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佳新煤矿1504综放工作面瓦斯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该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涌出来源及涌出量,结合该矿通风系统及瓦斯抽采现状,在上下顺槽顺层、上隅角、措施巷道等采用钻孔、高位钻场、埋管、吊管多种方式抽放,以及增加工作面风量和局部风机对上隅角供风等综合措施治理瓦斯,从而解决了上隅角及回风巷瓦斯超限问题,确保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
X40702采面回采初期遇到瓦斯超限严重等问题.积极采用加大配风量、本煤层预抽、上隅角抽放和风排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理瓦斯,最终解决了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为该矿今后的"一通三防"安全生产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得到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规范性、标准性方案,以西山煤电集团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抽采方案为例,根据瓦斯来源将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方法归纳为本煤层、裂隙带、下邻近层及采空区4类,将这4类抽采方法和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组成复合指标体系,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并借助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把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划分为4个等级,并提出了不同等级工作面瓦斯治理的基本方法。该划分方法能提高制定瓦斯抽采方案的效率,对相似地质条件矿井的瓦斯治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赛尔能源三矿A4007工作面瓦斯含量,本文计算了巷道煤壁瓦斯涌出量、落煤瓦斯涌出量,以及开采层相对瓦斯涌出量,并分析了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得出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54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11 m~3/min,占涌出总量的15.6%,工作面瓦斯主要来源于采空区.针对性的提出工作面采用采空区埋/插管抽放,老空区封闭插管抽放,本煤层预抽、边采边抽、强化抽放,上隅角密闭抽放.对抽采效果进行检验,治理后上隅角瓦斯浓度基本控制在1%以下,其平均瓦斯浓度为0.668%,极小值为0.3%,极大值为0.84%.回风流瓦斯浓度基本控制在0.4%以下,平均瓦斯浓度为0.264%,极小值为0.12%,极大值为0.38%.  相似文献   

5.
何军奇 《科技资讯》2012,(14):91-92
针对开滦唐山矿岳胥区首采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的特点,对工作面瓦斯来源因素、瓦斯异常涌出因素分别作出具体的分析,从利用上隅角埋管,上隅角安设风动风车来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到泄瓦斯巷分段封闭利用高位瓦斯抽放孔抽放、工作面煤壁侧打瓦斯泄放孔提前释放瓦斯、工作面煤层注水等解决综放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巷道内瓦斯超限措施,为类似条件下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借鉴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各种方法,结合七台河煤业集团桃山矿427回采面的具体情况及瓦斯涌出实际规律,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治理回采工作面瓦斯的方法——利用降段煤垛与移动抽放相结合的方法,并在桃山矿应用,实际测试数据标明,瓦斯抽防效果良好。由此得出,降段煤垛与移动抽放相结合的方法是高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8102综放工作面是涡北煤矿的首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达6.1 m3/min,回风流瓦斯浓度在0.61%,上隅角瓦斯浓度达2.42%以上,严重制约了矿井的安全生产.通过瓦斯综合治理,将工作面风量提高到1 300 m3/min,实施高位钻孔瓦斯抽放和上隅角埋站管瓦斯抽放,回风瓦斯浓度降低至0.22%,上隅角瓦斯浓度降低至0.38%;同时,通过钻孔将钻场连接进行钻场空间瓦斯抽放,钻场内瓦斯浓度由3.5%下降至0.26%,解决了综采放顶煤8102工作面瓦斯涌出对回采安全的影响,有效保证了安全生产,为涡北煤矿及相邻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瓦斯综采工作面瓦斯含量高、瓦斯涌出量大、开采强度大等特点,提出在回采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进行瓦斯立体抽采的治理方法,巷道掘进期间通过底抽巷穿层钻孔与掘进工作面顺层钻孔形成立体抽采系统;工作面回采期间利用底抽巷穿层抽采、工作面顺层抽采和高抽巷组成立体抽采系统,确定了瓦斯立体抽采的主要技术参数;结合赵庄煤矿1307工作面实际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进行了瓦斯立体抽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瓦斯立体抽采大幅度降低了工作面的瓦斯含量,瓦斯抽排率达到69.28%,瓦斯抽采效果显著,是一种良好的瓦斯治理方法,实现了工作面掘进和回采期间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杨军伟  邱燕  任敏杰 《科技信息》2013,(10):48-48,51
