶...  相似文献   

20.
李英娜 《科技信息》2007,(27):574-575
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一、拟人记忆1、酒精灯的“迟到早退”氢气还原氧化铜是初中化学中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