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氯化钠溶液电解中的氯电极为例 ,论述了氯电极的标准电位 φ 怎样随温度变化 ,参比电极和标准氢电极电位又是怎样变化 ,从而引出“等温温度系数”和“温差温度系数”两个基本概念 ,并导出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氟电极选择性系数及自来水中氟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合溶液等电位法测定氟电极的选择性系数,确定了测定F^-的适宜pH范围,用校正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分别测定了自来水中氟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在电阻率法中电极系系数K值直接影响电阻率测量的精度和解释结果。理论上K值仅与电极间的相互位置及间距有关,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其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模拟软件对电极系系数进行模拟计算,主要探讨了不同电极半径、电极插入地层深度、电极间距等因素对实际电极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实际电极系系数有一定的影响,如增加电极半径和插入地层深度的变化,使实际电极系系数与理论电极系系数的差异增大,而电极间距的增加使实际电极系系数与理论电极系系数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选择性系数K_■~■的精确测定方法.用多次标准添加法取得截点活度以上的双离子响应区的实验数据,借助PC—1500计算机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求出K_(?)~(?),E′和S,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铂含量对铂炭复合电极电化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炔黑为载体,用化学吸附还原法制备了不同铂含量的铂炭复合电极,采用恒电位法测定出这些铂炭复合电极的阴极过电势η随极化电流密度j的变化关系曲线(阴极极化曲线),在此基础上求出了铂炭复合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塔菲尔常数和对称系数等有关电化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铂炭复合电极中的含量的增加,其交换电流密度也随之增大。这表明在此范围内,随着电极中铂含量的增加,铂炭复合电极传输氧化还原反应电流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将铂炭复合材料作为离子膜燃料电池电极材料时,铂含量高的铂炭复合电极更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实验结果还表明,铂炭复合电极中的铂含量对电极反应过程中的塔菲尔常数和对称系数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复合电极中铂含量的增加,电极反应过程中的塔菲尔常数和对称系数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前期工作中[1] ,我们建立了用两只离子选择性电极 (1只作指示电极 ,1只作参比电极 )测定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相互作用的方法 .并利用它测定了NaCl与一些单糖的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 .计算了NaCl在糖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 .讨论了这些参数与糖分子的立体化学的关系 .作为该研究的继续 ,本文将报道NaCl在葡萄糖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所用的试剂是按标准方法进行提纯和处理 .溶液按重量法配制 ,浓度标度为质量摩尔浓度 ,即每千克溶剂水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所用工作电池为 :Na -ISE|NaCl(m…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用J型汞电极的电位滴定法测定金属离子副反应系数α_M的方法及原理,测定了Zn~(2+)与醋酸根、柠檬酸根、草酸根等的副反应系数。  相似文献   

8.
不同因素对三维电极体系电极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应器采用颗粒状活性炭为填料,中间位置添加隔膜,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三维电极体系电极电位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维电极阴极和阳极区靠近隔膜处的电极电位绝对值明显高于靠近两极处的电极电位,且阴极和阳极区电极电位绝对值都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上升.阴极板材料性质决定了阴极板电极电位的高低:阴极板材料还原性能愈强,其极板电极电位负值绝对值愈大;阴极板材料还原性能愈弱,其极板电极电位负值绝对值愈小.不同厚度隔膜处理不会影响极板电极电位高低,也不会影响阳极反应区电极电位大小,但能提高三维电极体系还原区的还原能力.与低浓度的反应溶液相比不仅提高了阴极反应区电极电位,还能影响极板电极电位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在Jacobson的液体分子自由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液体分子自由程随压力和温度变化的两个参量-自由程压力系数及温度系数,给出了这两个参量的数学表达式,研究了部分烷烃、烯烃、醇、苯及其卤代物的自由程压力系数及温度系数。  相似文献   

10.
用差示测温技术测定了Fe(CN)3-6/Fe(CN)4-6体系及Ag/AgNO3体系阳极过程的热效应,实验中采用热敏电阻测定电极表面的温度变化,利用电流、电极电位、温差和极化时间等数据,运用热电化学基本方程得出电极反应的焓变值.实验结果表明,由热电化学方法决定的焓变与由相对应的离子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得来的焓变的差值为一恒定值,进一步得出298.15K下标准氢电极反应的绝对熵值为88.4J·K-1·mol-1.  相似文献   

