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渠道竞争环境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销售渠道和双回收渠道并存下的闭环供应链中,分别以制造商和零售商为博弈领导者建立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研究和对比了两种不同市场力量结构对均衡产品零售价、产品批发价、制造商直销渠道产品零售价、制造商直接回收渠道回收价、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零售商利润和第三方利润的影响;分析了再制造成本、双销售渠道竞争系数和双回收渠道竞争系数对渠道成员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主导市场时,产品零售价、直销渠道产品零售价和产品批发价往往低于零售商主导市场情况下的各种价格;而废旧产品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制造商直接回收渠道回收价和制造商给第三方回购价不仅取决于市场力量结构还取决于消费者对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2.
一条易逝品双渠道供应链中存在一个拥有线下渠道的零售商和一个拥有线上渠道的生产商,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路途损耗。当突发事件导致需求和生产成本同时扰动时,通过建立市场需求模型,求出扰动状态下供应链的最优渠道销售价格、销售数量以及生产数量,通过博弈论和合同理论的原理设计了改进收益共享契约。研究表明,改进收益共享契约可以用来实现易逝品双渠道供应链的应急协调,当突发事件导致市场规模和生产成本发生扰动时,易逝品双渠道供应链存在一定的鲁棒性。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3.
闭环供应链的回收责任分担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政府不同的回收管制政策(包括制造商和分销商分担回收责任、制造商责任制以及分销商责任制)对闭环供应链各成员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制造商和分销商共同承担废旧品回收责任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政府对废旧品回收的管制政策对供应链成员决策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收责任在供应链各成员间的分担比例并不影响供应链总收益,但是会通过回收可变费用影响收益在供应链成员间的分配,不同回收管制政策对供应链成员间的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回收的固定投资上.针对分散决策效率的不足,设计了共同回收责任下,基于回收品价格的价格折扣和回收补偿相结合的合作机制,促使分散化闭环供应链实现了集中决策时的收益.最后,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理论结论,并测试了一些参数对于供应链的影响,进而可以解释回收管制政策在发达国家市场较易实施,而发展中国家一直难以得到贯彻实施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模分析了存在搭便车问题时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的双渠道定价策略以及3种不同的双渠道结构下各供应链主体分散决策时的定价均衡,并研究了收益共享契约这种供应链协调策略在各渠道结构下的应用,研究发现收益共享契约在分散双渠道时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在部分集中双渠道时搭配一个价格差额契约也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但在水平集中双渠道时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  相似文献   

5.
针对双渠道供应链环境下,零售商将前期采购的部分产品作为策略性库存用于后期销售的情形,建立了制造商为主方的两周期Stackelberg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零售商持有策略性库存对双渠道供应链成员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可以通过持有策略性库存影响制造商的批发价格决策,进而影响传统零售渠道和电子直销渠道之间的零售价格竞争。特别地,当单位库存持有成本较小时,持有策略性库存能够增加零售商利润。同时,为了缓解渠道冲突和双重边际化问题,构造了基于电子渠道直销价格的批发价格折扣和固定转移支付的组合契约。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此种组合契约同时协调零售商策略性库存决策和双渠道供应链成员两周期定价决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单个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组成的制造商双渠道三级供应链。通过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进行KKT求解,刻画扰动前后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的最优生产和定价决策,以及分散决策下数量折扣和收益共享组合契约协调供应链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原有的生产计划具有鲁棒性;数量折扣和收益共享组合契约可以协调扰动后的双渠道三级供应链;组合契约具有鲁棒性和抗突发事件能力。  相似文献   

