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古代爱情剧中信物的作用及文化意蕴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爱情剧中所描写的信物,首先是凭证作用:一是作为定情的凭证,二是作为离后再重圆的凭证。其次是作为戏剧道具对全剧情节结构的连接纽带作用。第三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承载着以贞节和气节为主要内涵的传统美德与品格。  相似文献   

2.
壮族绣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反映了壮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随着社会的发展,绣球也从原来的主要是男女之间传情达意的爱情信物发展成为现在的具有吉祥物、送礼佳品、装饰品和体育器具等多样功能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3.
向悦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20-23
鲜花与少女,都是浸润了蒲松龄浓郁情思的意象。人与花同时引发的情感链接,能构成生动的画面,营造出诗意的气氛,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生动。《聊斋志异》中的女子对花情有独钟,其拈花的形象,无不给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而《聊斋志异》中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和婚姻,往往以花为信物来暗示、表白、深化,荡漾着诗化的美感。《聊斋志异》中许多精彩的细节成为不朽的经典,花在其中所起的道具作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抢妻"现象在元杂剧中频繁出现,直接原因是元代的统治者的腐败、残暴和骄纵贪婪,频繁出现的"抢妻"情节正是对这一社会问题的真实反映.掠夺妇女的行为历史上并不少见,但在元杂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的原因除了政治、历史等因素外,更深层的原因是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所带来的野蛮习俗和落后文化.极大地伤害了以儒家文化为皈依的知识分子的民族尊严和道德情感,"抢妻"现象在元杂剧中频繁出现折射出的正是这种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的足与绣鞋反映了民族特定的文化心理,是意义丰富的性文化符号,足是女子身体最隐秘和最神圣的部位,是男-k-~N调情的性感地带。绣鞋暗示着性,有时候象征着女子的贞洁,是男女之间常用的定情信物。《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立足于社会现实,在作品中利用这两种性文化符号推动故事情节,改变人物命运,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6.
郑州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元杂剧作为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态,其兴盛的中心正与郑州毗邻,因此以郑州为故事背景的元杂剧自是不少,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本文以其中几篇杂剧为例,结合史料,试探元杂剧中蕴藏的郑州古韵.  相似文献   

7.
清朝是服饰发展的顶峰时期,其腰带的艺术装饰非常盛行,上至皇帝、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腰带的应用也非常具有时代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采用资料分析法和实物考察比较法,研究晚清时期腰带的艺术概况,分析帝王百官用腰带以及男子用腰带、女子用腰带、男女皆可用的腰带、男女定情信物腰带、儿童腰带等艺术特征;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综合分析得出晚清时期腰带服饰特殊的服饰等级制度和服饰礼俗,以及丰富的服饰文化内涵及其特殊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杨秋 《科技咨询导报》2011,(12):237-238
博物馆物是历史变迁的真实证物.物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而逐步向多元化延伸.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就是对自然、人类文化遗存的研究和解读,折射出现实社会物质与精神活动,体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物是博物馆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立馆之本,它具有解读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博物馆物的展示服务功能进行解读:以物为信息载体发挥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效,以满足观众需求和吸引更多的观众为宗旨.通过对物的内涵传达,使蕴藏在"物"中的理为公众鉴赏和解读,博物馆对文化的传承作用、教育意义才能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9.
明本元杂剧剧本较之《元刊杂剧三十种》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明代人对元代人的杂剧剧本进行了改动,所以明本元杂剧剧本中有些地方呈现出明代独有的戏曲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丑角角色的新增以及其他人物说白的戏谑化;二是情节改动后呈现出大团圆结局的强化。这两个特点的形成与明代地域文化与政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关联,因此在研究明本元杂剧时,要注意认清明本元杂剧中的明代戏曲特点,而不能将其看成是元杂剧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0.
苏珊娜 《世界博览》2011,(11):61-62
收集破碎爱情的信物,不是为了留住伤心和痛苦的瞬间,而是希望提供一种"心理疗法",从而重新获得对爱情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