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把以人为本定位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意味着要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升到哲学高度、人格层面来加以认识和思考.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应全面深刻地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把以人为本定位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意味着要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升到哲学高度、人格层面来加以认识和思考。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应全面深刻地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3.
在哲学视域内解读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执政和发展理念。认为"以人为本"体现了"人与物"辩证统一的哲学品质,本质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又好又快地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运用。搞清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探寻实现以人为本的现实路径是必要的,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和谐社会"理念哲学意蕴的阐发,认为"和谐社会"理念从全新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今天中国人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思想前提;"和谐社会"理念既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统一性思维方式和"和合精神",又批判吸收了西方分析社会的理性主义方式;"和谐社会"理念是现阶段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雪松 《甘肃科技纵横》2008,37(1):65-65,41
现代产品设计与人的生活方式的关系不仅涉及人的衣、食、住、行,更加重要的是涉及人的生活情趣和人们在生活中所崇尚和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探讨心理和谐的内涵和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心理和谐的相关因素,指出要促进社会转型时期的心理和谐,除了社会个体要加强自我修养、完善自身人格外,更要从制度层面上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增强社会民众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7.
人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代国家领导人落实"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治国理念的集中体现.施工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关注职工职业健康安全,创造和谐的安全生产工作环境,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落后陈旧的教育理念,无法应对学生思想认识的变化,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只有更新观念,转换视角,才能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学生实际,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原典,其中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周易》所阐述的"阴阳和谐"的哲学理念蕴含着对师生关系的深刻认识,它的言、象、意统一的美学理念比较完美地阐释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与行为举止的关系,给教育学以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高清海先生通过对教科书哲学的批判,复苏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并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确定为自己进行哲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为基础,高清海先生对整个哲学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意识到了人与哲学之间的内在循环关系,这一思考的理论成果是类哲学理念的提出。此过程体现出了高清海先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努力,而其晚年"创造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呼吁,则将理论创新的努力推至极致。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德育环境、德育对象随社会转型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应积极探索充实德育内容,认真研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才的基本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惠贞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4):153-154,15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分析了以人为本服务的内涵,提出了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前提和基础,阐述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塑造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三个方面深入论析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一是谁要以人为本,即何为主体;二是要以什么人为本,即何为客体;三是以人的什么为本,即主体对客体的实践要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主要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的主要构成依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群众,以人为本的客体主要为广大工人、农民群众,同时涵盖其他阶层,而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即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理解这一理念的前提是正确把握"人"的内涵,重点是深刻认识对"本"的界定,实践诉求是高度关注民生.关注民生包括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发展民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改善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现实路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是保障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发展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职业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图书馆的本质入手,阐述了图书馆员职业理念的历史演进,分析了网络时代图书馆员职业理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给高校统战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能使统战工作的"政治引导"的生成机制与统战对象的个体价值实现遵循自洽的逻辑,从而保证在共同理想的观照下求得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的实质效应。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统战工作中必须树立多维的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统战过程、统战方式以及统战关系上形成合力,这是以人为本统战理念切实践行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紧跟形势,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是要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认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发展需求,"以人为本"注重实现人的自由完成活动和全面自由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教育模式的最好方式。同时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和现实意义,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真正做到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中国人在现代化的追求中,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的现代化视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根本问题。但以西方理性主义为根据追求人的解放,又无法解释西方资本主义造成的贫富分化,因而出现了种种困惑。如何从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关系中认识人的解放与人的发展,就成为历史提出的深刻命题。以人为本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本文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的快速变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些在校生面临着学业、情感、人际关系尤其是就业难等心理压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密结合这些时代特征,以人为本,不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