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建筑节能不仅是建筑本身的节能,且由城市的综合环境、气候条件、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形体变化、朝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性能;门窗质量等许多综合性因素构成,因此,高层建筑的节能首先应为设计者重视。本文将对此问题作些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选择住宅建筑作为研究载体,着重依据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研究和探索围护结构的节能隔热技术,并对屋顶、门窗和墙等进行相关的技术分析和论证,指出了外墙外保温、屋面通风隔热等节能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李志强  李艳忠 《甘肃科技》2015,31(3):102-103,118
结合我国北方冬季寒冷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北方新农村住宅建设建筑材料和结构的选择。墙体建材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具有良好的绝热性,符合节能要求。门窗热损失占整个建筑能耗的30%,应选择热工性能好的门窗材料,还要从材料来源和低成本及节能性能考虑。各种各样预制混凝土槽板和中空板已广泛应用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地板和屋顶材料,屋顶材料也必须考虑隔热性能要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致力于研究创新的一些企业,开发了不少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推动了我国建材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铝塑复合门窗型材就是其中之一。铝塑复合门窗是将PVC塑料型材与铝合金型材复合在一起,应用于门窗制造。目前建筑工程中使用广泛的塑钢、铝合金门窗相比,除具有这两种门窗中的优点,如轻质高强、尺寸稳定、密封性能好、耐腐蚀、不易老化、保温隔热隔音效果好等以外还鳃决了铝型材保温差和塑型材强度低、易老化褪色问题,是第五代复合门窗产品代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自建的居民住宅多采用砖混结构,建设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到节能处理,墙体及屋顶保温隔热性能差,门窗气密性不佳,因而由采暖或制冷过程造成的能耗浪费严重。文中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成因分析,并对建筑围护结构中能耗损失比例较大的外墙、外门窗、屋顶和楼梯间隔墙等建筑构件,结合建筑本身实际状况,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出了节能改造的具体方案。通过调查对比发现,改造后的建筑在节能效率方面比改造前有了显著的提升,改造技术可操作性强,性价比高,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绿色节能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现有居住建筑对能源浪费的现状,从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两个方面,探讨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和节能改造措施,阐述了节能建筑防水、墙体、屋面以及门窗的保温隔热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贠浩  芦宁 《科技信息》2008,(13):304-304
节能建筑就是要求建筑物从外墙到内墙,从屋面到地面,从室内到阳台,从外窗到分户门;从楼梯到卫生间;从上下水、卫生洁具到家用电器要实现全面节能:目前我国要求居住建筑设计应达到第二阶段节能50%的标准,其中建筑物节能占30%;空气调节系统节能占20%,在保证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热环境符合小康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夏季室内温度低于30℃,采暖地区冬季室内达到18℃的基本要求。所谓建筑节能不仅是建筑本身的节能,且由城市的综合环境、气候条件、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形体变化、朝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性能;门窗质量等许多综合性因素构成,因此,高层建筑的节能首先应为设计者重视。  相似文献   

8.
审视北京大型公共建筑节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亿  薛志峰 《科技潮》2004,(10):18-22
我国与许多同纬度发达国家相比,夏天气候炎热,冬天气候更冷,南方空气湿度还很高。在这种湿热环境下,我国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2~5倍左右;很多空调建筑也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当前,中国建筑用能浪费极端严重,建筑能耗已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近1/4,如果放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工作,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大型公共建筑能源消耗方面,北京作为一个大城市,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9.
将绝热性能良好的透明流动泡沫填充于节能温室的外层覆膜空腔内,降低温室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热交换产生的能量损失或聚热,是一项温室节能新技术。借助流体动力学数字模拟计算程序(CFD),对影响节能温室隔热性能的因素、通风窗结构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研究,预测节能温室在冬季寒冷条件下的隔热性能和在夏季炎热环境下的通风降温效率,为节能温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断桥隔热铝合金型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能源需求日益紧张,建筑节能是近年来国家对建筑行业提出的迫切要求。响应这一要求,我国的建筑们常行业近年来不断发展进步,许多新型节能门窗不断涌现,其中铝合金断桥隔热窗以其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住宅及各种公用建筑。其原理是利用断桥隔热铝型材与中空玻璃的共同作用,达到保温隔热,节能降耗的目的。下面主要对隔热铝型材的隔热原理及选用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为节约土地资源和降低建筑主体结构工程造价,采用有限差分法、谐波法和反应系数法对节能建筑复合墙体的非稳态热工性能进行全面分析.复合墙体的传热反应系数、衰减倍数、延迟时间、热惰性指标和逐时壁温的计算结果表明,复合墙体对冬季供暖和夏季空调都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其热稳定性和室内舒适性较传统非节能墙体有所提高;尽管外保温复合墙体的热惰性指标有所降低,但其夏季隔热性能却有所提高;外保温墙体的热工性能在冬夏两季均优于内保温墙体。  相似文献   

