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挥发性有机物气液分配常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根据双膜模型推导的挥发性有机物自水体向大气迁移通量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多次平衡/气相色谱测定气液分配常数的理论方法.重点讨论了气液分配常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三辛基氧化膦的正辛烷溶液萃取硫氰酸的分配平衡和三辛基氧化膦从硫氰酸介质中对镍的萃取平衡。结果表明:TOPO与硫氰酸形成TOPO.HSCN萃合物,萃取常数lgβ=2.42,萃取镍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了乙酸正丁酯萃取Br-PADAP 二价金属螯合物.提出萃取光度法测定Br-PADAP 的分配常数和二聚常数.用连续变化法和平衡移动法测定Fe~(2+)、Co~(2+)、Ni~(2+)、Zn~(2+)、Cd~(2+)、Hg~(2+)、Sn~(2+)、Pd~(2+)的Br-PADAP 螯合物萃取常数.提出低化学计量法测定Pt~(2+)Br-PADAP 螫合物的萃取常数.比较所得结果,观察到用乙酸正丁酯萃取提高了Br-PADAP与金属离子反应的选择性,且可用Br-PADAP 螯合萃取分离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4.
通过处理大量有关液-液两相平衡数据,提出在一定温度下,当某一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个溶剂之间进行分配时,两相达到平衡后,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比对数(lgD)与溶质在有机相中浓度对数(lgCo)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对模式中参数:萃取常数A、选择因子B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等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处理大量有关液-液两相平衡数据,提出在一定温度下,当某一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个溶剂之间进行分配时,两相达到平衡后,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比对(lgD)与溶质在有机相中浓度对数(lgC0)之间具线性关系。对模式中参数:萃取常数A、选择因子B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等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用顶端空间气相色谱法分析水样中微量四氯化碳、二氯乙烷等挥发性有机氯化物。该方法基于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挥发性溶质会在气液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该方法要求严格维持密闭容器中气液相体积比及平衡温度的恒定。方法简便、可行,得到的工作曲线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8,加标回收率为100±1%。  相似文献   

7.
双吡唑啉酮类萃取剂BPMOPH的萃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双吡唑啉酮类萃取剂1,6-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己二酮-[1,6]的酸离解常数及在水和氯仿中的两相分配常数,并研究了它对铀的萃取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磷酸三丁酯(TBP)萃取UO_2(NO_3)_2的热力学平衡进行了研究。根据电解质的静电互吸理论和盐效应理论,提出了一种有盐析剂存在时计算水相中被萃取物质活度系数的方法。同时提出了在UO_2~(2 )—NO_3~-水溶液体系中铀酰离子可以通过硝酸根而聚合生成UO_2[(NO_3)_2UO_2]_(m=1)~(2 )多核络合物,并通过萃取平衡研究,测得了UO_2~(2 )—NO_3~-单核络合物的络合常数和多核络合物的聚合常数以及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等。运用这些结果能够较好的解释和计算分配曲线。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三辛基氧化膦(TOPO)的正辛烷溶液萃取硫氰酸的分配平衡和三辛基氧化膦从硫氰酸介质中对镍(Ⅱ)的萃取平衡.结果表明:TOPO与硫氰酸形成TOPO·HSCN萃合物,萃取常数lgβ=2.42;萃取镍(Ⅱ)时形成Ni(SCN)2:·2TOPO和Ni(SCN)2·4TOPO两种萃合物,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lgK2=4.73和lgK2=7.12,TOPO在硫氰酸介质中对Ni(Ⅱ)有较强的萃取能力.  相似文献   

10.
IDA修饰PEG非有机溶剂液-固萃取体系分离钪(Ⅲ)和镱(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Sc和 Yb在亚氨基二乙酸修饰的聚乙二醇 (PEG- IDA)混合 Tween80 -盐水液 -固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 ,讨论了 PEG- IDA用量、萃取酸度、吐温用量及分相盐种类和浓度对其萃取率的影响 ,筛选出适宜的萃取分离条件 ,控制萃取酸度 ,实现了 Sc和 Yb的分离 .并用 p H电位法在 30℃的 0 .1mol· L- 1 KNO3溶液中 ,测定了PEG- IDA的离解常数以及 PEG- IDA与 Sc和 Yb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研究了稳定常数与稀土在 PEG- IDA修饰聚合物 -盐水液 -固萃取体系中分配行为的关系 ,并对该体系富集分离稀土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CO_2在水中溶解的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油、气、水三相多组分三维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用油气状态方程进行流体相平衡和物性参数计算,该模型采用全隐式方法进行求解。与以往不同的是,模型中考虑了CO2在水中的溶解,并提出了CO2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同时给出了考虑CO2在水中溶解后多组分模型求解的离散化方法以及水相物性参数的计算方法。开发和研制了三维三相全组分数值模拟软件,利用该模型对长庆靖安低渗透性油田注气开发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该模型还可用于挥发性油藏、凝析气藏、注气等开发过程的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USCE)复方丁香肉桂挥发油的最优工艺参数,借助由微分质量衡算和Fick第一定律推导出的模型,建立了其萃取的具体动力学模型方程,并通过分析有和无超声强化的具体动力学模型方程研究了超声对超临界CO2萃取(SCE)的强化效果及运用GC-MS分析和GC定量分析对比了复方丁香肉桂合提分提的情况.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4.0 h,CO2流量3.0 L•h-1,超声功率密度60 W•L-1,此时挥发油得率为11.60%; E=13.39×(1-e-0.4706×t)和E=13.10×(1-e-0.3921×t)分别为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和超临界CO2萃取复方丁香肉桂挥发油的具体动力学模型方程;超声能够对超临界CO2萃取起到强化作用;合提时挥发油得率高于分提时的得率,萃取了的丁香酚与以肉桂醛为代表的单味药肉桂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使其自身在超临界CO2流体的溶解度增强,同理,对肉桂醛也一样,这是复方实际值大于单方加和值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同时,合提时丁香和肉桂的某些成分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导致更多的复方丁香肉桂中其它成分向超临界CO2流体中传递,例如: 2,4,6-Trimethoxyacetophenone和α-Cadinol等这些都是在分提时没有发现的,这是复方实际值大于单方加和值的一个次要原因.