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冯硕 《科技资讯》2007,(35):30-31
混凝土管长距离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法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路、河流、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混凝土管长距离顶管施工由于具有不开挖和少开挖及安全经济的特点,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混凝土管长距离顶管施工应用已越来越普及,特别在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较多、管道埋深较大及管线复杂的城市,敷设新的排水等地下管线及地下通道,混凝土管长距离顶管施工已成为市政设施施工的最佳方案.本文就排污混凝土管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做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2.
管网的敷设有两种方法,一是明挖开槽敷设,另一种是采用非开挖技术.非开挖技术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顶管施工;结合复杂地形环境的顶管施工的实际经验,介绍了两种不同顶管施工的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土压平衡施工法及气压平衡施工法.  相似文献   

3.
顶管技术在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科技资讯》2010,(19):130-130
顶管技术是一项用于市政施工的非开挖掘进式顶管技术。本文探析了针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条件下,如何采用顶管技术施工的方法及工艺流程以及施工中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在供水管道施工中采用大开挖方式的弊端,介绍了顶管法和导向钻进法这两种非开挖的铺管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基坑开挖和顶管施工共同作用下下卧隧道结构的响应规律,以西安兴善寺东街雨水管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采用明挖法和顶管法两种不同施工方式施工时下卧隧道变形规律,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基坑开挖和顶管施工共同作用时下卧隧道隆起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下卧隧道沿纵向5倍基坑开挖宽度内结构的隆起变形受基坑开挖影响较大,且基坑开挖卸荷使下卧隧道结构发生不均匀变形。左隧道拱顶最大隆起量为4.13 mm,拱腰最大收敛值约为0.55 mm,结构易发生扭转变形;右隧道拱顶最大隆起量约为3.19 mm,拱腰最大收敛值约为0.24 mm,结构易发生竖向拉伸变形。采用顶管法施工可以减少下卧隧道的变形量,实测数据表明顶管施工会使下卧隧道产生横向收敛,最大为1.7 mm,实际工程中应注意控制既有隧道结构的横向变形。基坑开挖和顶管施工共同作用时,各因素对左右隧道的影响程度不同,左隧道的隆起量主要受基坑开挖卸荷作用影响,右隧道的隆起量主要受顶管施工的顶推作用和开挖卸荷作用影响。同时应注意各因素之间不一定是相互独立的,需要考虑因素组合对下卧隧道隆起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罗永刚 《山西科技》2010,25(2):105-105,107
在现代城市改造工程中,管道施工采用开挖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顶管施工在市政工程中尤其是在市政给排水管线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顶管技术(Pipe jacking)不但是一种具体的非开挖管道铺设方法,同时还是以顶管施工原理为基础的一些非开挖铺管技术的总称,因此必须把施工原理和具体的施工方法区分开来,不能相互混淆。机械顶管施工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完全取决于其施工工艺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非开挖施工是某些地区管线铺设时所必须采取的方式,顶管法是非开挖施工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笔者在工作之余,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研完了顶管施工方法的应用特点和国内外发展概况,研完了顶管施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可行性,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领导和同行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鹤顶山隧道超前预支护大管棚跟管钻进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剑 《科技资讯》2007,(18):39-40
鹤顶山隧道进洞口为松散破碎地层,采用大型管棚预支护后开挖施工.因地质较弱,加上管棚钢管直径大、管棚深,采用常规法施工时出现成孔及顶管困难.经改进施工工艺,采用单偏心钻头的全液压双动力头双回旋钻机跟管钻进,解决了成孔和顶管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日益增长,市政地下工程越来越普遍地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非开挖管道施工成为地下管道工程最主要的施工技术之一。基于顶管施工法的特点,对非开挖管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完成顶管的套管内安装钢管,是PCCP管道穿越国道、高速、铁路等交叉建筑物的一种有效途径。以大伙房输水二期工程为例,阐述了套管内安装钢管的施工方法,为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顶管技术在市政地下管道施工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鹏举 《科技资讯》2010,(30):109-110
顶管施工技术是指在不开挖地表的情况下,利用液压顶进工作站从顶进工作坑将待铺设的管道顶,从而在顶管机之后直接铺设管道的非开挖地下管道的施工技术,文中提出了合理的计界顶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孟春 《科技资讯》2010,(27):37-38
顶管施工技术是指在不开挖地表的情况下,利用液压顶进工作站从顶进工作坑将待铺设的管道顶进,从而在顶管机之后直接铺设管道的非开挖地下管道施工技术,文中提出了合理的计算顶力方法。  相似文献   

