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士道为日本人的民族生活所孕育,既是武士的理想价值,也是全日本民族的理想价值。从9世纪到20世纪中叶,武士道积淀为日本化的传统,成为日本人的民族精神。当今日本人的生活环境并未改变,武士道土壤依然如故,早已形成的武士道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不会因为二战的失败而销声匿迹。我们不能同意某些日本学关于“武士道对日本社会并无多大影响”、“美国对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思潮负有重要责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刘超 《科技信息》2012,(28):200-201
武士道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存在了700多年,在幕府时期一直被视作社会的道德标准,对日本以及日本民族的影响是巨大的。日本作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自杀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武士道的价值观来解释当今社会日本人的自杀动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队惨绝人寰的杀戮行为,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这里我们也能够发现武士道的影响。如今,武士道在日本社会上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到武士道对日本社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代日本武士道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形成、发展、崩溃三个阶段。明治政权建立后,对封建武士道加以改造、利用,把封建武士道变成了近代日本的军人精神和国民精神,成为维护天皇制和对外侵略的精神武器。本世纪30年代以后,武士道又与法西斯主义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具屈从性与野蛮性。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近代日本武士道也随之崩溃,但应防其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4.
武士道是日本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长期作为社会道德的基石,对日本国民的个人修身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叶隐阐书》是武士道最重要的理论典籍,而生死观则是武士道核心精神的体现。从生死观的角度来考察并阐发武士道的精神:(一)其特点是重死轻生和向死而生;(二)其内容为“离生死”、“任事”和修武德;(三)其意义为忠君奉公的世间意义和道身合一的终极意义;(四)“死狂”心理和“预立”意识是武士了脱生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武士道与日本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士道作为日本古代武士的道德规范,经过长期的历史浸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中,成为日本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历史上,武士道既是"杀人与战争之道",又是"忠诚与献身之道",其破坏力和创造力同样巨大。纵观历史,日本现代化道路上两次美梦成真的惊人成就,既有浸透"战争之道"毒汁的赫赫"战功",又得益于"献身之道"精神强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6.
芥川龙之介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作家,武士的形象多次出现在其作品中,武士道精神也贯穿在人物形象之中,芥川对武士道的接受是矛盾的,他既赞同武士道中的“义”,又反对其对人性的压抑及复仇精神。因此,芥川笔下的人物与他本人一样,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使他笔下的人物痛苦挣扎,使他本人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7.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明治政府加快侵略步伐,以武士道广泛进行战争教育.1899年,新渡户稻造在美国出版<武士道>一书,将武士道美化为完全可以和西方骑士道并肩而立的理想化道德.讴歌武士道培育了举世无比的忠君爱国的日本国民,赞美武士道为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赋予的力量,公开为日本国家和日本军国主义战争政策辩护.新渡户稻造片面拔高武士道的"忠诚与献身之道",刻意掩盖武士道的"杀人与战争之道",无论是对外国人全面、准确地认识武士道和日本国家,还是对日本人正确认识武士道和近代化的历史道路,都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于瑾琳 《科技信息》2008,(8):137-138
军国主义,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并誓死效忠天皇.武士道是武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崇尚勇武、誓死效忠主君.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主张天皇崇拜,也赋予日本天皇神性.日本神道教不仅与武士道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而且还是日本军国主义外侵意识的根源.随着日本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神道教的作用下,武士道与军国主义如影随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为统治阶级服务.  相似文献   

9.
日本著名电影编剧、导演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以行将落幕的幕府制度为历史背景,通过描绘日暮途穷的武士的历史命运和个体遭际,从生死之际武士个体生命的时间美学切入武士道的精神腹地,以侘寂之美消解了武士道的杀伐之气,以“生”的自觉超越了传统武士道“死”的觉悟。在电影叙事中,侘主要表现为人在宅中的空间叙事,寂主要表现为历史磨洗的时间叙事。  相似文献   

