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目的是探讨管紧张素(Ang)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在治疗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疗效。所选用的方法为:选择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Ⅴ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组,于服药前及服药6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2组用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左室舒张内径(LVEDD)等指标均有改善( P<0.05)。从而得出结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均能改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FT)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心脏彩超参数及心血管疾病(CVD)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SLE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的EFT,根据EFT是否增厚将SLE患者分为增厚组及不增厚组,比较2组炎症指标、心脏彩超参数及CVD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EFT的危险因素。结果:SLE组患者的EFT[4.40(2.60)mm]较对照组[3.10(1.60)mm]显著增厚(P<0.001)。病例组患者中EFT增厚者占42.0%(76/131),对照组EFT增厚者仅占9.5%(9/95)。病例组中EFT增厚组与不增厚组比较结果显示,EFT增厚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左心房直径(LAD)、右心室内径(R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均显著高于不增厚组。EFT与年龄、病程、BMI、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AD、RVD、IVST、LVPWT及CIMT等呈正相关。Logi...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功能的关系 ,尤其是与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超声心动图观察6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脉压大小将患者分为 :①A组 :平均脉压>40mmHg;②B组 :平均脉压≤40mmHg。结果 :脉压与A/E比值、年龄呈明显正相关(P<0 05,P<0 01)。A组血清总胆固醇(Tc)、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B组(P<0 05、0 01、0 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主要影响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电图早期评价高血压肿瘤患者接受联合放、化疗后心脏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符合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高血压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60例为观察组,无高血压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30例为对照组,血压水平均经正规治疗严格控制,年龄35~70岁.两组均接受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心肌酶谱,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差异.结果:化疗前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酸激酶(CK)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期中后期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酸激酶(CK)水平明显升高,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增异常超声心动图比率(28.3%)显著高于对照组(13.3%)(P0.05);观察组化疗后新增异常心电图比率(36.7%)显著高于对照组(23.3%)(P0.05),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比较显示超声心动图异常患者多数有心电图异常,其中观察组100%,对照组83.3%.结论:经胸放疗联合化疗明显地导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异常,心电图能准确地预测经胸放疗联合化疗患者心功能异常,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选择25例CHF患者为治疗组.经强心、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等治疗疗效不明显,心功能无改善,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同时随机选择22例CHF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级别及基础性心脏病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14例(占56%)、有效6例(占24%)、总有效率80%;对照组显效6例(27.3%)、有效5例(占22.7%)、总有效率为50%,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69,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高血钾、肾功能恶化等不良反应.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相关性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179例,根据心动过速时心功能状态分为心肌病组23例,非心肌病组156例.分析患儿性别、年龄、发作类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室率与心功能损伤的关系和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179例患儿中心动过速性心肌病23例,其中房室折返性、房室结折返性、无明确分类的心肌病分别为7例、10例、6例.房速所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发生率为25.00%(8/32),明显高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所致的心肌病发生率10.20%(15/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病组患儿中房速所占比例、发作持续时间明显高于非心肌病组患儿,发作频率明显低于非心肌病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作持续时间是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所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发生率为12.85%,其中房速所致的心肌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持续时间是唯一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袁智勇  范建民  张稳  毛京京  周鸿图 《科技信息》2012,(22):30+32-30,32
目的:观察资阳固本方治疗9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或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9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或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西医常规治疗,加服资阳固本方胶囊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于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心衰积分、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5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心衰积分、NT-ProBNP均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尤为明显(P<0.01)。结论:资阳固本方胶囊与西医常规治疗合用,明显改善心功能、心衰积分的同时,明显降低NT-ProBNP水平,临床疗效好。资阳固本方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8.
王美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711-8715
使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干预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大鼠,探讨CGRP与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变化的关系以及CGRP对心肌肥厚的影响,期望进一步揭示心肌肥厚的可能机制。采用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复制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大鼠模型。选取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缩窄组,CGRP组,卡托普利组(每组N=10)。术后一周开始CGRP组给予CGRP 8μg/(kg.d-1),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30 mg/(kg.d-1)。给药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各项指标,光镜下观察心室肌组织结构变化,分别用放射免疫方法和硝酸还原法测定心室肌ET、NO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的结果是缩窄组大鼠SBP、LVW/BW及心肌中ET水平明显升高(P<0.05),NO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与缩窄组相比,SBP、LVW/BW及心肌中ET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肌中NO水平升高(P<0.05),ET水平与左心系数呈正相关。光镜下观察结果:缩窄组与对照组比较,可见心肌纤维横径明显增粗,细胞核肥大,深染,异型,心肌纤维间隙增宽,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CGRP组和卡托普利组心肌纤维横径及细胞核较缩窄组缩小,间质增生程度较缩窄组明显减轻形态已经与对照组相近。说明:(1)心肌中NO水平下降、ET水平上调可能参与了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2)CGRP具有一定的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的作用,此作用与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卡托普利相近。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血管意外诱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称为脑心卒中。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急性脑梗死1266例,其中18例并发AMI.占1.42%。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四年来共收治急性脑梗死1266例,其中18例并发AMI,占1.42%。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5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的多排螺旋CT(MSCT)影像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为成人CPF的CT资料。观察瘘血管起源、数目及走行(管状扩张或蚯蚓状迂曲扩张、附壁征),肺动脉瘘口位置、数目、大小及征象(穿通征、等密征、烟雾征、喷射征),肺动脉增宽与否。结果:瘘血管起源及数目:右圆锥支21例,左圆锥支(左前降支第1分支)22例;右左圆锥支15例;左前降支(LAD)第2分支1例;合并左主干分支2例;合并降主动脉分支1例。1支异常冠状动脉分支13例,2支11例,3支4例。瘘血管迂曲扩张形态:管状扩张7例,蚯蚓状迂曲扩张21例(合并动脉瘤9例)。肺动脉瘘口数目、位置及大小:肺动脉瘘口均为1个,分别位于主肺动脉前壁10例、左侧壁17例、主肺动脉分叉处右侧壁1例,肺动脉瘘口大小约1.7~7.4 mm,平均约3.3 mm。肺动脉瘘口CT征象:穿通征28例、喷射征或射血征11例、烟雾征14例及等密征15例。肺动脉增粗2例。结论:MSCT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对诊断CPF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