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近代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曾成功的运用教育这件武器,为他们的革命服务,本文就此作专门论述。主要阐述本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内容作为“革命教育”的总方针。以宣传“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为要旨。运用教育这种形式来唤起民众,使他们明白革命道理,增进政治觉悟,以图革命大业。  相似文献   

2.
贾滕 《长春大学学报》2012,(3):333-335,357
建国前30年,党和国家推行以革命为主题的教育,主要是出于在夺取政权的基础上为巩固政权服务的目的;改革开放30余年,教育领域的改革与革命,体现出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要求。教育从“革命”到“革命”的演变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寻求民族生存到追求大国崛起的历程。反映了民族与国家最大利益至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变教育革命为学习革命,指示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新认识,即学习观的变革。以往学校的教学只管完成好“教”的任务,面忽视在“学”上下功夫。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招二兼顾起来。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在“学会”的基础上达到“会学”。  相似文献   

4.
以“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在百色学院成功举行。论坛发言围绕革命老区的教育问题进行,在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意义、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生态环境等相关议题作了热烈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在发展革命老区,教育先行问题上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董明利 《科技信息》2009,(23):I0177-I0177,I0211
“范式”总是与某种共同体相关联,“范式”革命一定关乎这个共同体的变更,因此“范式”革命的前提一定是共同体的危机破坏了它作为“范式”的核心根基。课堂教学作为现今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共同体。近现代以来,以技术型课堂教学“范式”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热潮逐渐升温,技术型课堂教学“范式”的危机正从其依赖的共同体中爆发,新旧课堂教学“范式”的变更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6.
“革命文艺”以革命者的个体欲望遭受极度压抑作为革命叙事的起点,并将个体欲望组织进入阶级斗争的理论之中。“革命文艺”的欲望叙述具有双重性:既体现了以社会公正为目标的价值建构方向,也显示出对于低效社会运作的无反思状况。新时期文论话语片面否定“革命文艺”的欲望管制,从而难以全面评价“革命文艺”并导致新的价值困境。  相似文献   

7.
革命仿佛明暗之间游离的“影子”,它不仅是时代的写照而且成为走进鲁迅精神世界的屏障。葛兰西的“有机的”革命,虽然可以用来描述鲁迅的革命状态,但革命与个体的交错,时代的进化式发展,使鲁迅感到融入的困难与脱离的艰辛。真正懂得革命主体和主体革命的鲁迅,却不被“真正”的革命者所懂。  相似文献   

8.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是开启百年新征程的系统工程,坚持自我革命是开辟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的源泉。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框架下,“全面”是宽幅管理,覆盖党的建设所有领域、所有方面、所有部门;“严”是纵深落实,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是落实主体责任,标本兼顾,由里而外、由近及远,既需要刀尖向内的斗争勇气,更需要把握本质的斗争智慧。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纲、以自我革命为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之以恒、严之有序,才能实现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新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9.
摘 要:在20世纪的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家庭”与“革命”构成了一对彼此对立又依存的范畴。50-70年代小说中,无产阶级“革命”将“家庭”指认为“他者”,通过去掉“家庭”的“他性”建构起“革命家庭”,来实现对现代民族国家主体的确认。以50-70年代革命历史小说及合作化题材小说的经典作品为对象,论述了“革命家庭”的构成因素及建构规则和过程。提出“革命家庭”要具备无产阶级及其同盟者的阶级背景,家族复仇与阶级复仇相结合并向阶级复仇转化,革命伦理通过对家庭伦理的改造与借用,确立了家庭服从革命的绝对秩序,家庭亲情由革命的基础下降为革命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从时代价值、前提条件和基本策略三个层面论述革命传统资源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着重从操作层面对革命传统资源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期充分发掘革命传统资源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实施新时代的学生革命传统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革命纪念馆的校外教育,使他们了解到我们的红色江山是千百万烈士的鲜血换来的,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奋学习,开拓创新,努力进取,做新世纪建设的"四有"人才。本文结合我馆工作实践,在新时期如何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及其引发的经济革命使我国高等教育至少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1、数字化;2、国际化;3、终生化;4、社会化;5、大众化。面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教育观念,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迎接上述挑战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有些人认为红色教育课文所颂扬的革命精神已逐渐被下一代淡化和遗忘,强化和灌输革命观念显得不合时宜。这种看法究竟正确与否,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什么促使中国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毫无疑问是“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象征,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拥护的根本原因。作为开展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革命纪念馆正在发挥着其他部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历史看待近年来开始活跃的“红色文艺”概念,还处于意义建构期,直接将之运用到文艺史研究中势必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如果将“红色文艺”具体化为“红色革命文艺”,它所包含的整体性视野,对于重新审视其内部相关文艺现象的概念命名、源流关系,它们与中国古代文艺传统、外国文艺传统和“五四”文艺传统的关系,还有文献整理中的问题,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目前以具体时段划分后的“红色革命文艺”研究,在概念命名上并不严谨,对整体源流关系的认识存在分歧,在与相关文艺传统关系的梳理上缺乏说服力,相关文艺梳理也存在不足,这些问题的形成与研究界缺乏整体视野有密切关系。在更大的视野上,“红色革命文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中国现当代文艺关于“启蒙-救亡”“传统-现代”“民族-世界”等重大问题悬而未决的结果,对这些重大问题的突破,进一步深化对“红色革命文艺”历史的认识是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科技革命是由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包括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观念)的飞跃进步所引起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当代科技革命,又称新技术革命,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标志。截至目前,当代科技革命已经在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宇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以“端砚制作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对其制作技艺进行探讨.是管理科学研究理论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一场“范式革命”。  相似文献   

17.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毛泽东曾这样为革命正言。国父孙中山的革命同样如此,每次密谋起义,都要先筹足款项,用以购买、偷运军火,雇佣敢死队员,抚恤烈士家属,这些都要花钱。  相似文献   

18.
张宏波 《创新科技》2011,(10):46-47
“世界正处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夜,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9月21日,主题为“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十三届中国科学年会在天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自春礼作了题目为《新科技革命的拂晓》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蒋光慈的革命小说,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革命理论否定了“五四”以来的个性主义思想革命,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革命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的先河。“寻找意义”的叙事结构,压迫与反抗二元对立的阶级斗争叙事模式和集体主义化的精神追求,共同演绎了现代革命的叙事逻辑。这在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文化语境中无疑具有一种先锋性。  相似文献   

20.
30年代左翼革命小说有些作品描绘了作家想象革命后将来临的理想社会的图景。这些文本所展开的“革命乌托邦”的图景明显是以当时中共苏维埃政权所承诺建立的“苏维埃农村”为蓝本。它们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底,但更紧密地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政治实践联系着,凝聚了共产党当时的革命政治纲领和革命规划。显示出为中共苏维埃政权张本的征象。在乌托邦精神已成为人类普遍稀缺资源的当代,“革命乌托邦”小说为众人设想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想象乌托邦的能力仍有动人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