11.
用制备的电极测试提纯的 TMV病毒 ,在 p H6 .0 ,6 .5,7.0 ,7.5,0 .0 1mol/ L PBS缓冲液中平衡得电极 ,用对应 p H的 TMV(0 .1mg/ m L)测试 ,电极电位都增大 ,且随 p H升高 ,增大幅度减小 ;在 p H8.0 ,8.5PBS缓冲液中平衡好的电极 ,同上测试 ,电极电位下降。电极在 p H2 .8,0 .2 mol/ L甘氨酸 -盐酸缓冲液中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电极至少可重复使用一月。用珊西烟 TMOV病叶的粗汁液与健康叶粗汁液测试 ,前者电位变化明显比后者大 ,说明粗汁液对电位有影响 ,但不会掩盖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电位变化  相似文献   

12.
多平衡体系中标准电极电位的计算方法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了水溶液中复杂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计算公式,用此公式计算了目前国际上使用的一些标准电极电位,并对现有标准电极电位的数据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弄清包覆火药降低温度系数,提高初速的机理,该文用中止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包覆火药的破孔过程,给出了破孔率及破孔率温度系数的定义,讨论了破孔率与温度、压力以及装填密度的关系,分析了破孔率温度系数与弹道温度系数的一致性。这对建立包覆火药装药的内弹道模型和包覆火药的质量检测标准以及预估包覆火药装药的弹道温度系数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熔盐电解TiO2制备海绵钛所需的TiO2电极,并对电解过程中电解温度进行了研究.在SX2-1700℃箱式电阻炉内测定了TiO2电极导电性能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在数字式真空电解炉内测定了电解过程中温度随电流的变化关系,并从热力学的角度对电解过程中的转变温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TiO2电极的质量和制备工艺对电解产物的质量有直接影响,电解过程中的电流效率、电流密度主要由TiO2电极的导电性能所决定,电解过程的最佳温度应该控制在850~950℃之间.  相似文献   

15.
用丝束电极研究NaNO2对钢铁防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丝束电极多电极电化学法研究钢铁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电位变化,并分析NaN02的加入对体系电位的影响和NaN02对钢铁的防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钢铁在NaCl溶液中的电位分布在一定的电位区间,各丝电极的电位存在差异,各区域金属的腐蚀不均匀;随着溶液中NaCl含量从1%增大至5%,丝束电极的电极电位平均值从—0.43V变为-0.54v,电极电位负移,金属腐蚀倾向增大:由于NaNO2和钢铁电极表面的腐蚀产物Fe^2+的相互作用并生成保护性的薄膜,在NaCl溶液中加入NaNO2将使体系电极电位明显正移:加入NaNO2后各丝电极电位的分布是随机的、不均匀的,且电位分布区间增大,表明所形成的保护性薄膜不均匀。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合成的新型硫氮氧杂大环化合物为载体制备了PVC膜汞(Ⅱ)修饰电极.该电极对汞(Ⅱ)的线性响应范围为8×10-6~6×10-3mol·l-1,对大多数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小于1×10-3.还研究了修饰电极的各种性能,讨论了修饰电极的响应机理,并将修饰电极应用于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的测定中.  相似文献   

17.
实践表明,现行住宅室内采暖空气温度测量的方法和标准并不适用于分户计量“温度法”对室温的长期监控.针对由此带来的不便和误差问题,通过实测数据的分析,在室内测温标准基础之上,总结出更适合长期室内测温的方法.通过对四个测温房间的有关参数测量,整理分析后给出了室内长期测温的温度修正系数,为今后“温度法”分户计量技术在我国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由于离子对电极表面不断轰击产生热量,电极温度会有所升高,放电光电特性也会随之变化.通过改变外加电压和等离子体放电时间发现,电极温度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和等离子体放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且高压电极的温度比接地电极的温度增加得更快.延长等离子体放电时间发现,输入功率、放电脉冲数目和光谱谱线相对强度都在上升,电流峰值却在下降.所得研究结果为今后介质阻挡放电光电特性研究提供了时间上的参考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玻碳电极表面氧化物种的电化学及光电子能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化学及光电子能谱方法对玻碳电极表面氧化物种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玻碳电极的“活化过程”与电极的析氧过程紧密相关,表面氧化物种的形成是电化学与化学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表面氧化物种的组成与“活化”电位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0.
pH计不稳定原因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H计不稳定原因的剖析王桂英(福州大学化学系,福州,350002)1准确测定pH值的必要条件由用于测量介质温度的铂电阻温度计,对H+敏感的玻璃电极和稳定的标准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池的电位:E=E饱和甘汞-E玻璃(1)E=饱和甘汞=02415-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