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测定胡鲶科非洲鲶(Clariasgariepinus)GTH的放射免疫测定法,用标记鲤(Cyprinuscarpio)GTH的方法进行标记,测定了鲶科南方鲶(SilurusmeridionalisChen)生殖周期中的血清GTH水平和脑垂体GTH含量变化,以揭示其性腺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内分泌调节机理.南方鲶血清中GTH水平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与成熟系数相一致的变化趋势,周年中雌鱼血清GTH水平都高于雄鱼,雌雄鱼血清GTH水平在繁殖期间差异尤为显著.脑垂体中GTH含量也在生殖周期中具明显周期变化.在性腺发育晚期和成熟期雌鱼脑垂体的GTH含量明显高于雄鱼,而在其它性腺期雌鱼脑垂体的GTH含量仅略高于雄鱼,但雌雄鱼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脑-垂体-性腺轴中,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c hormone ,GtH)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对鱼类性腺的发育和成熟以及生殖细胞的发生、发育、成熟及排放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新近的研究还表明,GtH可能对鱼类性别分化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鱼类具有两种GtH和两种GtH细胞以及GtH的功能及其分泌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脾内免疫方法的建立马友福,马春艳,候向东,陈萸芳天津实验动物中心(天津东郊区军粮城300301)自70年代开始,由于细胞融合技术迅速发展,杂交瘤技术的成功得以制备各种抗体,这种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的发现是生物技术发展的里...  相似文献   

4.
为得到较多的GST-GnRH/TRS融合蛋白,深入研究其性质,对工程菌内GST-GnRH/TRS基因表达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GST-GnRH/TRS基因原核表达的最佳IPTG浓度为0.2mmol/L;在30℃诱导培养,能够获得较高的蛋白表达量;最佳诱导培养时间2h;最佳诱导培养的初始pH值为7.0;在振荡转速为135r/m1n、诱导培养时间为2h时,增大接种量,有利于原核基因的表达;在培养基因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能够提高GST-GnRH/TRS基因的原核表达,但葡萄糖含量较高时也不利于GST-GnRH/TRS基因原核表达;K 、Mg2 、Ca2 、Fe3 抑制GST-GnRH/TRS基因的原核表达,其中K 抑制作用最为强烈;添加少量的NH4 有利于提高GST-GnRH/TRS基因原核表达的量,但NH4 含量过高也不利于GST-GnRH/TRS基因原核表达。  相似文献   

5.
 采用鲤鱼GtH β-亚基(cGtH β)的标准品和抗血清建立了斑鳠异源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GtH)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并对斑鳠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 GSI)和GtH分泌的季节变化,以及埋植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 )对斑鳠GtH分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鳠雌雄鱼GSI值分别在5月份和6月份达到最高,与其他月份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斑鳠雌鱼血清GtH水平在6月份达到最高,与10月和12月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斑鳠雄鱼血清GtH水平在6月份达到最高,4月、10月和12月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雌雄鱼血清GtH水平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血清GtH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埋植MT对斑鳠雌雄鱼血清GtH水平有一定影响,在性腺发育初期能提高雌雄鱼血清GtH水平,而在性腺成熟和排卵期能降低雌雄鱼血清GtH水平。上述结果表明在斑鳠的人工繁殖中可以采用埋植MT的方法对斑鳠进行催熟和催产。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有关对脊椎动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结构、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阐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结构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及其基因表达与调控 ,并对可能的应用前景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选择180只,34周龄“京白823”母鸡,采用孕酮、孕酮+PMSG处理,以探讨提高鸡产蛋率的激素处理途径。试验结果,孕酮在每日每天0.02—0.05毫克时,可明显提高鸡产蛋率(P<0.01)。注射PMSG后,母鸡产蛋量明显增多,但多次重复处理可造成“钝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研究促性腺激素及类固醇激素对家兔小肠平滑肌功能的影响.取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不同肠段,分别置于灌流肌槽中,连接张力传感器,信号输入BL-420E+生物技能实验系统,加入促性腺激素、类固醇激素,分别记录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活动.结果表明,促性腺激素可以增大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收缩活动力,减小空肠的收缩活动力;孕酮可以减小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收缩活动力,增大空肠的收缩活动力;雌二醇可以增大十二指肠和空肠的收缩活动力,减小回肠的收缩活动力.不同类型的生殖激素都能够影响家兔小肠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影响方式依赖于激素及肠段类型.  相似文献   

