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12月5日到12月22日,我院副院长朱佳生副教授参加亍在美国南部的弗罗里达州迈阿密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替代能源会议。这是一次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38个国家的代表243名。会议分五个组,23个场次,共发表论文306篇。我院在会上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5届全国探矿工程学术会议于1988年11月19日在广西桂林市胜利闭幕。会议历时5天。来自地质、冶金、有色、煤炭等全国十几个系统的156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学术会议收到论文达220多篇,其中有80篇参加大会发言,我校地质系探工教研室就有4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其中一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共评出优秀论文5  相似文献   

3.
第14届真空紫外辐射物理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7月19-23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Cairns)举行。会议由国际物理学会真空紫外专业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教育部共同承办,并由澳大利亚物理学会、澳大利亚同步辐射研究专委会、亚洲航空研究与发展部等15个主要单位及部门赞助。国际著名的软X射线研究专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Brenton R.Lewis担任会议主席。会议在团结、友好、奋进的气氛中进行。来自世界上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2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共收到各类研究论文1000余篇,录用论文522篇,其中大会主题报告论文5篇,由该领域的资深专家报告:会议特邀报告44篇;口头报告48篇;除主会场外,会议分4个分会场。会议张贴墙报425篇,分4次张贴完成。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5个单位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国际软X射线专业委员会在会议期间进行了改选,上海复旦大学同步辐射中心的张新夷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的盛六四研究员当选为下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整个会议安排紧凑、合理,会后安排了参观。  相似文献   

4.
第九届国际介形虫学术会议,于1985年7月29~8月2日在日本静冈召开,会议共有二十几个国家一百余名学者参加。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我校海洋地质系主任汪品先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5.
第五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在京召开第五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于2010年4月2日至3日在华北电力大学召开。会议以能源环境为主题。北京及其他省市的共计百余位图像图形行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上,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林宗坚教授作了题为《无人飞行器低空遥感系统》的报告,北京交通大学阮秋琦教  相似文献   

6.
国际运筹学联合会(IFORS)第十届大会于1984年8月6日至1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四百多名运筹学专家和工作者,我国有四人出席会议並在有关的专题分会上宣读论文,其中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程侃同志和我受中国运筹会的委派,作为学会的代表参加了有关IFORS组织的会务方面的活动。下面只介绍大会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5-6日,第4届创新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在日本宇部市山口大学技术管理学院召开。来自中国、日本、美国、英国、荷兰、瑞典等23个国家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内地代表共35人。本届创新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由日本山口大学、中国武汉理工大学和荷兰UNU—MERIT联合主办。会议收到论文807篇,其中经中外专家联合评审后录用562篇。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炼铁科技大会"(ICSTI’09)将于2009年10月20-22日在上海举行。该会为国际炼铁界系列会议,是每3~4年在世界各大洲轮流召开的钢铁界重要学术会议。会议现在面向相关工作者征收论文,征文范围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2年8月,我校海洋系陈焕疆教授作为“环太平洋古生代地体研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简称IGCP267)中国工作组成员之一,应邀赴日本出席了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及IGCP267项讨论会,并提交了题为“中国东南地区古生代地体构造和造山作用”的论文。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是国际地科联每4年举行一次的大型学术会议,它的召开,以展示世界各国地球科学方面的新思想、新成果和新技术,促进全球地质科学的协调与发展为目的。本次会议规模甚大,来自85个国家近40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包括台湾省)共有273人与会,并争取到了第30届大会的举办权。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1.第五届国际断裂会议于81年3月29日至4月3日在法国 CANNES 举行。这是四年一次的国际大会,到会代表共600多人,会上报告论文300篇,大会邀请报告15篇。会上报告的论文全部收入文集,共五本。这次大会由“法国冶金协会”负责筹备和组织。组织委员会主席是 D.FRANCOIS,秘书长是 J·POIRIER.2.国际断裂会议最初是由日本的 T·YOKOBORI 教授发起的,并且于1965年在日本举行了第一次大会。第二次大会是1969年在英国举行的。第三次大会于1973年在西德举行。第四次大会于1977年在加拿大举行,我国曾派四人参加。每次大会要改选执行  相似文献   

