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关于运动员竞技能力、代谢基础、有氧、无氧能力的基本理论以及有氧、无氧动态关联等的研究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认为:在对运动员进行体能和身体训练时要了解所属运动项目的供能特征及有氧、无氧供能比例等情况,这样对运动训练的指导和实践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对足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供能方式进行分析,认为足球运动的高强度和长时间决定了其供能特点包括无氧和有氧两种供能形式,虽然有氧供能在整场比赛中占主导地位,但真正比赛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无氧供能,因此在抓运动员耐力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并根据此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实时检测和记录了篮球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率,用相关软件处理记录数据,以得出其比赛中心率变化特点,研究篮球运动的供能特征.结果表明,在篮球比赛中,约有40%的时间以ATP-CP系统为主要供能系统,辅以乳酸能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无氧代谢供能约占85%.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应以大强度、短间歇、高密度无氧训练为主,同时注意结合有氧训练.  相似文献   

4.
刍议篮球运动的专项供能特点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代篮球运动员体能方面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篮球运动员代谢能力所提出的新要求,对篮球专项能量代谢规律进行分析,综合提出了篮球运动专项供能的的特点是:以大强度有氧代谢供能为基础加以大量多次的无氧代谢供能.并提出了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实验的方法,采用多球训练法的手段,对乒乓球运动员的供能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根据乒乓球最新规则的改变和运动实践,以及理论的分析和研究发现:①乒乓球运动是以无氧供能为主,无氧和有氧供能相联系形成连续统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②以少球数、多组数和少人次的多球训练更接近实战,训练效果更佳.③适宜的供球次数、组数、轮换人次,对提高运动员有氧和无氧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有着较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乒乓球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特点、各供能系统在乒乓球运动过程中的供能作用以及乒乓球运动员各供能系统的既具项目特点而又有效的评定方法,本文就国内外有关乒乓球运动过程中能量代谢和乒乓球运动员供能系统评定的研究性论文进行综述,得出以下结论:(1)乒乓球运动中因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运动训练的内容,能量消耗各有不同。(2)磷酸原供能系统是乒乓球比赛过程中的主要供能系统,而良好的有氧供能系统则帮助运动员快速的恢复。(3)乒乓球运动员无氧供能系统的有效评定方法主要为采用功率自行车或手臂功率计来进行无氧功测试,但是有氧供能系统的有效评定方法主要是使用发球机进行递增负荷的最大摄氧量测定、乳酸最低值测试、无氧阈测定和临界频率测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对足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供能方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足球比赛时间长、强度大,决定了其必须包括有氧和无氧供能系统,但这种高强度、短间歇、快速度的运动,更适应无氧代谢(磷酸原)供能系统。要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无氧训练手段来发展足球运动员的无氧氧化供能系统。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分析了排球运动员在排球运动中无氧供能能力的训练,以及运动训练中排球运动员营养的补充和比赛前后的营养供应及补充,为更好的提高排球运动员成绩以及体能恢复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能量代谢分析在羽毛球训练中的运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羽毛球比赛时运动员的能量代谢方式为无氧、有氧混合型供能,因此,把短时间、高强度、结合技术动作的间歇练习法,作为发展羽毛球运动员速度耐力的手段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现代乒乓球比赛时间特征、供能特点与专项体能训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每球得分制下乒乓球比赛的时间和运动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三大能量供应系统的供能特点,得出乒乓球比赛是以有氧供能为基础、磷酸源供能为主的竞技过程,根据供能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内容、方法、负荷及训练模式,旨在为教练员确定新的训练思路和采取合理的营养补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建平  刘会军 《科技信息》2009,(34):I0387-I0388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激烈对抗的体育活动。随着现代篮球运动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比赛的速度越来越快,攻守对抗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篮球运动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良好身体素质。本文根据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运用生化的原理,结合篮球运动的项目特征和基本规律来探讨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为篮球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无氧闽(AT)是指在递增运动负荷过程中,人体内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过渡的临界点。人体在递增负荷运动中,当需氧量超过了当时的供氧水平时,细胞内将以糖元无氧酵解过程使ATP再合成。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VO_2max)都是评价人体有氧能力及评定心肺病人的生理指标。本文重点论述了无氧阈的含义,测定方法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人体的运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运动中能量的供应能力,了解掌握肌肉工作的能量供应特点,对于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和选择训练手段是极为重要的。本文试图根据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的特点,分析400m跨栏跑的供能特点以及提高供能能力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供能系统直接面向用户,满足用户冷、热、电等多种能源需求,具有高效、环保、可靠、经济等特点。分布式供能系统与电网等集中式供能系统的互补是未来可持续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微型、小型动力技术,中低温余热转换和利用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是实现系统大幅度节能最有效的手段。本文提出了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应当遵循能的综合梯级利用,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综合互补,以及全工况系统集成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运动生理学的供能理论,对长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应急能量、有氧能量进行分析,研究长拳运动员训练的强度和密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电子式互感器相对于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具有诸多优点,未来在智能变电站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激光供能是电子式互感器的重要供能形式,具有不存在电能死区、电源稳定、噪声小的特点.然而,激光供能回路的器件本身的缺陷和异常,将影响电子式互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首先阐述激光供能回路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在现场实际运行中的电子式互感器...  相似文献   

17.
中长跑有氧代谢的生理特点分析及训练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距离跑的能量供应有很大差异 ,体内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比例也有很大变化 中长跑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 ,体内代谢以糖的有氧氧化再合成ATP供能为其特征 ,最大摄氧量水平对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众多的训练方法中 ,间歇跑训练法、持久跑训练法、重复跑训练法对发展有氧代谢水平、增加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宣宣 《青年科学》2008,(Z2):68-68
很多想通过运动减肥的人认为,只要是运动,无论什么时间、强度、方式,都能减肥。其实不然。运动减肥的条件是进行有氧运动且运动时间足够长,这样人体才会动用脂肪参与供能。像羽毛球这种运动,它属于有氧与无氧的混合代谢供能,主要以无氧代谢为主,因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纯电动汽车供能策略的5大决策要素:城市电网运行特征,电池与充电技术,纯电动汽车交通功能定位,纯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益以及土地资源约束等.综合各决策要素,提出纯电动汽车供能应有别于传统燃油车自由式加油模式,而须实施夜间低谷充电为主、白天快速补电与更换电池组为辅,结合各类型交通方式出行特征,提供组合型供能模式的能源供给策略.进一步界定了常规充电站、快速充电站与电池更换站的服务定位及布局要求.研究成果对于完善纯电动汽车能源供给体系,指导供能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跆拳道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目,其比赛的节奏越来越快,比赛的强度、密度日益增大,比赛的攻防争夺异常激烈,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对抗性.因此,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笔者结合跆拳道运动的项目特点,从运动生理学的视角,阐述了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征,切合跆拳道训练实际情况,探讨提高跆拳道运动员供能能力训练的方法,以期为跆拳道训练提出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