9.
虎纹蛙促性腺激素及其释放激素含量的日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了10月份虎纹蛙成蛙脑和脑垂体GnRH、以及脑垂体和血浆GtH含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雌蛙脑和脑垂体mGnRH含量、以及脑垂体cGnRH-Ⅱ含量都存在有明显的日变化;雄蛙脑垂体和血浆LH水平,以及雌、雄蛙血浆FSH水平也都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对各种激素日变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南方鲶幼鱼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人工刚孵化出膜的卵黄囊期仔鱼至3周龄南方鲶幼鱼进行15度,18度,21度,24度,28度,32度及常温(16.8-23.6度)条件下的养殖试验,定时观察其发育状况,测定体第,体质量,发现温度极显著影响南方鲶幼鱼的发育,统计分析表明:温度对南方鲇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生长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在28度达到最大值,而在32度反而下降,28度与其他温度梯度的生长率相比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回归分析证明各温度梯度的体长,体质量均符合关系式m=al^b(a,b为常数),生长率(r)与温度(t)相关关系式为r=-1.4188 0.0997t-4.0*10^-5-5t^3通过求导推算极值的方法,求得该种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82度,此时的最大生长率推算值为0.497g/周。  相似文献   

11.
将南方鲇仔鱼进行4种投喂处理(分别在出膜后4、5、6、7天进行首次投喂)和一个完全饥饿处理,出膜后第8天结束实验并测量干重、体长、头长、肛后长和头宽,计算肥满度(在22±0.5℃水温下进行).结果显示,随着首次投喂时间的延迟,各处理组的干重、体长、头长、肛后长、头宽以及肥满度都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干重指标在出膜后6、7天首次投喂的2个处理组中表现为负增长;各投喂处理组的体长、头长、肛后长、头宽分别由17.03±0.15mm、3.20±0.05mm、9.63±0.12mm、3.06±0.05mm减小到12.00±0.11mm、2.28±0.03mm,6.76±0.10mm、2.60±0.05mm,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均较摄食前水平有所增长;将仔鱼肥满度(R)与延迟投喂天数(d)的关系拟合为:R=0.046e-0.468d(n=15,r=0.788,P<0.001).实验结果表明,南方鲇仔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由饥饿所引起的体重的负增长不会导致发育的停滞;但随着首次摄食的延迟,使仔鱼的发育速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循环水养殖系统中,27.5℃条件下,以对照组(添加0%碳水化合物)和处理组(添加12%碳水化合物)的人丁配合饲料喂养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rt)幼鱼(38~42g),在喂养0,2,4周后分别测定实验鱼胃、肠、胰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结果显示:胃、肠、胰淀粉酶活性在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南方鲇幼鱼的淀粉酶活性的基础水平(未经实验处理的0周)在胃、肠分别为0.073,0.108U/mg,高于某些肉食性鱼类的相应水平;蛋白酶活性在摄人碳水化合物后却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卢〈0.05).研究表明:南方鲇幼鱼淀粉酶活性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具有相对保守性,而蛋白酶活性对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则表现出明显的反应.本研究提示,南方鲇幼鱼能够利用饲料碳水化合物可能与其淀粉酶活性的基础水平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南方鲶的三代虫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鲶(Silurusmeridionalis)的三代虫病病原体是古雪夫三代虫(GyrodactylusgusseviLing,1962).该虫离开南方鲶后,有粘液时,存活率比无粘液时高(32-83)%,存活时间也较无粘液时长(1.5-3.5)h.古雪夫三代虫可通过养带虫鱼的水及与病鱼直接接触传播.该三代虫最先感染南方鲶的部位是上颌须和臀鳍,其次是尾鳍和其它部位.南方鲶急三代虫病的早期症状是上颌须变软、变白和断须,通过这一特点,可进行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南方大口鲶咽部的粘膜上皮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南方大口鲶的咽部粘膜上皮为复层上皮组织,分布有多种上皮细胞,其中大多为混和性的粘液腺细胞.在粘膜中还有味蕾的分布,此处的味蕾为Ⅲ型味蕾.  相似文献   

