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样板,既尊重现代化一般规律、借鉴人类普遍文明、提供全球治理方案,也是依据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独有标识的现代化。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与苏联模式失败教训的结晶;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原则下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继承下形成的基本形态;从实践逻辑来看,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问题导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殊国情,是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依据,决定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社会属性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能够有效地推进现代化,并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社会主义能够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全面进步,使中国的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全面展开,沿着富强、民主、文明的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经坎坷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是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新型现代化,它的走向是“一个主题”,即建设有中国物色的社会主义;“三大支撑”,即经济腾飞,人格再造,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现代化所走过的历程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寻求现代化的途径的过程。其中依次包括:在传统的封建社会内部寻找改良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阶段;在否定封建制度的基础上试图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阶段;在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情况下寻求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阶段。与此相应,形成了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学说是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创造的新的现代化理论成果,它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发展,为中华民族在新的世纪的伟大复兴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农业人口占80%、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邓小平十分关注。邓小平认为,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一是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二是要坚持工业支持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三是要大力发展科技,依靠科技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观察、分析中国具有独到的世界眼光,这种世界眼光反映了邓小平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科学的认识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邓小平根据对世界发展的趋势和国际格局的判断来确定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邓小平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总结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基本经验和教训,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色。三、邓小平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角度来分析、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化至少要完成下列四方面的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完成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人的主体性层面上不断地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现代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8.
宋明理学是援佛入儒、对儒学进行改造的产物。这一文化融合模式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于吸收现时代的先进文化,对自身的形式和义理进行现代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毛泽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奠基者,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现代化为中国社会的前进取向,对革命和实现现代化的关系、对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均作了理论思考。这些思想不论正确与否都是为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思想镜鉴。  相似文献   

10.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不但要实现人民的物质富足,也要实现人民的精神富有。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前提条件。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既可能以个体的精神面貌呈现,也可能表现为社会的文明状态,甚至还表现为国家层面的价值体系。如果说中国式现代化在路径上可以有人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现代化,那么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发力,以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苏联在十月革命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外部的强大军事和经济压力,采取了一种赶超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即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确实为苏联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它也成为了其它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效仿的模式。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苏联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示出来了。苏联模式的兴衰究竟能给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带来哪些启示呢?本文将会对苏联模式做一简单的回顾,在反思中寻求此问题的一个解答。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并将其确定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又一次理论突破。它超越了中西传统政治文明的发展模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又体现了对价值追求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型,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其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于此,应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重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途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现代化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文化的变革创新不仅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而且引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现代化的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我们必须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化,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杰出贡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科学回答了“两半”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并初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现化代的问题,并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回答了经济文化仍不很发达的中国如何实现跨世纪的现代化发展战略问题,并开辟了一条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十分丰富,他的现代模式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苏联,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模式,这为之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打下了基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期盼,是新中国70多年探索奋进的价值选择。从照搬苏联经验到立足本国国情,从不成熟到成熟再到愈发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过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并在实践中走过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历史阶段,迈进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步入新发展阶段,成为人类现代化的新飞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引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提振社会主义话语权,推动生命与共、命运与共,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等方面,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要旨和世界意义,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具有丰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它既有现代化的一般特征,也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发展理念与民惟邦本、天下大同、协调统一、天人合一及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高度契合。深入分析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有利于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由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的演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树立新的“国家观”,塑造近代社会理想人格“新民”形象;二是摆脱了传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束缚,主张各民族平等,共同奋发的大民族主义。梁启超倾其多半生精力研究的民族主义问题,既有其理论价值所在,也有失之偏颇之处,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的现代化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加速实现国家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人的现代化构成了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而目前我国人的现代化远远落后于国家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人的现代化建设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以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核心,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作为最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