14.
顶管施工作为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较明挖覆盖法相比,具有施工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同时大幅度减少对环境及交通影响等特点,顶管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地下管线施工中。本文重点介绍了排水工程中顶管法的适用范围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针对极限支护压力不足引起的市政管网超大直径钢顶管施工开挖面失稳破坏问题,分析了开挖面失稳破坏的动态过程,改进既有楔形体-棱柱体模型,利用极限平衡法,提出一种市政管网超大直径钢顶管施工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计算方法。以深圳市某超大直径钢顶管工程为背景,研究了极限支护压力与滑裂面倾角、梯形底角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两者的理论建议值;探讨了影响顶管施工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支护压力比分别为0.40和0.15时,开挖面分别处于失稳临界状态和失稳极限状态。开挖面破坏模式符合楔形体-梯形体计算模型。开挖面极限破裂角等于43°,最大梯形底角为79.5°。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随着土体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增大而减小,当摩擦角大于27.5°时,开挖面处于稳定状态;随着顶管埋深直径比增大,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逐渐增加,当埋深直径比大于2.2时,极限支护压力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就钢木组合支撑法在埋深较深顶管工程的顶管工作坑坑布置,顶管工作坑开挖、支撑、回填,顶管架架立等工作过程的运用做了阐述,并一传统的钢筋砼护壁、锚杆喷射砼护壁等顶管工作坑支护方法以及钢筋砼坑口圈梁支撑顶管架方法做了对比分析,论证了采用工字钢加立板密撑的钢木组合支撑法在顶管工程施工中是一种安全、经济、省时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明新  曲林 《科技资讯》2013,(12):60-60,62
顶管施工是一种管道非开挖施工技术,能够减小管道施工对现状道路、建(构)筑物的破坏,施工噪音和振动都非常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管道开挖量小等优点。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市政给水管道的顶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喻靖 《厦门科技》2009,(3):60-62
非开挖施工技术是指在不开挖地表的条件下铺设、修复和更换各种地下公用设施的任何一种技术和方法。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具有不影响交通、不破坏环境、施工周期短、综合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点。排水管道的非开挖技术主要有三大类,一为非开挖施工,如顶管法施工、盾构法施工、定向钻进法施工等;二为旧管线更换,如吃管法、爆管法等:三为非开挖修理,主要是指采用非开挖的方式对已有排水管道进行修理。  相似文献   

19.
顶管敷设管道技术在近年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它不需要开挖面层,能穿越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及公路,铁路、河道.节省大量投资和时间.这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市政工程需敷设的大量上、下水道、路灯等工程时,对城区的交通、噪音、粉尘的危害和影响大大降低,是污染小,高效率的施工技术.本文就顶管施工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作了简要阐述,并展望以后顶管法日渐成熟,可成为市政建设中的一种常用工艺.  相似文献   

20.
双层顶管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竖向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双层顶管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竖向变形规律。研究表明:顶管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主要是由于地层损失引起的。地层移动主要是垂向位移,其水平位移很小,可忽略不计。在垂直顶管走向上,地面沉降呈以顶管轴线为对称轴且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状,其最大值发生在顶管正上方。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先行施工的下层顶管引起的沉降约占总沉降量的80%;当上层顶管位置不变时,总沉降量随着下层顶管埋深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当顶管间距逐渐增大时,上层顶管开挖引起的沉降量与总沉降量之比逐渐减小,下层顶管引起的沉降量与总沉降量之比逐渐增大,下层顶管对上层顶管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