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辛虎平  高明  王丽  张晓虹  周斌  曹雪芹 《甘肃科技》2011,27(19):181-182
观察万福液对家兔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反应。用万福液对健康大耳白兔多次涂药,观察其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的刺激性;对大耳白兔多次涂药,观察其过敏反应。万福液对大耳白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大耳白兔皮肤无局部过敏反应和全身过敏反应。万福液对皮肤无刺激性和过敏反应,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外用制剂。  相似文献   

2.
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的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平均基因杂合度,平均基因纯合度,等位基因有效数,基因均质度,Lewontin的Shannon信息测度,对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兔两个群体存在的血液蛋白位点的基因频率进行遗传分析,研究表明:日本大耳白兔的基因杂合度,等位基因有效指标和Shannon信息测度值高于新西兰白兔,新西兰兔的均质度高于日本大耳白兔。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白兔、德国合成白兔和巨形白兔的Ag—NOR进行了研究,并收集了其它7个兔品种(比利时、德系安哥拉、加尼福尼亚、新西兰、青紫蓝、日本大耳白和哈尔滨本地白兔)的Ag—NOR资料,根据Ag—NOR频率计算遗传距离,采用最短距离法聚类。结果表明:欧洲兔品种(比利时、安哥拉、加尼福尼亚、新西兰和青紫蓝)的血缘关系很近,聚为一类(D=0.127);中国白兔、哈尔滨本地兔和德国巨形兔聚为另一类(D=0.129);大耳白介于中国兔与欧洲兔之间;合成兔自成一类。中国兔与欧洲兔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较远,中国家兔可能起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4.
兔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线粒体的位置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日本大耳白兔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和正常交配后收集的受精卵及早期体外发育胚胎为实验材料,应用2种线粒体荧光染料来研究活性线粒体的位置变化,揭示了兔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微丝微管变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对大耳白兔种群6个主要繁殖性状的表型分布特点进行了考察,并探讨留种率为20%时偏态对各性状的实际选择强度的影响及引起表型偏态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表型频率分布均为单峰曲线。初生个体重表现为极显著的正偏斜,产仔数、初生窝重、离乳个体重三性状则为不显著的负偏斜,离乳成活数、离乳窝重表现为极显著的负偏斜。表现为负峰度的两个性伏是产仔数和离乳个体重,其余则为负正峰度。除初生个体重外,其余5个性状的实际选择强度均低于理论选择强度,是导致实际选择反应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表明表型分布偏态存在于家兔的主要繁殖性状。  相似文献   

6.
大足鼠耳蝠冬眠期储存精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足鼠耳蝠主要分布于中国.为探讨其繁殖对策,对分布于北京房山区的大足鼠耳蝠进行了研究.用冰冻切片和HE染色的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雌性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及雄性的睾丸和附睾,发现大足鼠耳蝠的雌性和雄性个体在冬眠期间都储存精子,储精时间超过40d.这种精子储存的繁殖对策对蝙蝠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增加蝙蝠的繁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静脉注射药物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是热原检查。热原检查的方法主要采用家兔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虽然在国外常常采用后者 ,但仍有许多品种 ,尤其是国产药品多采用家兔法进行热原检测。为保证药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必须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符合试验要求 ,我所检验用的实验家兔是中国兽药监察所繁殖生产的一级大耳白兔。实验家兔的饲养方法过去一直采用自由采食 ,即每天上、下午各添颗粒料一次 ,每次约 1 0 0 g以上 ,由于添加的饲料超过正常需要量 ,易造成体重增长过快 ,因超重而被淘汰 (药典规定做热原检查用的家兔体重不得超…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06年~2008年北京地区普通Beagle犬、大耳白兔和清洁以上大鼠(Wistar和SD品系)、小鼠(KM和ICR品系)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抽检结果进行分析,为实验动物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按现行国标《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抽检动物所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结果普通Beagle犬的质量虽在逐渐提高,但体外寄生虫时有检出;普通大耳白兔体外寄生虫的携带较为普遍;清洁大鼠和小鼠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基本合格,但有体内寄生虫的阳性样本;SPF级大鼠和小鼠的供应数量较少,尚不能充分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建议有关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加强普通动物的防疫工作,同时改进饲养管理水平,以有效避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加强清洁动物的净化及物料的消毒工作,以确保清洁动物的质量合格、稳定;进一步提高实验动物的净化水平并扩大SPF动物的生产规模,以充分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用胴体重数据作次数分配,参考繁殖及其它生长发育指标,针大耳猬(Hemiechiumsauritus)区分为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1组和成年2组四个不同年龄组,统计表明,各年龄组间胴重重叠较小,均值差异显著,可作为划分大耳猬年龄组的依据。依胴体重为主要指标确定的年龄组,分析了体重、耳长、晶体重、颅基长、颧宽、眶间宽、鼻骨长与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耳长、晶体重、颅基长和颧宽的计量值可作为区别幼年猬、亚  相似文献   

