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3(Z1):107-109
基于数字控制系统调节器R-S-T通用结构的基本思想、提出数字PID调节器的R-S-T算法,它很好地解决了数字PID调节器与系统动态器质的一般性关系问题,这是一种基于和系统闭坏动态品质密切相关联的闭环牲议程的数字PID直接快速计算方法.所提出的算法模式,特别适用于含数字PID调节器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2.
李佳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Z1)
基于数字控制系统调节器 R- S- T通用结构的基本思想 ,提出数字 PID调节器的 R- S- T算法 ,它很好地解决了数字 PID调节器与系统动态品质的一般性关系问题 ,这是一种基于和系统闭环动态品质密切相关联的闭环特征方程的数字 PID直接快速计算方法。所提出的算法模式 ,特别适用于含数字 PID调节器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3.
李佳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3(B06):107-109
基于数字控制系统调节器R-S-T通用结构的基本思想、提出数字PID调节器的R-S-T算法,它很好地解决了数字PID调节器与系统动态品质的一般性关系问题,这是一种基于和系统闭环动态品质密切相关联的闭环特征方程的数字PID直接快速计算方法,所提出的算法模式,特别适用于含数字PID调节器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4.
5.
6.
用计算机仿真过程控制系统PID调节器的工程整定法,即采用凑试法、衰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度法和响应曲线法等,研究了改变PID调节器的比例(P)、积分(I)、微分(D)参数对系统过渡过程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仿真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7.
用计算机仿真过程控制系统PID调节器的工程整定法,即采用凑试法,衰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度法和响应曲线法等,研究了改变PID调节器的比例(P),积分(I),微分(D)参数对系统过渡过程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仿真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8.
陈伦铭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1990,(3)
本文对线性系统极点配置和状态调节器设计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单输入系统中,定义了表明P、Q矩阵和原系统参数及所配置极点间关系的Pc阵列和Qc陈列,导出运用状态调节器对系统进行极点配置的充要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时方便地扩展到多输入系统。 相似文献
9.
戚淑芬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8(3):280-284
描述了冗余型数字调节器的设计要点和结构原理。该调节器以两片高性能单片机为核心,构成双机冗余系统。文中重点讨论了故障诊断系统的建立原则及自诊断和双机切换的实验方法,包括其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思想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控制器的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双闭环串级调速系统,阐述了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参数的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的自适应控制问题。首先得出了电极调节系统的模型,然后将系统非线性的传递算子用线性的传递函数序列等效表示,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控制比PID控制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对弧长扰动的抑制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单纯形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反馈控制系统的调节器.以可控硅双闭环直流宽调速系统为例,提出了优化设计中边长的选择及限幅非线性的处理方法.实例系统优化设计仿真结果与实测性能基本一致,其设计方法适用于带调节器的一般反馈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PID自适应控制结构,给出控制结构框架,利用遗传算法来优化PID参数,本文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的特点,将它应用于PID参数的寻优计算,从而提高PID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和自适应能力。仿真的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遗传算法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鲁棒性强,控制品质优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常规PID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Dahlin算法和改进的Smith补偿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对滞后控制系统数字调节器的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控制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控制算法得到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亚南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6):200-202
对于大滞后和非线性的煤泥水絮凝剂自动添加系统来说,常规PID控制效果不佳。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分别采用改进型Smith控制算法和常规PID控制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Smith控制优于常规PID算法,为现场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采用SIMULINK仿真遗传算法矢量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SIMULINK的异步电机按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SIMULINK作为仿真工具的有效性,表明采用遗传算法调节器参数寻优的矢量控制系统较常规调节器构成的系统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天地景投影伺服系统控制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天地景投影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对伺服系统的多模态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根据调转角度的大小分别进行三模态控制:大角度调转时,用带补偿的饱和+开方+带前馈的PID三模态控制;小角度调转时用反向开方代替饱和控制的三模态控制.采用新算法后,在保证无超调、无抖动的前提下,系统作-90°~90°调转的时间从原来的0.6 s缩短为0.2 s,最大位置误差小于0.5 mra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