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莎翁《哈姆雷特》戏剧研究中,乔特鲁德不该是一个被忽略的角色,她与哈姆雷特的母子关系直接影响了哈姆雷特的命运.文章试图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对乔特鲁德的传统偏见,从女性主义批评立场分析乔特鲁德的再嫁,从男性视角揭示对女性的压抑贬低,还乔特鲁德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磨盘》的女主人公罗萨蒙德是在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女性的代表。在《磨盘》中,罗萨蒙德在与乔治唯一的一次偶合就怀了孕,犯下了"原罪",而其救赎的方式——将男性边缘化,使其成为女性的"第二性"与"他者",用母爱取代性爱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蕴涵了德拉布尔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既不同于传统女性又有别于激进女性主义者,既倡导女性独立,又强调做母亲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在影片《最后的决斗》中,通过别样的叙事手法、角色呈现、主题展示,完善其女性形象的塑造技巧。影片巧妙地运用三幕式架构的叙述视角,借助“罗生门”式的非线性复调叙事,将故事从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展开对比,暗示出最后“决斗”的虚伪。同时,采用隐喻和象征等手段,诠释男性视角下女性形象是如何被符号化定义的;从“他者”的依附、“他者”的失语与“他者”的反抗三个方面,揭示出女性“他者”命运的悲剧主题。这些技巧,为华语电影女性形象立体化与多元化的塑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普拉斯的小说创作有非常突出的自传性特色,《钟形罩》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她的精神自传。本文拟从女性视角解读其主人公埃斯特在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危机以及其后来对自我价值的追寻,试图阐明在当时特定社会价值观下女性的悲凉处境和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5.
《贝奥武甫》和《阔布兰德》分别是日耳曼系民族和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典型代表,不论是平行比较研究的视角,还是关注女性形象的视角,都是—个比较新的话题.经过对比,不论是在坚毅赛过须眉主题下,还是在温情消解暴戾主题下关照,女性都是英雄史诗暴力嗜血语境中一股清新的力量.虽然这些女性生存于差异很大的古日耳曼海洋文化和古哈萨克草原文化背景之下,但作为英雄史诗男性主导话语权时代英雄们雄伟身躯旁的柔弱女子,她们都摆脱不了第二性、被奴役、被损害、被忽视的地位.两性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和话语权等的平等只有等到女性经济自主能力与男性对等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这一过程也许还在路上.  相似文献   

6.
《简·爱》中简和罗切斯特的情感纠葛体现在两种不同模式的视觉较量中:将女性固化为客体的男性凝视和被边缘化的女性凝视。随着小说的进程,女性逐渐获得了视觉和叙事上的权威地位,其中“红房间”情节的重复与修正代表了男女主人公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7.
约翰·厄普代克的新作《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又名《哈姆雷特》前传)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但是该小说与之莎翁的戏剧截然不同,尤其是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被完全地解构。以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小说进行解读,通过与原作(《哈姆雷特》)互文性的比较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关于"第二性"的全新文本。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伍慧明是美国文坛上近几年出现的后起之秀,她的处女作《骨》成功地塑造了四位鲜活的女性角色。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对文中处于父权主义和种族主义社会“双重边缘”的美籍华裔女性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展现了她们从沉默到抵抗再到对话的独特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9.
《妻妾成群》是中国深深庭院里女人斗争的缩略图,在男性强权文化的压制和女性自身反抗意识的缺失下,颂莲从一个清纯的女大学生最后变成了疯癫的可怜女人。运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对颂莲进行剖析,她潜意识里的性欲望、焦虑以及自我与本我难以调和的冲突注定了她的悲惨结局。  相似文献   

10.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进行剖析,揭示了该剧所具有的浓厚的男性意识。莎士比亚在对剧中人物的排列和介绍上有意消解女性人物的主体性,在对李尔王的形象设置上体现了父权制特征,在对刚乃绮、瑞干、考地利亚的角色塑造上不可避免地投射了男性的主观意识和偏见,按照惯有模式将女性简单划分为天使型女性和妖妇型女性。莎士比亚作为一名男性作家,未能摆脱男性本位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使《李尔王》成为了一部充斥了男性话语霸权的父权制文本。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成瘾症”(IAD)在全球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当中迅速蔓延,社会危害性极强,备受社会学和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出发,介绍了网络成瘾的临床鉴定和基本类型,剖析了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建议网民们要解除网瘾,进行信息“节食”,最后对青少年沉缅于网络游戏这一社会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