15.
探讨南方鲇初级味觉中枢—面叶脑片的急性分离与不同孵育液中体外培养方法,并建立硬骨鱼类脑片可视膜片钳技术,在脑片局部神经回路水平上深入研究鱼类味觉初级中枢神经元在信息编码中的生理功能,阐述鱼类味觉信号识别的机制。结果表明:①温度25℃、2 h以内、HEPES+Vc+TU+kynurenic acid+低钙脑脊液是最佳体外培养条件。②运用可视法脑片膜片钳实验技术发现南方鲇面叶神经元可分为两种类型。生理条件下,多数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无或少频率适应现象。椭圆形比梨形神经元膜阻抗更高,诱发放电频率却较低。  相似文献   

16.
1996年 4月至 1998年 4月 ,以嘉陵江北碚段收集和人工繁殖饲养的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南方鲇雌鱼性腺为材料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其卵子的发生过程 ,共分为卵原细胞期、卵黄发生前期、卵黄发生期、卵黄发生后期和成熟卵子 5个阶段 .卵原细胞的核质比例大 ,有中央大核仁 ,胞质中细胞器少 .处于卵黄发生前期过程中的卵母细胞 ,核膜波曲 ,核仁物质外排明显 ,有线粒体云的存在 .线粒体云主要由线粒体组成 ,同时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及泡状结构等组分 .卵黄发生期的主要标志是皮层泡的出现 ,皮层泡由高尔基体产生 ,到卵黄发生旺盛阶段 ,核仁物质大量外排 ,排出的核仁物质在胞器、膜性小泡或直接在胞质中沉积形成卵黄小板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胞器丰富、功能活跃 ,其中 ,线粒体尤为突出 .卵母细胞的胞饮作用也特别明显 .卵黄发生后期 ,卵黄物质占据卵母细胞的大部分 ,各种细胞器减少 ,功能减退 ,卵黄合成能力大大减弱 .到成熟卵子 ,卵黄物质几乎充满整个细胞 ,除少部分细胞器维持卵子的功能外 ,其余的均沉积卵黄物质形成卵黄小板  相似文献   

17.
南方鲶血液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了南方鲶血液生理指标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 南方鲶血液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高于鳙鱼、鲫鱼、团头鲂和日本白鲫等鲤科鱼类, 表现出与它凶猛的肉食性生活习性及生长快、 病害少等特点的一致. 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上,南方鲶属于以淋巴细胞为主, 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均低,血栓细胞偏高的新类型. 红细胞数量、小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百分比以及各种血细胞大小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白鱼粉、玉米油、玉米淀粉分别作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原料,配制等蛋白质(含量40%)、等脂肪(含量10%)和不同碳水化合物梯度的3组饲料,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设计为0%,15%,30%.以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Chen)幼鱼为实验对象,经各组饲料驯养8周后,实验鱼用不同饲料等日粮投喂,研究不同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下餐后肝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0%碳水化合物饲料组肝指数(HSI)在摄食过程中无显著变化;15%碳水化合物饲料组肝指数在摄食后3~6h无显著变化,12h的肝指数显著大于6h(p<0.05),24h的肝指数显著小于12h,24h后无显著变化;30%碳水化合物饲料组南方鲇肝指数在摄食后3h就显著增加,6h又显著下降,12h又显著上升,24h又显著下降(p<0.05),24h后无显著变化.通过分析认为肉食性鱼类南方鲇摄食后吸收的糖类先造成血糖升高,升高的血糖水平通过某种途径刺激体内糖原的合成,同时南方鲇加快分解代谢以排除多余的糖分.  相似文献   

19.
饥饿状态下南方鲇仔鱼的形态和行为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饥饿状态下的南方鲇仔鱼外形萎缩,脑顶下凹,外部器官发育受阻,身体长度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饥饿仔鱼的行为反应可分4个阶段:①集群趋暗阶段;②游动觅食阶段;③狂游阶段;④散慢游动阶段.对18℃,20℃,24℃和28℃4个温度组的观察结果表明,饥饿仔鱼的反应特征基本一致,温度越高,每一阶段持续时间越短.饥饿仔鱼具同类相残和吞食气泡的习性,同类相残行为与温度成正相关,胃肠吞有气泡的仔鱼数在中间温度组(20℃,24℃)较多,高温组(28℃)和低温组(18℃)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