10.
郭雪咏 《科技信息》2007,(22):147-148
江户时代儒家思想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渗透到日本普通民众的意识中,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武士道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然而,日本武士对中国儒学中的重要观念"忠"孝"的理解却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江户时代,儒学也给武士道增添了许多适应时代的新内容。日本儒学也从初期的以为"敬"中心发展为以"诚"为中心,表现为日本儒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神道教、禅宗佛教和儒家朱子学,先后成为武士道最主要的思想渊源。总体上讲,神道教构成祈求武运长久、战争胜利的思想意识,禅宗佛教充当敢于拼命、视死如归的修行体系,儒家朱子学则提供治国安邦、征服民心的政治哲学和社会伦理。武士道与作为日本文化构成要素的神道教、禅宗佛教和儒家学说,相互渗透、相互滋养、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也以事实证明了武士道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袁百玲 《科技信息》2010,(18):306-306
日本军国主义在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岁月中,特别是在明治维新至二战的70多年间,武士道精神极尽为虎作伥之能事,以"愚忠"、"盲从"鞭策国民献身于军国主义战争政策,以武勇精神激发国民的战争意识,以杀身成仁将"皇军"铸造成泯灭人性的侵略恶魔。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武士道的起源,形成,发展,特点及其两面性四方面进行说明,进而论证武士道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武士道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平安时代是私人性武装集团的道德规范和战争精神;幕府时代是武家社会的理想价值、战争精神和统治理念,左右国家的统治体制、内外政策、决策方式和运作模式,引领日本社会以武为本的发展方向;明治、大正和昭和时代初期是全社会的核心价值、军队的战争精神和统治阶级的统治理念,"忠诚的伦理观念"构成塑造日本崛起的精神动力,"武勇的战争精神"则充当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5.
梅杏根 《科技信息》2007,(22):133-134
武士道和儒学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它吸收了儒学中忠义礼信等合理价值内涵,使得武士道得以存在下来,可以说如果没有儒学对其理论的支撑,武士道是绝不会得以长久存在下去的。儒学的异化并不等于儒学本身,儒学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段发展变化的,儒学异化的现象是儒学的发展应当注意的地方。儒学的本质就是"仁爱",这是它与武士道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武士道、天皇制起重要作用.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中国人民要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7.
武士道不是一天形成的,武士道的世俗化也不是一日之间实现的.原本只是武士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武士道诞生后不久,便开始了向其他阶级渗透的所谓“世俗化”.8至19世纪一千多年漫长历史岁月的渗润,武家统治者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强制性灌输,农工商的模仿,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已经处于武士道德全民化的门槛上了,明治政府的“全体国民武士化,武士道德全民化”政策,不过是实现武士道德全民化的助产婆而已.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军国主义形成于“幕府政治”时代,军国主义力行者和军国主义传统的缔造者,就是日本民族精神、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武士.明治以来,长期被统治当局和众多日本知名学者誉为“大和魂”的武士道,驱使武士将穷兵黩武作为财富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幕府政治依赖和坚持军国主义,为军国主义提供政治舞台与社会空间,为近代和现代军国主义奠定起坚实而广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武士道善恶观与军国主义战争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封建武士的利益和生存条件为基础形成的武士道善恶观,明治以后发展成了现代日本人的善恶观,将大和民族的利益置于其它民族的利益之上,以“日本的利益”得失作为衡量善与恶和自身行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种利己主义善恶观认同所有形式的对外战争,以掠夺为荣,将战争暴行看作为了“日本的利益”的正义之举,近现代军国主义战争中的民族疯狂,制造惨绝人寰的暴行而无丝毫罪恶感,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二战史观,都源自武士道善恶观。  相似文献   

20.
武士道既存在嗜杀成性、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又存在追求幸福安宁的和平主义.在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漫长历史岁月中,武士道更多地向军国主义倾斜,为军国主义服务.特别是在明治维新至二战的70多年间,极尽为虎作伥之能事,以"愚忠"、"盲从"鞭策国民献身于军国主义战争政策,以武勇精神激发国民的战争意识,以杀生成仁将"皇军"铸造成泯灭人性的侵略恶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