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对低碳经济化石能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严飞  吴财芳  姜玮 《科技信息》2010,(17):I0162-I016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以全新的理念变革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为应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化石能源。本文对当前化石能源现状、利用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绿色化石能源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光伏产业将超过核电 据了解,目前人类生产、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有70%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但是,化石能源一方面存在总量极限,根据世界上通行的能源预测,全球石油将在40年时间内枯竭,天然气将在60年内用光,煤炭将在220年内结束,人类发展时间受到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在世界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又给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3.
正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10月20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2014年全球绿色增长论坛开幕演讲中表示,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收效明显,"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刘琦介绍,为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环境污染,中国提出将从三个方面加快推动能源消费和生产革命:一是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化石能源消费;二是制定了单位GDP能耗年度降低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快能源转型,实现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转变,提出到2020年,非化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上半叶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化石能源开始耗竭,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引起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日趋严重,自21世纪开始,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系统过渡的进程已经启步,我国也应把过渡到可持续能源系统作为能源发展的目标,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大量开发利用存在的技术瓶颈和减排二氧化碳的效果,认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正处在持续增长期,未来40年内可再生能源不可能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化石能源仍将是我国能源的主体,提出减排二氧化碳、发展低碳经济,要首先重视节约使用化石能源。归纳了我国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节约使用化石能源的对策,一是确定比较合理的GDP增长速度,建立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二是建立化石能源加工利用过程全寿命周期能效及二氧化碳排放的评价方法,通过不断优化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三是从我国化石能源资源状况出发,研究建立符合国情的低碳现代化生活消费模式;四是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和行政手段鼓励和强制节能;五是加强节约使用化石能源的技术、材料、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六是加大资金投入,实现化石能源的优化利用和节约使用。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后续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续能源是指 :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 ,能确保供应和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它们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海洋能等)、地热能、核能、氢能。一、发展后续能源的战略意义1 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的严峻挑战 ,要求我们考虑常规能源的接替问题21世纪我国将加入到全球化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去 ,竞争的核心战场将在高科技领域。新世纪经济增长点 ,将不再是过去的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密集的行业 ,而是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高新技术领域。一些技术发达国家将利用高技术…  相似文献   

7.
煤、石油、天然气被称为高污染能源。太阳能、水力、风力和地热等被称为清洁能源。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和消耗数量越来越大。人类面临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短缺,以及在不久的将来化石能源资源枯竭的困境。开发利用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迫在眉睫。水力、风力和地热的开发利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能量密度很低,开发利用的技术成本居高不下。水电项目开发对江河自由通航的不利影响,对于鱼类洄游,以及对人文景观、文物古迹造成的永久性破坏,有目共睹。尽管由于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影响,人们对核能开发利用颇多质疑和诟病,但是与其他许多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相比,核能开发利用并非是危险性最高的项目。根据开发成本和对于环境的影响的评估,核能依然是最现实、最有可能替代化石能源的能源资源。积极、稳妥、适当地开发利用核能,是人类走出化石能源资源短缺困境,应对即将到来的化石能源资源枯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巨大需求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区域发电成本最优、区域碳排放最优以及综合效益最优为目标,结合区域能源优化中涉及的经济效率、碳排放以及输电约束等问题,构建了含清洁能源的跨区域发电计划优化模型.利用GAM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区域间的发电成本和环境成本;对比清洁能源参与、不参与区域能源优化的结果可知:清洁能源在优化中的贡献度明显高于化石能源;区域间碳排放价格的差异将影响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所实现的能源置换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系列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清洁能源的研发正在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焦点。基于核聚变能源的环境友好特性及其相关资源的可获得性,它有望成为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关键选择。本文概述了核聚变能源的发展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2011,(6):96-96
《能源:展望、挑战与机遇》一书从历史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与能源、环境和气候的依存关系,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描述了工业革命以来能源技术的演变;从全球的视角,分析了能源-技术-经济-环境的相互作用,客观讨论了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挑战,如局部的空气污染和今天备受关注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并从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这3个层面,科学展  相似文献   

11.
节能利能与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能源在工业生产与民用生活中消耗量日益增大。我国的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能源利用率很低,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有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战胜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能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按目前开采能力和探明储量计算,我国煤炭可开采作用150年,而石油仅20-30年,所以当今必须重视研究能源发展的新思路和模式,开发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未来的世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逐步发展并最终成为主要能源。  相似文献   

12.
建筑节能与节能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外建筑节能概况与我国建筑能耗概况,探讨了建筑节能的主要内容——住宅建筑节能,阐述了目前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日,以“节能减排、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正式启动。在全国节能宣传周江苏节能展上,各式各样的节能产品让人大开眼界,日常生活用品一旦加入了“节能”元素,立马稀奇起来。  相似文献   

14.
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分为能效有关量与能效无关量两类.能效有关量反映了建筑的实际用能效率,是建筑节能改造的依据,由其导致的建筑能耗定义为建筑能效当量能耗.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推导了建筑能效当量能耗的计算方法.利用33幢办公建筑样本,给出了上海地区2~8万m~2办公建筑的建筑能效当量能耗的回归计算公式,并形成上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能效的阈值范围.  相似文献   

15.
电磁体系能量守恒定律中的“机械能量”应是带电体动能与焦耳热能之和。本文通过一个置于变化外磁场中带电导体圆筒的例子说明这一点,并且利用欧姆定律和电磁体系角动量守恒验证该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BP世界能源统计(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0)数据,对全球常规能源状况及常规能源发展带动的新能源发展做出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一是全球常规能源探明储量在增加,可增加相比消耗的增长是缓慢的;二是常规能源输运是全球重要而繁重的输运;三是全球能源处于从常规能源到新能源过渡的转型期,新能源发展迅猛,目前虽然不能和常规能源相比,但未来将超过常规能源。世界能源处于一场新的革命阶段,关注世界能源状况和发展,建构中国能源与世界能源的种种关系极为重要,国家应充分认清世界能源的客观现实,为这一场革命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基于能源预算法则的建筑节能智能系统,该系统属于新一代建筑节能系统,除了将专家智能内嵌于系统之中,还导入大量的用户行为分析.使用预测等算法,并加上了关键的能源预算法则机制,能够让用户自行掌握节能成效,突破了许多过去建筑节能系统推广的瓶颈.同时,此系统可用全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普及化的节能减碳方案,让一般规模与等级商业楼宇都能以低门坎进入,享有建筑节能智慧控制的成果.基于能源预算法则的建筑节能智慧控制之优点为,建筑节能智能控制系统利用云端运算与信息处理,致使客户端不需投入大量资金,故此方案将带给用户成本更低廉,功能更强大、全面之服务.笔者介绍了此系统之架构,并分析了能源预算法则之要点.  相似文献   

19.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生存问题的关键是农业,所以农业是发展的基础;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能源,能源是发展的先导.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能核子—核碰撞中产生的簇射粒子的横能分布,考虑到核几何因素的影响后,得到了核—核碰撞的横能分布。计算结果与NA35协作组的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