12.
建筑节能和建筑围护结构的关系,加强围护结构如墙体、门窗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措施,提高门窗的气密性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围护结构的材料选择来加强围护结构隔热、保温,以减少传热损失和空气渗透热损失,从而达到建筑物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江亿  薛志峰 《科技资讯》2004,(10):18-22
我国与许多同纬度发达国家相比,夏天气候炎热,冬天气候更冷,南方空气湿度还很高.在这种湿热环境下,我国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2~5倍左右;很多空调建筑也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当前,中国建筑用能浪费极端严重,建筑能耗已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近1/4,如果放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工作,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大型公共建筑能源消耗方面,北京作为一个大城市,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津科技》2005,32(2):58-58
日本国土交通部日前向国会提交了有关节能法的修订案,要求强化公寓住宅等建筑和交通运输部门的节能措施。节能法修订案规定,新建或改、扩建公寓住宅等建筑时,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必须向国土交通部的相关部门提交节能措施报告书,并每隔3年汇报1次关于建筑外墙、门窗的隔热处理,空调设备的合理化节能使用情况。如果节能措施不够完善,国土交通部门有权中止该建筑的修建或改、扩建工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举世瞩目的问题。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是推广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造的重点是对其外墙,屋面,通透楼梯间隔墙增设保温层;将原有的普通外门窗,换成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门窗;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减少不必要的室内外空气渗漏。采用能效比更高的空调设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达到节能和资源节约的目的。结构质量不好的危旧建筑则应该逐步拆除,不宜改造。本文主要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外墙外保温的墙体改造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橡胶和塑料产品应用的飞速增长,在橡塑产品加工过程中,如何隔热节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橡塑隔热节能材料既要耐高温、高强度,又要隔热节能、抗震降噪,属于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总结了橡塑隔热节能材料的种类和作用,分析其导热机理,给出了材料设计优化机制,对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隔热节能材料在橡塑行业的研究、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善节能窗的热工性能,减少门窗耗能,已成为建筑节能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重点分析了中空玻璃和型材结构对节能窗热工性能(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涂膜中空玻璃和塑钢推拉平压结合窗。  相似文献   

18.
外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热工性能最薄弱的部分,是建筑物能耗的关键部位。本论述通过分析与探讨建筑外窗节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传热系数、密封性能、玻璃辐射、窗型选择、窗墙比的影响。提出外窗节能措施,通过优化节能设计、应用节能玻璃、正确选择节能型材及优质附件,从而达到提高门窗节能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亚娥 《科技资讯》2012,(20):79-79
随着建筑门窗以及建筑幕墙的发展,一些新型的门窗幕墙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能耗已成为能源耗费的主要方面之一,而幕墙能耗又是建筑能耗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玻璃幕墙作围护结构,具有美观大方、自重轻、采光充足等优点,但是空调负荷过大的缺点也不容忽视。本文阐述了建筑幕墙和门窗的节能设计方法,探讨了节能门窗和幕墙的施工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科学地规划布局、合理地设计建筑结构、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等居民住宅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