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一汽在精密锻造技术方面的进步朱伟成,藤宏春,盛兴义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工艺研究所.长春130011精密锻造是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后序机械加工,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和精度的有效手段。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70年代,就开始了精密锻造的研究,试锻过行星齿轮等...  相似文献   

2.
在微机上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分析法对高速钢锻造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纵向裂纹主要是由于锻造过程中双鼓形的存在,使锻平时横截面内出现较大横向拉应力,其数值超过坯料强度而形成的。据此提了合理工艺参数和改进锻造工艺的措施,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3.
对普通调质淬火和锻造余热淬火工艺的各方面进行比较,论述了锻造余热淬火工艺强韧化机理,介绍了确定造余热淬火工艺参数的方法,并分析其优点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径向锻造终锻过程的流函数法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径向锻造的终锻变形过程,因锤宽与坯径比较大,几乎包围了整个圆周,故认为变形主要发生在轴向延伸,它与拉拔,镦粗等变形相似,但受方向及变形特点又不相同,为了解决与初锻过程出现同样“跳卡”和分析锻造质量问题,采用了流函数法对进料量、锤头尺寸,形状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径向锻造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某企业现有生产条件下,锻造5 t加长直柄吊钩时,采取对钩体部分进行自由锻拔长、弯曲制坯,胎模锻终锻成形;对柄部采取摔模拔长成形的联合锻造工艺,并根据工序间的衔接关系合理设计工序间尺寸,解决了过长的柄部给锻造过程带来的困难与不便,获得了机械性能和几何尺寸符合国标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刘春光 《科技资讯》2012,(21):96-96
本文介绍了LZ50钢车轴生产的关键工序—锻造工序的工艺过程与运用,并针对LZ50钢车轴锻造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解决办法,提高了车轴的锻造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锻造系统中研究了平行面加工时材料的损伤情况.加工出了不同缺口半径的拉伸试样,并进行了拉伸实验,分别得到了材料在Cockcroft & Latham (C-L)与Ayada这2种不同损伤模型时的损伤值.根据该值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对平行面加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同时在锻造系统中进行了平行面的锻造试验.对有限元分析数据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含有平均应力的Ayada模型更适于增量锻造过程损伤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锻造是金属压力加工方法之一.锻造可分为自由锻造和模型锻造两类。自由锻造按其设备的不同,可分为手工锻和机锻两种。手工锻是靠人力和手工工具使金属变形,只能生产小型锻件;机锻是利用机器产生的压力使金属变形,是常用的锻造方法。自由锻造中应注意如下安全问题:1.自由锻造作业一般应设掌钳工一名、  相似文献   

9.
镁合金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叙述了镁合金加工技术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分析了镁合金压铸成形、半固态铸造、锻造等工艺的变形特点及关键技术,并对镁合金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MB_2镁合金的锻造工艺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种MB_2镁半环的锻造工艺试验,解决了锻件机械性能不合格,低倍流线中断及锻造裂纹问题,制定出了MB_2镁合金的合理锻造规范。  相似文献   