10.
<正> 1988年8月中旬,北京郊区一养兔专业户,共饲养大耳白兔、新西兰兔及青紫兰兔300余只,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在不同年龄的兔群中连续发生死亡,先后死亡50余只,对这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后经确诊为豆状囊尾蚴虫所致。下面将临床发病症状和病理解剖等作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11.
大蟾蜍(Bufo bufo garguri(?)s Cantor 耳后腺组织培养的结果表明:实验所设计的耳后腺组织培养的条件(包括培养基、平衡盐溶液等)和方法,均适合于大蟾蜍耳后腺组织在体外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狼连涂搽剂涂抹于动物皮肤产生的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通过大耳白兔皮肤刺激性试验以及过敏性试验进行常规毒理学观察和指标检测.结果:狼连涂搽剂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刺激指数均小于0.49;狼连涂搽剂与赋形剂均未引起豚鼠皮肤过敏反应.结论:狼连涂搽剂属安全制剂.  相似文献   

13.
用胴体重数据作次数分配,参考繁殖及其它生长发育指标,将大耳猬(Hemiechinusauritus)区分为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Ⅰ组和成年Ⅱ四个不同年龄组.统计表明,各年龄组间胴体重重叠较小,均值差异极显著,可作为划分大耳猬年龄组的依据.依胴体重为主要指标确定的年龄组,分析了体重、耳长、晶体重、颅基长、颧宽、眶间宽、鼻骨长与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耳长、晶体重、颅基长和颧宽的计量值可作为区别幼年猬、亚成年猬和成年1组猬的年龄指标,而体重、眶间宽和鼻骨长只能区别出幼年组和亚成年组.  相似文献   

14.
不变矩算法的改进与人耳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耳识别具有不受表情、化妆等影响的独特优势,研究了人耳识别特征技术,对不变矩算法进行了改进,获得6个改进的高阶不变矩特征向量.分别用两种算法对人耳图像进行识别处理,比较两种识别结果.改进后不变矩算法的高阶不变矩具有平移、旋转不变和尺度缩放不变的特性.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60只人耳图像进行识别验证,正确识别率达到91.8%.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面瘫动物不同模型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各种模型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探寻适合不同研究类型模型的制备方法,从而为面瘫动物模型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检索近十年来面瘫动物模型制备的相关文献,对各种实验动物及造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目前面瘫模型制备使用较多的动物有大鼠、小鼠、日本大耳白兔等,造模方法有面神经切断法、压榨法、牵拉法等。结论 目前面瘫模型的制备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根据研究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造模方法,才能给针灸治疗面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制作专用测量胎具,利用专门测量工具和专业测量方法,检测耳轴的同轴度,并在焊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托圈耳轴同轴度的变化趋势和变化量,适时调整焊接顺序和焊接速度,控制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目前我公司生产制造的一类是耳轴和耳轴板是焊接式转炉托圈,另一类是耳轴和耳轴支块是套装式转炉托圈,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转炉正向多样化大吨位方向发展,研究和掌握各种类型的转炉托圈制造技术是我们占领转炉市场的必备条件,本文以耳轴和耳轴板支块套装式的转炉托圈为例,讲述整个转炉托圈制造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日本大耳白兔和狗毛中孕酮和雌二醇的含量,结果表明:取200mg毛样加入4ml石油醚对孕酮进行提取,毛样提取液为0.01~ 0.50ml时,孕酮含量呈对数相关;而在0.01~0.20ml时,孕酮含量基本上呈线性相关.兔子腹部乳头周围毛样的孕酮含量显著高于背部毛样.注射外源性孕酮后,毛中孕酮的峰值出现较血浆中晚12h左右.毛样在18℃室温下保存10天对孕酮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耳萝卜螺的生态习性及季节分布,以利研究淮河水系毛毕属吸虫。方法:应用手抄网、手抄勺等在其生境内作定时、定性、定量采集。结果:基本探明了淮河水系耳萝卜螺的生境、食性、繁殖、季节消长、孳生密度、迁移和敌害等。结论:耳萝卜螺在淮河水系分布广泛,活动时间较长,是毛毕属吸虫在该水系流行的主要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19.
以整合素连接激酶相关磷酸酶(ILKAP)全蛋白为抗原, 采用腿部肌肉注射和耳缘静脉注射相结合的方法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免疫, 共免疫6次, 最
终获得ILKAP抗血清. 采用Protein A agrose柱纯化抗体, 获得ILKAP的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分析表明, 所获得的ILKAP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间接ELISA方法测定ILKAP多克隆抗体的滴度为1 ∶1 600. 免疫荧光分析表明, 所获得的ILKAP多克隆抗体在细胞水平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木耳出耳时,耳棚(室)内气、光、温、湿的管理非常重要,如果管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木耳的质量和产量,现将其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空气的管理技术。在高温、高湿的夏、秋季出耳,要特别注意空气的调节管理。如出耳室或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大,氧气不足,耳片就难以伸展,呈肉瘤状畸型,又极易感染杂菌。所以应随着耳片的生长,逐渐加强通气。由于二氧化碳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因素之一,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1%,二氧化碳含量是0.03%。木耳是无叶绿素,呼吸时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