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国强  陈开梅 《科技信息》2010,(24):256-256
本文从当今职业化足球比赛对青少年体能要求出发,分析我国职业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现状,通过对体能水平构成因素的分析及比赛中体能表现研究,探讨符合足球运动规律的体能训练方法,为足球体能训练监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宋禹澎 《科技资讯》2012,(4):249-249
力量是运动的基础,也是短跑运动员掌握技术和提高速度的关键所在,各种力量训练方法手段必须有利于力量素质向短跑运动的转移、发挥和利用,有效地提高短跑成绩。本文从青少年与成年训练方法、手段、指导思想上对一些误区进行剖析,提出青少年与成年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与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运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一个重要技术,它既是个人进攻战术能力的一部分,也是集体战术实力的基础之一.运球和运球过人不仅是维持控球权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破坏防守组织与平衡,创造以多打少的锐利武器.本人从学校足球教学与训练中就运球技术及训练方法做一探究,以更好地促进高校足球教学与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足球训练中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特征及易产生的心理障碍问题等,旨在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出合理的心理训练的方法,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5.
周哲 《科技信息》2008,(14):13-13
本文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及组成成分、如何培养的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为青少年巩固各项基本技术、掌握高难技术和各种步法、提高身体素质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对乒乓球多球的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给学员制定系统专业的训练计划,进行固定线路和固定落点等方法训练,使学员在控球能力上有较明显的提高,技术动作较快形成动力定型.实验证明,多球训练在强化学员基本功阶段是一种很有效的训练手段,也是青少年乒乓球训练阶段可采用的科学训练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中、外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选用身体素质指标的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昌林 《科技信息》2010,(12):I0291-I0292
在足球比赛中,尽管4项防守技术(争顶球、抢球、断球、铲球)的运用次数、运用范围、成功率、防守技术之间运用的比例等状况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对手的干扰、双方战术打法的制约、全队及个人防守技术特点,还包括身体素质状况、心理素养水平和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在比赛中,防守队员是通过整体的、局部的、个人的努力,通过抢断球后,迅速组织进攻,表现的就是一个对手从进攻转为防守的时间差。以我国青少年球队湖北国测蓝星、中国国奥足球队2004年奥运会预选赛和17届世界杯中的部分比赛为研究对象,采用录像和理论分析法,对当今我国青少年足球比赛中防守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只要抢断成功率很高,即使防守技术运用的次数不多,全队的防守的稳妥性仍越高,并且取胜的可能性也很高。而抢断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场上的队员能否把握住抢断的时机。出色的个人防守能力是形成稳妥防守体系的根本,全队扩大防区的牢固性、全面的防守体系是控制中场、组织各种有效进攻战术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浅谈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介绍了几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哈面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战术心理水平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
吴燕华 《科技信息》2009,(22):212-213
针对当今社会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发展因素,应对青少年的各个方面进行重视研究,而不应只对其技术训练的效果过于依赖。本文则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心理训练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通过教育心理学认知规律来探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从而认为在培养当代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时,健全人格,培育自主性,树立主体意识是青少年成长的前提;积累经验,扩大知识背景,是训练提高的基础;在广泛的不同训练内容中,进行迁移训练,是指导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关键;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创造能力,是指导训练的核心;学会应用技术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训练的归宿。心理素质训练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环节。通过有效地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可以大大促进和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测控专业实践体系及方法进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测控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测控专业的递进式工程训练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分层次递进训练方法,探讨了递进式工程训练的实践方式,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