11.
LD11铝合金活塞裙由于形状复杂、含硅最高,非常难以成形,成形过程中,坯料的形状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坯料形状的选择,一直是该类活塞裙成形的技术难点,首先从理论上对圆柱形的锥台形两种不同形状的坯料在成形过程中金属的流动行为进行了分析,初步了解了它们各自的变形特点,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圆柱形和锥台形两种坯料的成形过程进行对比模拟,进一步得到了它们在成形过程中速度场、应变场和金属纤维流线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这些场量的不同分布对产品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初步选择了活塞裙成形的坯料工艺方案。最后,根据所选的方案进行实物锻造,得到了形状、尺寸和内部质量都比较理想的产品,采用这种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和实物锻造相结合的方法,不但确定了LD11铝合金活塞裙锻造成成形的坯料工艺方案,同时也说明了它是制订塑性加工工艺的一条良好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20CrMnTi钢的温热变形行为及其数学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20CrMnTi钢在温度为1123~1273K,变形速率为0.01~20s^-1条件下的温热变形行为,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系统分析.以流动应力d为目标函数,研究了主要热力参数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基于蠕变理论和统计分析建立了两种适用于20CrMnTi钢温热锻的流动应力数学模型,为20CrMnTi温热成形数值模拟和热力参数的合理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选择合适的铝合金环形座锻件等温精密成形工艺,防止各种缺陷的发生,并使其获得合格的力学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环形座锻件的成形过程。分析了成形时的金属流动规律,并通过预锻制坯和三次模锻工艺形成了外形完美、性能合格的高质量铝合金环形座锻件。结果表明,环形座外环壁表面处易受剧烈剪切变形而产生粗晶缺陷,因此应适当减小该处的坯料体积。坯料设计时应精确计算体积,避免多余金属过多引起终锻后期的大量金属外排,从而防止外环壁折叠缺陷的产生。通过采用多次模锻的方法在每次模锻后去除多余飞边和连皮,既可以减小下一阶段模锻成形过程中飞边桥部的阻力,降低模压力,又可以防止终锻时大量金属外排造成的折叠缺陷。  相似文献   

14.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大变形等温压缩试验,研究Cr-Co-Mo-Ni齿轮钢的高温热变形行为和显微组织,分析材料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关系,建立热变形过程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该材料的流变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用双曲正弦函数式可描述其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热变形活化能为487.21kJ·mol-1;热加工图显示的适宜加工区间为温度1000~1100℃,应变速率0.1 ~1s-1.在热模拟试验基础上进行该钢种锻造工艺的有限元模拟,并结合热加工图分析初锻温度和加工道次对于锻件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影响,得出适宜的模锻工艺参数为初锻温度1000~1100℃,锻造道次15次.  相似文献   

15.
利用AutoCAD11.0的高级造型扩展(AME),解决了模锻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微机上进行锻模三维实体造型的困难,建立了长轴类锻件模锻CAD系统(DFCAD系统),可方便地进行模锻工艺及锻模设计,并获得三维和二维锻模图。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itanium forging processes a pplied in the golf club head forgings. Generally speaking, titanium has poor for geability and therefore the threshold to invest in the titanium forging operatio n is high. Process parameters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on the forging processes has been condu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forging practices. N ormally, titanium rod was preferred billet on titanium golf club head forging, w hich is the case on iron head, but it is not appropr...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具有拼分式下模的套筒模和专用下砧,实现了东方红75拖拉机第二轴锻件以局部顶镦的方式,在自由锻锤上的胎膜锻造,也为超长杆类锻件的锤上胎膜锻造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Fe3Si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既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给出了更为合适的锻造、轧制等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利用普通的锻造和轧制设备,成功制备了良好的约1.5mm厚的Fe3Si基合金薄板。制备过程中典型的微观组织变化如下:铸态组织 的晶粒较大且很不均匀;锻造组织为通过再结晶而形成的晶粒较细且均匀的等轴状组织;轧态组织为纤维组织。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前轴成型辊锻与模锻复合成形工艺的优点和工艺路线,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其成型辊锻过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辊锻成形流动过程和力能曲线,揭示了成型辊锻金属流动规律以及模腔设计和成形载荷之间的联系.通过成型辊锻各道次成形力与扭矩数值的比较,表明变形抗力是按辊锻顺序逐道增加的,对此进行了解释.将模拟锻件和实验锻件进行了对比,显示了金属流动的一致性和有限元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实践证明,采用有限元技术研究前轴成型辊锻工艺,能减少工艺设计和工艺调试时间30%以上,有利于快速市场响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金属塑性成形的屈服准则为依据,提出了一种圆柱体压缩-扭转复合变形工艺,并且用塑性泥做了模拟实验。研究表明:该工艺与传统的镦粗工艺相比,能大幅度地降低锻造变形力,同时能消除坯料中的难变形区,改善变形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且内部孔洞性缺陷能更快地闭合。该工艺在锻造生产中有着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