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城区作为城市的记忆,不仅包括有形的建筑空间形态,还包括蕴含无形的文化内涵的场所精神.如何在历史变化中,将具有的深层次意义、能表达场所特质的场所精神传承下去,是历史地段保护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场所精神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场所精神的影响因素表征,重新审视拉萨老城区的保护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试论风水的环境文化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传统风水理论的分析概括,阐述了其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天人合一的环境观,提出在对传统风水理论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场所环境的概念,这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提升环境研究的层次,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校园作为防灾避难场所目前还未获得足够重视,对规划设置避灾场所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及设施配套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校园作为避难场所的意义,并结合人体特征,摸索理想状态下校园防灾避难时人均有效避难面积指标,望能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规划选取及相应指标提供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中的历史遗址公园是保护历史遗产、传承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城市中较为特殊的游憩地。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踏勘,文章运用李克特量表法和方差分析方法等研究游憩者对西安曲江池历史遗址公园的整体场所依恋水平及内部场所依恋程度,探讨游憩者的场所使用特征等不同变量对遗址公园场所依恋的影响。研究发现游憩者的整体及内部场所依恋水平均有待提高,其功能性依恋大于情感性依恋。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营造历史文化语境、丰富活动体验项目、精细化公园规划建设及完善功能性设施等途径来提高历史遗址公园的场所依恋水平,为城市中历史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开兰  汪雄 《科技信息》2010,(35):I0389-I0389,I0406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玉溪市商业健身场所的女性消费者进行基本情况调查、消费动机以及获取健身消费信息途径等调查分析。目的在于为女性消费者提供参考和指导、为商业健身场所提供理论、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CDIO工程教育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学模式,运用CDIO理念改进了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将CDIO理念应用到教学计划和场所的设置中。在实践教学模式、计划、场所的设置时,都需要把学生主动学习实践作为前提,打破传统学生被动学习与实践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特点、火灾隐患现状,采用论述的方法,分析了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的基本情况及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总结了应用性能化消防设计指导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整改的意义,并通过多因数分析,结合消防监督工作实践,介绍了当前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思路,以提高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综合防御火灾的能力和经营者的消防意识,从而避免出现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  相似文献   

8.
北京路步行街场所精神的探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场所理论,从分析北京路步行街的物质空间形态入手,剖析了北京路步行街的空间实体、建筑立面、街道铺装与家具、活动等4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地域特色和城市文脉2方面诠释了北京路步行街的场所精神,揭示北京路步行街承载着广州的古老的遗址文化,重商、兼容开放又具亲和力的广府文化;体现广州的骑楼街特色和浓厚的商业氛围.但由于"商业至上主义"淹没了北京路标志性的岭南文化风采,这导致北京路独具内涵的场所精神难以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9.
场所理论是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理论引入到建筑领域的结果,是建筑现象学的重要内容。地域特色是场所理论提倡的重要议题,是场所理论中重要的设计原则。环境陶艺是一种具有无限潜力的公共艺术,而场所理论中的地域性设计原则是一门不断完善发展的建筑设计原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筑和环境陶艺都属于公共艺术范畴,它们之间在设计过程中必然会有着许多相同或形似之处。本文试图从珍视民族传统文化、重视地方性材料等几个方面来分别了解它们对建筑设计的作用,进而将其引入到环境陶艺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10.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划分对提高灾民疏散效率和保障灾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考虑路网可达性、避难场所建设成本和承载容量等多因素,耦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位置分配中的最小化设施点模型和最大化有容量限制的覆盖范围模型,构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和责任区划分方案,并以昆明市中心区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存在最优值,根据政府建设成本最小及避难需求分配区域利用率最高,确立了研究区域最佳应急避难场所为9个;政府需要对篆塘公园进行容量扩建,并将五华广场和胜利广场一同启用,才能使整个研究区域的避难服务效果达到最佳;其对应的避难场所责任区可划定为8个。该研究结果可对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救援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场所精神概念的基础上,以温岭锦园小区“秋水苑”景观设计为例,分析项目的场地特征,提出小区的设计理念.结合小区的地形特点和温岭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功能分区和主要景点设计,探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途径,为居住区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技馆是举办科普展览、组织各种科普活动的新型社会教育场所,展览教育是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展览又可分为常设展览、临时展览和巡回展览三种形式。开展巡回展览有什么意义?国内外巡回展览的现状如何?发展巡回展览有何对策?前景如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彭劲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2):131-132
园林场所艺术是一个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方面,需要从一个特定角度了解传统背景形式,分析当代园林与场所意义的关系,用自然观的思维来分析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营造自然和谐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国内城市养老场所存的问题和当前的环境出发分析影响现代城市养老场所空间布局的若干因子。现代城市养老场所它不仅为老人提供一个生态的、完善的栖身之处,更重要的是为老人提供一个实现个人需求、个人目标、个人意愿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5.
格助词“に、で、”都可表地点场所,但接续方法及意义不尽相同.“に”主要表示状态、动作的存在点、作用点,表存在性语义特征,具有静态性、结果性、描写性特点,与此对应,其后续的动词多是具有存在性语义特征的动词.而“で”主要强调动作进行的场所,表动作性语义特征,具有动态性(动作性)和非固定性特点,与此对应,其后续的动词多是具有动作性语义特征的动词.  相似文献   

16.
越轨创新是个体囿于资源和渠道的有限性而私下自发的创新行为,其在研究和实践中愈发受到重视。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了员工工作场所地位对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利用SPSS23.0和Mplus7.4软件对搜集的264份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工作场所地位能够正向影响越轨创新行为;工作自主性在工作场所地位影响越轨创新的路径中起中介作用;创业导向正向调节工作自主性和越轨创新的关系,即组织中创业导向的氛围越浓厚,工作场所地位通过工作自主性影响越轨创新的作用越强。结论丰富了越轨创新行为的前因研究,完善了工作场所地位对越轨创新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启发管理者关注特定员工群体,为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控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建筑的三重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娜  赵源 《甘肃科技》2004,20(3):142-144
本文意图从三个敞开又隐蔽的系统逐级递进,简略地描述后现代主义建筑模式的意义结构。从作为构成性特征的场所精神、地域美学和空间意识形态三系统出发,考察它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运用应急管理的四阶段理论,以深圳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指出,室内避灾场所建设和管理的制度体系不完善、建设规划动态调整滞后、场所的功能和水平参差不齐以及运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是室内应急避难场所使用效能不高的关键问题.建议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场所建设和管理的地方规范、标准和相关制度.在城市整体建设规划的框架下,开展新一轮的场所建设规划.要加强对场所信息的宣传力度,落实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提高场所管理队伍的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19.
依托GIS软件和评价模型,以山地小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3种不同的评价模型,分别从各需求点到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应急救援设施到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以及各应急避难场所到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三个层面来进行评价.并将模型应用于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评价中,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研究构建的模型和研究方法也为其他山地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格助词“に、で、”都可表地点场所,但接续方法及意义不尽相同。“に”主要表示状态、动作的存在点、作用点,表存在性语义特征,具有静态性、结果性、描写性特点,与此对应,其后续的动词多是具有存在性语义特征的动词。而“で”主要强调动作进行的场所,表动作性语义特征,具有动态性(动作性)和非固定性特点,与此对应,其后续的动词多是具有动作性语义特征的动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