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说新闻”的概念内涵,分析了“说新闻”的兴起,发展缘由,着重论述了“说新闻”的特点,展望了“说新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说“蓑笠”、“製”李宪国蓑笠,是专用于风雨中劳作的雨衣,今日常见。它也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古代的雨衣。“蓑”,本作“衰”,《说文》释为“雨衣”。古已有之。《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何”即“荷”,披戴。“猴”,干粮。此言牧人风雨...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的为人为政、为学为文,充满改革创新精神,具体表现在人格标新、政治鼎新、学术更新和文学革新等方面。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辟“怪”而守“中”,切实地改变了世风士气,改变了政坛、学坛、文坛风气。其思想渊源,除“变通说”、“人情说”之外,还在于他对“道”赋予“平易性”、“务实性”的解释,在于其立身治学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4.
“四唐说”的提出与完善,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一、宋代,“四唐说”雏形得以凸显;二、元代。“四唐说”骨架得以成型;三、明代,“四唐说”论说得以完善。“四唐说”的拈出,标志着人们对唐诗流程有了更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分期。  相似文献   

5.
陈寅恪认为: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元稹作《连昌宫词》,呼吁“努力庙谟休用兵”,是12年前同白居易应制举时所持“销兵”说的继续;“休兵”说同于唐穆宗初期宰相萧克、段文昌的“消兵”说,元稹因而得志于朝;与主战派裴度政见对立,故又受到攻击并遭贬;“消兵”说导致朝廷再失河朔。陈说不确。白、萧、段的“消兵”说,指天下军队逃、死不补,自然减员。元稹从无这种主张,所说“销兵革”,指朝廷推诚于下,推敬于外,化解矛盾,消除战争,核实军籍,农战相兼。元稹一向主张并参与镇压藩镇判乱,“努力庙谟休用兵”,是盼望最终太平,不再用兵,这同裴度完全一致。元稹见重于穆宗,并非由于“休兵”说而是由于文才学说;遭裴度等忌眼并因而遭贬,也非由于“休兵”说,而是由于勾结宦管理、宰相才干和朝廷遥控五方面因素,还应考虑河朔地区特殊文化背景。元稹“休兵”说不同于萧、段“消兵”说,即便再失河朔是“消兵”说所致,也与元稹无关。  相似文献   

6.
关于杜诗《石壕吏》中“石壕”的地点历来有“陕县说”、“宜禄说”、“宜保说”三种不同说法,文章通过对杜甫行踪、诗中内证、史书外证三个方面详加考据,认为“陕县说”比较确切,依据考据结果,杜诗三吏的顺序应重新排列。  相似文献   

7.
“涕”、“泪”二字,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上古没有‘泪’字,凡‘泪’的意义都说成‘涕’。”汉代产生了“泪”字,但“涕”字仍表示“眼泪”的意思。王为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就持这种观点①。后来,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也一直沿袭此种说法②。只有任学良先生提出异议,说上古已有“泪”字,而且‘泪”指“眼泪”,“涕”指“鼻涕”扮得十分清楚③。笔者认为,对“涕”和“泪”的不同理解,直接关系到古籍今译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正干方家。在此问题上,笔者基本赞成任先生的观…  相似文献   

8.
推普工作在中等师范学校极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在三年里有“质”的飞跃呢?关键在于目的明确,科学安排,严格训练,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年级抓“读”、二年级抓“说”、三年级抓“讲”、“读”、‘“说”、“讲”三者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共同美”现象曾经是美学研究中的热点,本从审美主体、客体以及审美情境诸方面分析了审美活动中的“人的现实”,对美与人的“分离说”以及美的纯碎“形式说”提出异议,认为这种方法论为共同美寻找理论依据大失之偏颇,进而试图说明,严格意义上的“共同美”是难以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中学作文教学要“听”、“说”、“读”、“写”并重,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书籍”:《史记·礼书》“礼书第一。”唐人司马贞《索隐》注释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正字通·日部》解释说:“书,几载籍谓之书。”书、书籍,作为文化载籍的总名,是人人都知道的然而要问“书”字、“籍”字的最早字义(即本义)是什么?“书”字、“籍”字的书籍义是怎样演变形成的?这就需要有一些文字学、测站学的专门知识了。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解释说:“著于竹帛谓之书。”许慎又在他的《说文解字·幸部》中解释说:“舍,着也。从章,着声。”“书”字属于“幸”部,幸字正是“笨(笔)”…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论了各家争论的意见,并引用了大量史料,旨在推翻“食量说”、“五斗米道说”、“两个钱说”、“一碗饱饭说”、“五斗米道教教徒说”等解释,认定古人的“俸禄说”是正确的。 绍,然后谈谈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在“叠韵”问题上,或主两个音节韵母相同说,或主两个音节韵母相同相近说,或主两个音节“韵”相同说。作者以适量例证,辨析了各种主张同语言事实的矛盾,论证了“叠韵”乃两个音节为同一韵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对章氏“音转说”的本旨进行了严谨的分析,认为《转注假借说》是章氏基于自己的认识提出了“转注说”,而并非为求许慎转注说的本义,并对有关章氏“音转说”本旨的种种误解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一词很早见于我国古籍。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过;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晋文学家束《补亡诗》说:“文化内辑,武动外悠。”考察它的含义,前者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后者是与“武功”相对应的词汇,包含着“文治”的意义。古代语言中的“文化”概念均与现代文化学所运用的“文化”一词有区别。在现代科学上,“文化”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尤其是在人类学上,它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科学术语。在欧洲,1420年时“文化”一词尚系指“农耕”。1865年,英国人类学派的创始人E·B·泰勒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文学翻译“神似”说混乱无序的现状,分析了各种类型的“神”似,指明了“神”的意义和“神似”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游说”正名“游说”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作了这样的解释:“古代叫做‘说客’的政客,奔走各国,凭着口才劝说君主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叫做游说。”又解释说:“政客,指从事政治投机,玩弄权术,谋取私利的人。”因此,今天许多中国人对于“游说”和“说客”常常不...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党员干部要下大功夫解决群众“最急”“最怨”“最盼”的事情,在群众“最急”上抓落实,在群众“最怨”上促整改,在群众“最盼”上动脑筋。”十七大代表、江苏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说。  相似文献   

19.
赵淑莉 《科技信息》2010,(33):156-156
“人生艺术化”是丰子恺艺术观与审美观的精髓,本文通过分析丰氏“绝缘说”“同情说”来探讨丰子恺以‘绝缘’为径、以‘同情’为要的“人生艺术化”美学建构  相似文献   

20.
在近年的“国学”研究中,关于孔子儒学“超阶级”的观点甚为流行。但这在理论上、事实上和逻辑上都是不能成立的。其一,“超阶级”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的原理;其二,“超阶级”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阶级性的基本观点;其三,“超阶级”说不符合孔子儒家学说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