所有这些都可以使复方实际值大于单方加和值.合提时β-石竹烯和乙酰丁香酚的质量含量是降低的,但从全局看不占主导作用.复方实际值大于单方加和值是上述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活性成分的功能并拓展该物种的应用场景,以水蓼植株作为原料,分别用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水蓼的挥发性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通过抑菌实验和抑制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长及存活实验探究水蓼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从水蓼醇提物中分离出16个组分,其中有4种化合物得到鉴定;从水蓼水提物中分离出15个组分,其中有3种化合物得到鉴定;水蓼提取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抑制效果。研究结果提示: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在提取水蓼挥发性物质方面的效果要优于水的效果,且水蓼挥发性物质的生物活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针对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中裂缝、基质、游离气和解吸气等对产气量贡献比例定量计算的难点问题,开展了动态渗流分区的物质平衡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研究,研究中采用了不同渗流区域内压力降传播速度及平均地层压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动态渗流分区设计,给出了压裂液返排后储层受渗吸作用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建立了由12项构成的综合物质平衡方程。通过模型的实例应用与分析,获得了气井生产的7个渗流阶段,揭示了不同生产时间的供气结构比例变化规律,认识到基质储层的游离气是气井长期生产的主要供给气来源,其次是解吸气。模型的建立简化了多尺度渗流方程的描述和复杂求解过程,为理论分析和现场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为深入理解和研究页岩气藏渗流特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广西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方法研究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etC.F.Liang)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星点设计中的考察因素为加水倍量和提取时间,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总挥发油的体积作为评价指标,对各因素的各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按二项式描绘三维效应面,从三维效应面上选取对总挥发油的体积较佳的实验条件。结果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较好,r=0.98157,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倍,提取时间6.5h。依最佳条件提取的挥发油体积为0.742ml,与理论预测值的偏差为-1.45%。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提取广西莪术挥发油的实验指标具有较好的优选性和预测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野蔷薇根挥发油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最佳工艺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野蔷薇根挥发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88 m L/g,提取时间156 s和微波功率276 W,经试验验证此条件下得率为3.88%,与理论计算值3.82%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野蔷薇根挥发油的提取得率.从野蔷薇根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04个峰,鉴定出49个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煤田露头介质内气体渗流及露头自燃热动力系统特征,建立了煤田露头自燃渗流--热动力耦合模型,推导了煤自燃过程中挥发分计算式.对新疆某煤田自燃火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开采引发煤田露头自燃时,燃烧中心集中在顶板附近,燃烧沿顶板向露头方向蔓延较快;高温区域靠近顶板,燃烧区域以外岩石内温度梯度变化不明显;自燃生成气体主要集中于露头自燃点下风侧方向,上风侧方向只有很小范围内有自燃气体存在;高温区域分布与自燃气体渗流方位位置一致;自燃加速了气体在煤岩介质内的渗流,有助于自燃的发展.根据模拟结果对煤田火区治理时火源探测、治理及监测等相关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深盆气藏是一种有别于常规气藏的特殊气体聚集类型,在靠近盆地中心的下倾部位致密砂岩内聚气、而在上倾方向渗透性较好的砂岩中含水,并且具有异常压力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深盆气的聚集是一种动态的气、水驱替过程,深盆气藏的异常压力特征也是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气、水流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当气体供应速率大于散失速率时为气排水的过程,气、水同向流动,此时气藏表现为超压异常;当气体供应速率小于散失速率时为水排气过程,气、水逆向流动,此时气藏表现为低压异常。供气速率的自然变化导致深盆气的演化过程表现为静压→超压→低压→静压的压力变化过程,伴随着这一压力变化过程的含水饱和度表现为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大面积致密砂岩的存在、砂岩的低渗透性以及充足的天然气供应都是形成深盆气藏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离鉴定藿香正气丸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筛选固相微萃取纤维,优化固相微萃取操作条件,并采用GC-MS对解析物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73种组分,主要为烃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广藿香醇含量最高,为17.6%.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适用于藿香正气丸中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声雾化-固相萃取法萃取,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小茴香中的挥发油.采用正十四烷作为洗脱溶剂,体积为50μL、吹扫气流速为200 m L/min,吹扫时间为5 min.利用优化后的方法测定了小茴香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与水蒸馏提取法所得结果相似.测定样品溶液中挥发性成分的回收率为65.8%~102.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