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于固定太阳能装置,其倾角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从而决定着太阳能利用系统的性能。本文利用青海地区辐射及气象数据,采用Hay模型,针对各类固定太阳能装置设计出了最佳倾角的计算结果。该结果可为青海地区太阳能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设计了双轴太阳能跟踪装置。本设计以ATmage16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在选用高精度太阳位置算法的基础上,用光敏电阻对视日跟踪进行角度微调。并且通过分析装置运行时的耗能和产能的关系,对不同时间段的跟踪次数和跟踪间隔进行优化。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准确跟踪太阳,且能有效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自动跟踪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充分、高效地利用太阳能, 人们普遍采用跟踪太阳的方式来实现.设计并制作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新型太阳自动跟踪装置.装置根据地理纬度、太阳赤纬和太阳时角,计算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从而控制步进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太阳的目的.从装置的原理、结构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对系统各部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南省太阳能热利用成本高的问题,探索了一种符合海南省热带环境特点的太阳能利用系统。收集整理海南省代表性城市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分析了海南省太阳辐射强度分布规律。采用储热材料和显热储热方式设计了太阳能利用系统。结合海南省太阳辐射强度分布规律,设计带有机械齿轮和发条装置的单面聚光器与"组合式"聚光器,有效降低了因太阳方位变化对透镜聚光效率的影响,提高了菲涅尔透镜的聚光效率,并对该系统的发条装置进行了结构优化,简化了系统设计过程。对比分析该储热型太阳能利用系统与普通家用电饭煲的能耗量,验证了系统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储热型太阳能利用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应。  相似文献   

5.
李树珍  石磊  张亮 《科技信息》2012,(12):455-456
为了提高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设计了一种太阳跟踪控制系统,该系统不依赖于传感器。文中介绍了跟踪装置控制系统组成、软件设计及工作原理。该系统采用视日运动轨迹跟踪方案,系统能使太阳能电池板随着太阳的轨迹变化而变化,从而获得最大的太阳能。结果表明,该太阳跟踪系统实现了高精度的全天候自动跟踪,采用该方案控制的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光的接收及转化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太阳能以热制冷的利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具有聚光装置和追光系统的太阳池吸收式制冷机,将太阳池储存的热量作为热源,驱动制冷机制冷循环.通过加装聚光装置和追光系统提高太阳池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增加吸收太阳能总量.同时给出了200 m2太阳池吸收式制冷机的技术参数,得出200 m2太阳池制冷面积约为472.373 m2.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提高太阳能塔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采用视日运行轨迹跟踪和光电跟踪相结合的方案,设计了双轴定日镜跟踪装置。首先介绍了时角和赤纬角以及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计算公式,进而推导出了定日镜的高位角和方位角计算方程,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一种基于太阳位置算法的双轴跟踪控制系统。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准确跟踪太阳,并且能有效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便携式电源能量单一化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与压电发电技术的便携式电源装置。以太阳能与人体产生的动能作为能量来源, 分别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与压电陶瓷对两种能量来源进行收集利用。通过光伏发电和压电发电技术设计的太阳衣和压电发电鞋能优势互补、提高发电效率。同时对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压电发电装置单独工作和共同工作两种情况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该装置符合便携式电源装置的技术指标要求, 克服了传统的便携型电源装置因受外界环境干扰而不能持续供电的缺限, 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9.
