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酸性矿山废水生化处理及其资源化的探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总结硫酸盐生化还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酸性矿山废水生化处理工艺与工艺条件,认为采用硫酸盐生化还原,结合化学软水工艺可以使出水资源化。与经济性相关的工艺条件在于硫酸盐还原菌电子供体的选择与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主要阐述产酸脱硫反应器中污泥培养驯化的全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以有机物为碳源作为生长繁殖所需的能源,为有机物分解过程中的最终电子受体被还原成硫离子。硫酸盐还原反应器成功启动的标志,是有效地抑制产甲烷菌成长,培养驯化出活性较高的硫酸盐还原菌。  相似文献   

3.
以酸法制备的10%Ce/MgAl2O4*MgO和10%Ce/MgAl1.8Fe0.2O4*MgO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热重装置,通过热重法(TG-DTG)对不同脱硫添加剂形成硫酸盐的还原分解进行了非等温固相反应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在尖晶石上形成的硫酸盐还原分解反应机制函数模型,为脱硫助剂的最佳工业应用工艺条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微氧环境抑制硫酸盐还原反应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高浓度硫酸盐抗生素废水,对比分析了自然厌氧及微氧水解酸化反应器硫酸盐还原反应,考查了微氧环境对硫酸盐还原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环境条件的改善.结果表明,系统ORP为-100 mV是影响硫酸盐还原反应的转折点,微氧环境及其所引起的高ORP(-50~50 mV)能够导致SRB失活死亡,抑制硫酸盐还原反应的发生,致使出水硫酸盐浓度大幅升高,而去除的硫酸盐主要用于生物体合成,只有10%~30%.出水中硫化物和气相中H2S质量浓度均降低到了未检出水平,较好地消除了硫化物的毒害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周围环境条件.同时微氧环境增强了兼性菌的生理代谢功能,其物理搅拌改善了水力条件,提高了废水水解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正交实验法对硫酸盐镀锌光亮剂高温载体GZL—02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其表面化学性能和电镀性能进行了测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聚醚:顺酐=1:1.05(摩尔比),酯化温度75℃,时间2h.最终产物得率超过97%。  相似文献   

6.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碳酸盐岩地层中干酪根热降解生成的气态烃与硫酸盐接触后发生热化学还原反应,使气态烃消失,这可能是造成天然气保存死亡线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热化学还原反应的最低反应温度、反应物与产物、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述。研究表明,热化学还原反应最低反应温度主要集中在100~180℃;气态烃和硫酸盐是热化学还原反应的主要反应物,硫化氢、水、二氧化碳和碳酸盐、金属硫化物是其主要产物;热化学还原反应一般被写成总包反应过程;地质条件下热化学还原反应的速率受温度和活化能的制约。文章最后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是在地质例证的同时结合实验模拟。  相似文献   

7.
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类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的微生物,从一种具有还原六价金属铬能力的复合硫酸盐还原菌SRBⅢ中克降了它的亚硫酸盐还原酶A亚基的完整基因,该序列带有亚硫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中保守的CX5CXNCX3C的序列,与巳报道的同类基因相比,该基因与脱硫脱硫弧菌(Essex6株)的异化型硫酸盐还原菌最为接近,核苷酸序列的同一性为89%,氨基酸序列的同一性约为94%。  相似文献   