7.
考虑由制造商、零售商与第三方回收再制造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制造商同时拥有传统与直销两种销售渠道,且第三方再制造商只有在原制造商专利许可的条件下才可进行再制造活动.基于博弈理论建立了专利保护下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定价与协调决策模型,通过分析与对比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两种情形下闭环供应链均衡解、决策成员及系统利润的变化,发现分散化决策下系统的效率并不能达到最优.因此,通过对传统的收益共享契约加以改进实现了专利相关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最后,运用数值算例分析了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变化对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传统零售渠道和网络直销渠道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库存协调合作策略。当双渠道一方缺货时,另一渠道的多余库存可以通过合作转运协调策略为其补货,从而降低供应链系统库存水平和缺货风险。分析了非合作型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建立了合作型双渠道供应链的优化订购量模型,研究了最优转运量,以及转运补偿和季末补货的协调机制,得到了合作型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协调的条件。结果表明,当双渠道供应链达到协调时,合作型双渠道供应链利润大于非合作型双渠道供应链利润,缺货率也将下降。因此,实施库存的合作策略能够增强双渠道供应链的供需匹配性,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9.
新冠疫情对双渠道供应链消费需求形成冲击,造成大量线下需求转向线上消费.针对线上线下两种渠道的恢复过程,考虑线下渠道的延迟恢复和顾客的线上消费习惯,构建以制造商为主导的延迟微分博弈模型,分析并求解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下双方的最优恢复努力、恢复水平和价值函数现值,通过设计双边成本分担契约以实现协调.研究发现:集中式决策中的线上线下渠道恢复努力均大于分散式决策;延迟时间存在一定的阈值,当小于该阈值时,集中式决策下的最优价值函数现值较高,反之分散式决策下的最优价值函数现值较高;分散决策时需求转移系数与线上渠道恢复水平正相关、与线下恢复水平负相关;双边成本分担契约中的分担比例与需求转移系数正相关、与零售商的边际利润负相关.以上结论可为疫情影响下的双渠道供应链恢复决策的制定及协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对称信息框架下,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制造商分别通过双渠道模式与店中店模式销售两种替代性产品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和比较了双渠道模式与店中店模式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定价策略、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在哪种销售模式下,尽管服务能有效增加产品需求,但当服务水平超过某个阈值时,制造商和零售商都不再有动机来提升服务水平;(2)"客流量"效应对两主体的定价策略、需求和利润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供应链渠道销售模式选择。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产品替代性的增加并不一定始终导致零售商和渠道总需求下降;当制造商服务水平介于某两个阈值之间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喜欢店中店销售模式;否则,供应链将采用双渠道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虑政府再造品置换补贴和废旧品回收奖惩双重干预(简称政府双重干预),分别构建了无政府干预、再造品置换补贴干预、废旧品回收奖惩干预和政府双重干预下的双销售渠道闭环供应链模型.在政府干预内生化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双重干预对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并与单一政策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分析了政府的最优干预参数.研究表明:政府双重干预下,新产品价格和需求量会降低,再造品价格和需求量会上升;政府双重干预时,两政策的干预效果会叠加,强化了单一政策干预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再造品的销售和废旧品的回收;通过设计合理的干预力度和干涉阈值,可提高制造商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并实现全社会福利的增加;制造商与零售商通过利润共享,可弥补政策干预下的零售商利润损失,保证闭环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实现闭环供应链成员的共赢.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电子市场的双渠道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运用消费者效用理论建立了双渠道环境下的需求函数,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双渠道环境下的定价策略,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制造企业开辟电子市场,采取混合双渠道战略而引起渠道冲突的内在原因,结论表明制造商采取双渠道能扩大市场需求,诱导传统零售商降低价格,使制造商利润增加,同时供应链利润也增加,但一般情况下会使零售商利益受到损害从而引起双渠道的冲突,为此本文设计了协调机制实现了双渠道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制造商开辟的电子直销渠道与传统零售渠道存在渠道冲突情景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合作广告问题,建立了一个随机微分对策模型进行研究,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分别求得集中决策和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均衡的广告投入量和广告成本分担比例。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成员的合作广告决策除了与渠道边际利润相关,同时还取决于零售商广告对电子直销渠道产生的广告影响效应;进一步,通过对比集中决策和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均衡的系统利润水平,给出了一个双向参与合作广告协调策略实现了双渠道供应链协调,并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考虑由制造商、零售商与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分别建立了集中与分散决策情形下单渠道与双渠道销售模式的供应链决策模型.首先,通过求解得到了不同决策模型的均衡解及利润;并进一步分析了集中与分散决策情形下闭环供应链的渠道选择决策,得到了供应链成员及整个系统选择不同渠道模式的条件.然后,以集中化的最优决策结果为基准,探讨了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发现制造商通过将简单的价格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或两部收费制契约结合可实现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最后,运用数值算例分析了消费者的渠道偏好对闭环供应链影响,并验证了所设计的契约对协调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分销渠道选择问题,考虑了两种双渠道供应链,一是网络直接分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二是网络间接分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并以stackalberg博弈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双渠道供应链中以制造商为主的主从博弈定价策略模型和以电商分销商为主的主从博弈定价策略模型。给出了中小型制造商选择不同网络分销渠道的条件。算例结果表明:对于网络间接分销渠道,随着电商分销商对产品批发价主导程度的不同会对传统零售商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其退出销售渠道。在保证传统零售商参与的前提下,构建不同网络分销渠道的成本差将影响中小企业对网络渠道的选择。研究结果对中小制造企业选择不同网络营销渠道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双渠道供应链中同一产品在不同渠道间的替代性,运用报童问题的分析框架,在制造商为主方的Stackelberg对策博弈下,研究了传统渠道和电子渠道间的库存协调问题.建立了能够协调双渠道供应链的两方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给出了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时,契约参数之间满足的关系表达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设计的两方收益共享契约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以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为背景,研究了零售商建立在线渠道(简称零售商双渠道)和制造商建立在线渠道(简称制造商双渠道)两种渠道模型的区别和适用条件,以及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零售商双渠道适用于传统渠道与在线渠道的竞争力差距较小的情形,而制造商双渠道适用于传统渠道竞争力较强的情形;②数量折扣契约能够协调零售商双渠道。  相似文献   

18.
针对消费者在购药偏好上的异质性和我国现行医保政策在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差异性,考虑消费者效用,构建了药品双渠道供应链分散与集中决策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异质性对药品供应链成员和整体利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药品双渠道供应链"建议批发价+收益共享"的契约协调模型.研究发现:注重药品品质消费者比例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零售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产品体验性引起的实体渠道与网络渠道的差异,建立了单一电子渠道、零售商与制造商独立竞争以及零售商加盟制造商这三种渠道结构,讨论基于产品体验性的供应链渠道运营组合及合作条件.结果表明,市场需求确定时,产品体验性影响供应链最优渠道结构并引发渠道冲突,合理地设计加盟合约的加盟费用可以协调渠道冲突,但当产品体验性小于一个阈值时,单一电子渠道仍然是最优渠道结构;市场需求不确定时,两阶段加盟合约可以在产品体验性较高时协调渠道矛盾、增加供应链利润,若体验性较低,虽然供应链整体利润减少,但两阶段加盟合约的预付款对于制造商来说具有时间价值,仍然有达成合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在制造商和零售商都为风险规避类型下,利用均值方差模型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建立了具有风险规避型双渠道供应链的集中式决策与分散式决策的均值方差模型,分析了风险规避度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规避下产品的价格小于风险中性下产品的价格和分散式决策下的价格大于集中式决策的价格,说明了在分散式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将失调。为了达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设计了一种与直销价格相关的价格折扣机制以实现具有风险规避型双渠道供应链系统的协调,论证了所设计的价格折扣协调机制虽然能够增加双渠道供应链和零售商的利润,但是制造商将遭受到损失,而价格折扣和转移支付的组合机制能够使制造商和零售商达到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