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分析了造成一些人对集体主义道德的不公正评判的原因;探讨了集体主义道德的本来含义;对如何丰富发展、切实践履集体主义道德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上有机统一了义利关系,着眼于全体人民利益,强调道德对经济的以作用;中观上要求企业通过“利创”达到“利己”,要求企业以种种道德行为树立形象,在市场的“形象竞争”中获得主动;微观则为个人全面发展、集体主义思想的自觉形式、道德的阶段性提升提供了可能;因此,是一种道德经济。这一认识,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明道德一体化地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对集体主义道德观的本质、原则和规范的正确认识,如何把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准则,便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宣传和践履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时,应把握集体和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正确理解集体主义的基本要求,努力追求集体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集体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能够统一的。从理论上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的双重性质,为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的合理解决提供了客观的逻辑依据,从而能够产生包容二者统一的集体主义道德,从现实形态分析,集体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一是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俞岚 《科技咨询导报》2008,(19):210-210
当代中国如何走出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冲突围,从而有效地进行道德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利用语义分析的方法理清道德概念的内涵,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现时代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超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两极对立,确立真正的集体主义原则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所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和体制,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乃至道德体系会产生重大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与其运作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法律思想条件共同作用于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相应层次。市场经济机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应具备公正、平等的竞争道德;市场经济运作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和互利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市场经济运作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条件和意识形态规定其道德的特定内  相似文献   

8.
校园不良道德行为呈上升趋势的原因主要在于:一、社会舆论的低调赢弱;二、对传统习惯的疏远隔阂;三、内心信念的动摇等几个方面;应从社会主义的道德责任感,集体主义的荣辱观、义利观、是非观的角度强化上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对道德现状的分析、评价入手,对道德建设的几种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以儒家文化传统建构新道德已不可行;简单地回到过去的优良传统也不可能。进而提出以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法治为起点,建立集体主义原则与合理的功利主义原则相结合、以三个“有利于”为新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富含时代内涵的社会主义新道德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相容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11.
经济与道德是互动的关系并最终达到目标和价值的统一,经济伦理学就是研究经济与道德二者关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新兴学科,是研究经济领域以及一切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利益关系并能以善恶进行评价的规范体系。经济伦理学在初创期主要应解决六大问题:经济伦理学的本质与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道德的扬弃;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经济伦理中的内在矛盾;经济伦理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如果以改革开放为界把新中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的话,道德和道德教育也相应地有两个历史范畴。本文对两个历史阶段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原则、道德人格形象、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有非常曲折而辩证的表现,不是单一的,我国的道德和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同一个范畴的逻辑演变。德育内容从政治化走向了个人生活化,道德标准从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二元思维)走向了以二元思维为基调的相对主义,而道德文化最后实际上走向了单一化(一元化)。  相似文献   

13.
如果以改革开放为界把新中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的话,道德和道德教育也相应地有两个历史范畴。本文对两个历史阶段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原则、道德人格形象、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有非常曲折而辩证的表现,不是单一的,我国的道德和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同一个范畴的逻辑演变。德育内容从政治化走向了个人生活化,道德标准从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二元思维)走向了以二元思维为基调的相对主义,而道德文化最后实际上走向了单一化(一元化)。  相似文献   

14.
集体主义是一种适应现实同时又高于现实的价值观,它向人类展示出一种美好的、高尚的、可实现的道德生活,满足人类对自我道德人格完善的向往。如果没有这种对现实的超越,人的生活就变得空虚、迷茫、无意义,社会进步也就缺乏根本动力且没有目标。可见,集体主义对人们的道德引领作用之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一、遵循思想道德形成规律 科学组织好课堂教学 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是由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几项基本要素构成的。它必须有个形成过程,即从思想上、认识上的不断提高到明确观念,再形成概念到树立信心,最后落实于思想行为,这就是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思想道德修养课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科学地组织好课堂教学。 如课本第九、十两章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时,分三步安排教学。第一步侧重确立集体主义信念,培养道德情感。使学生认识集体主义的实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是客观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在我国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由于人们内心信念的确立是以对某种道德的深刻认识为前提的,集体主义信念的确立,就会诱发同学们对社会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16.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强调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受到冲击,以独立个体意识为核心的新道德观念逐渐形成。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道德体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集体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人们价值观呈现多元化,集体主义出现了被弱化的倾向。在此背景下,我们一方面应研究新时期集体主义发展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也应更加理性地认识集体主义面临的问题,努力谋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发展的多元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几个理论问题,认为在当前集体主义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统一体,这种集体主义的真实程度取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优劣,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创设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辩证统一的经济前提。  相似文献   

19.
经济伦理学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山大学学报》1997,15(5):47-54
经济竿互动的关系并最终达到目标和价值的经济伦理学就是研究经济与道德二者、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兴学科,是研究经济领域以及一切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利益关系并能以善恶进行评价的规范体系。经济伦理学在初创期主要应解决六大问题,经济伦理学的本质与地位;市场经济与传统道德的扬弃;集体主义与个体利益的关系;经济伦理中的内在矛盾;经济伦理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道德具有超强稳定性 ;道德不但具有调适现实社会关系的作用 ,更具有价值目标导向功能。经济  形态的改变不会使社会道德要求发生质的突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但应反对只强调集体主义而  忽视社会公德建设的观点 ,更应反对“以社会公德超越 (或取代 )集体主义”的论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中 ,集体主义是价值目标导向 ,社会公德是基础工程 ,它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两大支柱 ,是  现代道德文明建设的两架马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