8.
氯化钾镀锌     
应用氧化还原与电化学理论,研究了氯化钾镀锌的新工艺,对其原理、工艺条件、电镀液成分和配比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油田日益增多而现有污水处理工艺难于处理的含聚合物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从聚合物驱油的采油废水中分离到的一组混合菌株加入到生化池中,通过加入激活剂,活化加入的聚合物降解菌,并激活污水中原有菌群,将生化工艺用于含聚合物污水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经过菌群7d的处理,聚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从47.42mg/L降为5.78mg/L,含油量从13.5mg/L降为0mg/L,并有效抑制了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铁碳还原工艺处理酞菁蓝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铁碳还原工艺对酞菁蓝生产废水进行了实验室的小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预沉淀后出水的pH值能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采用1.0--1.5h的水力俘留时间和10:1左右的Fe/C是适宜的;铁碳还原预处理将废水的B/C从0.049提高到了0.310,有效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通过铁碳还原使废水中的有机物下降24.1%,氨氮下降38.5%,总铜减少99.8%,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煤矿酸性废水(AMD)治理的方法,重点总结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酸性废水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如何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在酸性矿山废水形成与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微生物在酸性矿山废水形成中的作用,介绍了SRB性质及其在治理酸性矿山废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酸性矿山废水(AMD)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带来严重环境问题. 要解决此问题,利用硫酸盐还原菌( SRB)对酸性矿山废水进行生物处理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同时又存在局限性的技术. 文章综述了SRB应用于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时对各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机理、效果与优缺点,同时对SRB法处理AMD的工艺形式和碳源选择等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SRB) is identified as the primary org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vy metal wastewater. However, most heavy metals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SRB during heavy metal treatment processes. Sulfide is a metabolic product of SRB and it can precipitate or reduce heavy metal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sulfide on SRB resistance to Cu(II), Hg(I) and Cr(VI) toxicity. First, we considered the existence style of various heavy metals with and without sulfide addition by...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安塞油田采出水偏酸性、浊度高、含油量高的特征,采用"中和—H2O2氧化—絮凝—过滤"处理工艺进行回注处理,探讨了采出水的pH值、H2O2和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采出水水质改性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OH作为pH调节剂将采出废水pH值调至7.5,H2O2投加体积分数为0.6%,投加XN-90、PAM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0mg/L和2.5 mg/L时,处理后采出水的悬浮物、含油量、总铁含量、静态平均腐蚀速率、SRB及TGB含量由处理前的110~145 mg/L,96.6~124.3mg/L,24.8~35.5mg/L,0.310 3mm/a,105~106个/mL和102~103个/mL分别降至处理后的1.1~6.0mg/L,2.5~6.0mg/L,0.05~0.23mg/L,0.0108mm/a和101~102个/mL,处理后采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了安塞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6.
硫酸盐还原菌在含水解聚丙烯酰胺介质中的生长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碱-复合物二元复合驱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存在可能会使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生物降解,粘度降低,从而影响驱油效率。为确定SRB能否在碱-聚合物驱生长,在实验室内用模拟水配制HPAM溶液,研究在含有HPAM的环境中SRB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含有合适的营养成分和适宜pH值条件下,SRB经驯化培养后能在任何浓度不大于1000mg/L的HPAM中生长繁殖,且在(API+HPAM)培养基中的生长期延长,而在HPAM溶液中的对数生长期变短,它们的稳定期都比在API培养基中有所延长。因此,在聚合物二元复合驱中也 考虑SRB引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酸性矿井水因pH值低、重金属离子含量高,难以直接采用硫酸盐还原菌生化处理.试验构建了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来处理酸性矿井水,有效处理废水H+和重金属离子,同时还能产电.构建的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污泥量40mL,硫酸盐还原菌30mL,阳极材料为碳布,室温)的最大功率密度达到82.24mW/m2,最大电压为332.2mV;硫酸根的最大去除率达到41.6,对Zn2+、Cu2+、Cd2+和Fe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7%、77.4%、84.2%和66.8%,化学需氧量的最大去除率达到60.9%.分析认为,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有效处理废水H+,弱化了H2S的生物抑制作用,强化了硫酸盐还原菌还原产生的S2-与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并经能谱分析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油田水中硫酸盐还原菌(SRB)导致的钢铁厌氧腐浊以及某些因素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了含Fe~(2+)或不含Fe~(2+)以及合SO_4~(2-)或不含SO_4~(2-)的培养基.实验表明,Fe~(2+),S~(2-),FeS以及SO_4~(2-)等添加物会促进碳钢的SRB腐蚀.它们对腐蚀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了腐蚀反应的阴极去极化.Fe~(2+)的显著影响还包括促进SRB的生长繁殖及磷代谢.  相似文献   

19.
COD与Fe0对硫酸盐还原菌还原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间歇实验方法,分别在不同底物浓度下,分析了影响硫酸盐还原的机理,并考察了加入Fe^0对反应体系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底物浓度不足会减缓反应速度并降低最终反应结果,但对其反应延迟期没有影响.Fe^0对酶活性有调节作用,可以减小底物浓度变化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提高对底物的利用率.体系最终pH值随c(COD)/c(SO4^2-)增大逐渐提高,当c(COD)/c(SO4^2-)达到一定值后,最终pH值基本维持恒定.在相同底物浓度下,单质铁强化体系的最终pH值略高于空白体系.空白和单质铁强化两种体系的适宜c(COD)/c(SO4^2-)分别在5.1~6.9和3.9—5.1之间.在相同处理能力下,单质铁强化体系所需底物浓度是空白体系的75%.  相似文献   

20.
矿山酸性废水的形成机理及防治途径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硫化矿系的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常常产生含有金属硫酸盐的矿山酸性废水。这些酸性废水在井下腐蚀管道和设备,危害矿工健康,危害矿工健康;在地面污染地表水,破坏水生和陆生生态环境。本文根据微生物学,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的理论,探讨矿山酸性废水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