本文以贵州某煤矿为例,根据首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对其瓦斯治理技术进行研究,确定先采用顶板穿层钻孔进行预抽,然后在回采时采用本煤层钻孔抽放、上隅角埋管抽放及采空区抽放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该技术能够很好的降低首采面的瓦斯涌出量,保证首采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瓦斯抽放在低瓦斯矿井瓦斯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高产高效工作面多瓦斯涌出源、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结合矿井的地质开采条件,提出了实施综合瓦斯抽放方法,即开采煤层瓦斯采前预抽、卸压邻近层瓦斯边采边抽、本煤层抽放瓦斯、采空区瓦斯抽放等多种方法在一个工作面的综合应用。此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上为瓦斯抽放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将钻孔抽放与巷道抽放结合起来,大幅度提高了瓦斯抽放率,从而降低瓦斯抽放成本,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李雅庄矿多个回采工作面瓦斯来源的现场测试及理论分析,得出采场围岩瓦斯涌出是导致该矿回采工作面高瓦斯的主要来源,其涌出量占到总涌出量的60%以上。针对该矿煤层顶、底板多为沙质泥岩,其孔隙、裂隙相当发育的特点。提出了高瓦斯复杂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新思路。即:采取了在本煤层和邻近层瓦斯抽采技术与顶板钻孔和高位钻场底板高位裂隙钻孔的瓦斯联合抽采方式,并确定了瓦斯抽采的基本参数。从该矿2-602工作面采用高位钻场14个月的瓦斯抽采效果来看,抽采率达到了60.87%,有效地降低了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为安全高效开采高瓦斯复杂煤层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南庄煤矿综放工作面初采瓦斯涌出异常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庄煤矿15#煤层采用综放开采,综放工作面在初期开采过程中,由于受上覆临近煤岩层瓦斯涌出以及综放面初采不放煤的影响,导致工作面初采期间瓦斯涌出异常。经过不断研究和探索,南庄煤矿采用初采高抽巷和钻孔抽放两类三种治理方式,经8816和8818等工作面应用,有效治理了工作面初采期间的瓦斯涌出异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大、瓦斯抽采导致采空区漏风增加且易发生自然发火的问题,以红庙矿5-2S工作面自然发火和瓦斯抽采综合治理为例,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流体计算软件COMSOL对不同抽采量、不同抽采口位置时对氧化升温带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变化规律与现场监测数据相吻合;采空区瓦斯抽采量和抽采口所在位置与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性成正相关;5-2S工作面推进速度从3 m/d增加到3.2 m/d,瓦斯极限抽采量由31.71 m~3/h增加到120 m~3/h;距工作面切顶线10~20 m是采空区工作面最佳抽采位置.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上良煤矿32203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的情况,通过分析32203工作面瓦斯涌出的来源,确定邻近层瓦斯抽采是治理工作面瓦斯的最有效的方法,提出在32203工作面上邻近层实施高位钻孔、下邻近层实施底抽巷瓦斯抽采的瓦斯治理方案,对于工作面瓦斯治理来说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集一矿211300"Π"型钢放顶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因采空区瓦斯涌出,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通过布置本煤层钻场施工走向高位钻孔,进行采空区瓦斯抽采,消除了瓦斯隐患。而瓦斯抽采,使采空区自然发火隐患大增,通过自然发火防治措施的采取、调整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抽采量,有效消除了瓦斯及自然发火隐患,从而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距离煤层开采高瓦斯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分析,指出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涌出量大而治理难度也大,通过采取瓦斯的综合治理等措施,提高了瓦斯抽放率,提高了工作面单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郑少鹏  白金星 《科技资讯》2012,(20):110-110
矿井瓦斯是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抽放瓦斯可以降低采区、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能有效的解决瓦斯浓度超限,提高矿井安全性,因此矿井瓦斯抽放是治理瓦斯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高永强 《科技信息》2013,(6):432-433
本文通过分析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晋华宫矿一高瓦斯盘区内主采煤层的瓦斯涌出来源和煤层顶底板岩石特性,提出采取扩大瓦斯抽放钻孔直径和使用大功率瓦斯抽放泵的方法来治理上述区域内各回采工作面的瓦斯。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霍州煤电集团李雅庄矿2-226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情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深孔预裂爆破技术与综合分源抽放技术的工艺流程、安全技术措施等,并应用该技术成功地对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瓦斯进行了有效治理,保证了采面回采期间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0.
高瓦斯特厚煤层首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得到高瓦斯特厚煤层首采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分布特征,以小庄煤矿402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立体单元测定法对工作面瓦斯体积分数进行测定,得到了工作面沿倾向和走向方向的瓦斯分布曲线以及瓦斯涌出变化曲线。研究表明,工作面沿倾向随着风流方向距离的增加,煤体瓦斯涌出对断面瓦斯分布的影响加大;而风流速度和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影响作用在减小。在走向方向,各测定断面瓦斯体积分数基本呈现"高—低—高"的分布趋势,煤体瓦斯解吸累积、采空区瓦斯涌出与风速三者共同决定工作面上行前段瓦斯值大小,后段则主要由前两者起决定因素。回采初期,瓦斯绝对涌出量不断上升,在初次来压首次达到峰值,之后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与日产量之间呈现指数函数减小趋势,当日产量达到一定值后,基本不受其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