由于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主要是通过太阳能与空气能的综合应用,作为新型的一种装置,在一般的工作情况时,获取热水可以通过太阳所辐射的热量,如果太阳所辐射的热量达不到负荷的要求时,便可以应用空气源热泵进行补充,从而促使太阳能与空气源的热水机组可以充分的应用太阳能以及空气源热泵,以保证热水的供给。在这其中它不仅与系统自身的特性有关联,同时也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通过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从而分析它的主要工作原理,并在其基础上设计控制系统,以达到热水机组的自动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太阳能热利用中的传热分析、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太阳房和太阳能干燥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对一些新思想、新方法以及新设计和新装置也同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本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构建了由光电二极管检测和比较,方位角和高度角双轴机械跟踪定位系统组成的自动控制装置,设计出一套自动使太阳能电池板保持与太阳光垂直的自动跟踪系统。在晴天检测时能自动跟踪太阳并实时回存正确数据,消除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积累误差,在阴天时能自动引用晴天时的位置,控制精度高,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实现了追踪太阳的效果,达到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电池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构建了由光电二极管检测和比较,方位角和高度角双轴机械跟踪定位系统组成的自动控制装置,设计出一套自动使太阳能电池板保持与太阳光垂直的自动跟踪系统.在晴天检测时能自动跟踪太阳并实时回存正确数据,消除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积累误差,在阴天时能自动引用晴天时的位置,控制精度高,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实现了追踪太阳的效果,达到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电池板方位控制系统由光敏检测电路、单片机和步进电机等部件组成,其中光敏检测电路采集入射光方向信息,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当入射光线与检测标杆形成角度差时,标杆阴影遮挡光敏电阻受光面,系统通过检测被遮挡的位置,确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偏移方向。检测信号经过调理电路、单片机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步进电机在水平、仰角方向转动,使太阳能电池板正对太阳光,以获取最大光能。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热水器对天气的依赖程度较高。在有限的日照时间内,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同时增加太阳能热水器的智能化,结合电子控制系统和机械传动机构,将现行的固定式集热面板设计成可随太阳移动而转动的形式。从而使太阳光始终直射集热器,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辐射能。其次,利用附加的太阳能电池板组日常蓄积的电能维持系统运转,无需使用外加电源,减少了常规能源的消耗。设计主要利用太阳能集热板随太阳高度角的改变而改变俯仰角,以此增大太阳光利用率。同时附加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电能,无需外加电源,节能环保。配以时钟控制、水位监测、风速报警、应急供电系统,实现了太阳能利用率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一种Zigbee网络群控聚光光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光光伏能有效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如何实现聚光器跟踪系统的可靠性、精度及成本达到合理平衡是目前聚光光伏发电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网络自动跟踪群控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定日器检测太阳光强并确定太阳位置,再通过Zigbee网络将太阳位置发送给各聚光器的控制器调整聚光器的朝向,从而使太阳电池板获得更多的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多功能手持式太阳辐射计各模块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该太阳辐射计中设计了人工和自动太阳对准通道,测量时由微处理器自动捕捉最佳测量时机,在有效提高测量数据质量的同时可实现与自动跟踪太阳辐射计系统的无缝接入.  相似文献   

17.
运用欧几里得几何知识,分析研究了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的旋转原理,据此设计了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的机械结构和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自动跟踪控制器。重点介绍了实现对太阳最强光实时跟踪的光检测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系统中太阳能电池板可高精度自动跟踪太阳,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太阳光泵浦固体激光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太阳光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设计方案.采用成像光学与非成像光学相结合的方法,以菲涅尔透镜结合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对太阳光进行聚焦.实验表明:设计方案可以实现对太阳光的跟踪,保证入射太阳光垂直于系统入射面,使太阳光有效会聚于激光工作物质.分析激光器各能量转换环节,讨论了影响太阳光到激光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相干激光告警接收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在强太阳光照射下的信噪比数学模型.将太阳近似为一个5900K的球形黑体,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到,在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衰减作用的情况下,日地平均距离处太阳对地球的辐照度为148.7mW/cm^2.在考虑遮光罩的空间滤波的作用下,利用该数学模型分析得到太阳辐射最强时,太阳光经地面反射到达激光告警接收机CCD探测器上的太阳光功率密度为3.4mW/cm^2;同时,分析了在CCD探测器响应率最差的来袭激光和太阳辐射最强的情况下,该激光告警接收机最差的探测信噪比为17.5.(实验中选用的待测激光波长λ为1064nm,到达激光告警接收机前的光功率密度为10mW/cm^2,脉宽为10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