11.
每四年一届的国际岩石力学会议,于今年4月10日至15日在澳大利亚举行第五届会议。出席大会的共有30个国家,365名代表,其中我国代表22名(包括台湾省4名)。中国方面被大会录取16篇论文,冶会部两篇。我院采矿系岩石力学教研室林韵梅副教授的《静矿体巷道的位移规律》的论文是其中之一。这篇论文受到了予会代表的重视,认为它既  相似文献   

12.
家庭服务机器人研究前景广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田国会教授受大会主席——东京大学新井民夫教授的邀请,于2006年3月6-12日到日本东京参加了由东京大学主办的智能自动化系统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Autono-mousSystem,IAS-9)。智能自动化系统国际会议是在信息与控制界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学术会议,本届会议由国际著名学府日本东京大学主办,共有16个国家的138人参加大会,宣读论文115篇,其中,大会特约报告6篇。大会汇集了包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韩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众多国际知名专家。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三届国际东亚科学史大会于2011年7月25—2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图1),包括来自韩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60余名国外代表。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承办,共接受了171篇论文,在5  相似文献   

14.
第三届全国多相流体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于1990年11月17日至20日在浙江大学召开。会议由三个学科的专业委员会主办。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120多位教授、专家出席了大会,这次会议经审查录用论文共16篇,并汇编成大会论文集。大会期间,按学科进行了学术交流。我校化机教研室的教师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论文一篇,被收入了会议论文集。  相似文献   

15.
第十四届国际核物理——中子发生器及其应用科学讨论会于1984年11月19至23日在民主德国德累斯顿城的高塞(Gaussing)召开。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美国,苏联,中国,西德,东德,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十个国家的57名代表,我国代表1人。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大会口头报告34篇。这些论文反映了目前世界上在中子发生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也反映了各国在中子发生器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三届金矿学术会议于9月11日在四川省芦山县召开,15日在宝兴县闭幕。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70余人,向大会提交论文近40篇,并进行了热烈讨论。代表  相似文献   

17.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4年8月20-28日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从地中海地区到全球地质复兴的地质学、自然探险和文化遗产。国际地质大会4年举办一次,每一届承办国是在上一届大会上由会员在多个申请承办国中选出,此次大会就由意大利地质协会和多个地学组织联合承办,并设有组织委员会,主席由意大利米兰大学Attilio Boriani教授担任。大会有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代表参加,收到学术论文8000多篇,是历届大会中参加国家和人数较多的一次,到会人数除东道主外,中国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列第3位。共有来自地质、冶金、石油、煤炭等各个行业的486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国家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都组成了代表团或派多名代表参加。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为大会荣誉会员。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张洪仁教授被当选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新任主席。  相似文献   

18.
数学系几年来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系学术研究,扩大了国际联系。1988年有四位教师出席了国际学术会议。王克副教授于1988年8月22~26日参加了在匈牙利塞格德市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会议”,会议由匈牙利鲍耶学院主办,参加会议有来自世界22个国家学者148名,王克(中国的唯一代表)在小组会议上宣读了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研究所项国波付教授参加由国际自动化联会在东京召开的“国际自控联学术大会”,并在会上宣谈项国波和研究生谢惠民合作的论文“移动电站并联运行的非线性共振”.此文已收入会议论文集. △黄金陵付教授参加由国际结晶学学会在加拿大召开的“第十三届结晶学会议”,并在会上宣读黄金陵、商莪虞、刘世雄、卢嘉锡合作的论文“(C5H7S2)3Mo3S2Cl9的晶体结构”.此文已收入 《Acta Cryst》。一九八一年我校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点滴情况$福州大学科研处情报资料室  相似文献   

20.
第5届国际固体材料断裂与强度会议(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acture and Strength of Solids)于2003年10月19~23日在日本仙台召开。会议主办单位是日本的东京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参加本次大会的人员来自30多个国家,收到论文300余篇,为历届参会人数、发表论文数之最。我国约有50余人参加,我校应邀参会人员2名,宣读论文6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