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触发地震的日月引潮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统计了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地震发生的频次与月相的相关关系,说明引潮力可能是触发地震的一种因素,重点讨论了如何用日月轨道根素,最新的天文常数和资料计算引潮力位和引潮力的方法,计算地球上任一位置日月引潮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了典型的震例,说明用引潮力的分量来预测触发地震时间的可能性,它可以配合其他预测地震的手段,给出一种短临的预报。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天体引潮力对地震诱发作用计算模型和NCEP数据提取异常增温信息,分析2009.7.9发生在我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Ms6.0级地震。分析表明:NCEP异常增温图像可以较好的反映地震构造活动时空演变过程,并且天体引潮力对地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明显的诱发作用。两者的相互结合分析对于地震的预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震时,空分布原因的引潮力—重力共同作用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曾提出了引潮力-重力共同作用是驱动板块运动的主要力源假说,在本文中,作者又把引潮力-重力共同作用原理运用到地震时,空分布原因的研究上,提出了地震机理是由内、外的共同作用:即重力与引潮力的结合;岩石圈与水、气圈的相互联系上。本文主要分析了全球浅源大陆地震在空间、优势层位上分布规律之根由;并运用力学分析原理,对中、外学者所研究的发震时刻外固体潮表示响尖的现象,给出了受力岩石在引潮力-重力共同作用下  相似文献   

4.
成层地球模型对体势力及表载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成层具自重的弹性地球对日月体潮力及表载的响应。文中首先利用引潮力势、表载及其对应势的共同特征,找出了解型,推导出了较一般的方程及边界条件。接着对最新的PREM地球模型及最新的M_2波潮图资料,用本文所引入的矩阵传播法,计算了可与其他作者之结果比较的一些地表量,即体潮Love数及其组合因子、负荷Love数及由潮载引起的地表重力变化。所得二阶重力潮汐因子之值较之其它理论结果更为接近观测值。用本文所述简单级数求和法得到的M_2波引起的地表重力变化结果表明,用此法估计地表重力变化的幅度能得到较好的结果。最后着重计算了日月引潮力作用下,潮载作用下的地球内部位移场、应力场,并且详细地讨论了它们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图像结合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地震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NCEP温度异常图像可以较好地反映九江地震构造活动时空演变过程;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地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明显的诱发作用;预示利用NCEP温度异常图像与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结合进行地震短临预测,对大陆少震区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滑坡是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发育主要受控于岩性、结构面、地貌和降雨等;但这些因素在河谷两岸是随机的,不会造成谷岸滑坡发育差异具有明显的、统一的规律性。地球自转及日月引潮力是作用于地球上质点的两种重要的、普遍的、统一的力,它们是否对滑坡的形成及发生取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取决于河谷岸坡滑坡发育是否具有同样的规律性。经实地考察及对现有滑坡资料的统计发现,在北半球河谷北岸的滑坡多于南岸,东岸滑坡多于西岸,这表明滑坡的形成与发生与地球自转、日月引潮力确实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地球引力势系数变化的研究涉及到人造卫星运动跟踪精度的提高和动力学模型的改进.本文利用目前较完善的地球模型PREM所给出的流变学参数,通过求解弹性地幔运动方程,得到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的形变位移矢量,进而计算了地球引力势二阶系数的潮汐周期摄动.指出在高精度的人造卫星跟踪数据的分析研究中,不能忽略因潮汐形变引起的δJ2和δJ22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大量的地震史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朔时与望时震次间的关系满足线性回归方程,即y=2.1x+7.39,前者是后者的2.1倍,讨论了地球在朔、望时所受引潮力的差别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冲击地压发生的时间以及地域的统计分析发现,冲击地压发生的时间及地域与引潮力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究此相关性,对引潮力诱发冲击地压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冲击地压发生的力学模型,采用库伦-摩尔准则分析法对引潮力诱发冲击地压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分别从5种情况对引潮力诱发冲击地压进行了分析,为冲击地压的预测与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的一些学者研究引潮力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得出了肯定的结果。近来任振球同志研究三星一线时存在着一系列明显的气象上的效应,用三星一线预报暴雨等取得很好的成果。许多地方用引潮力作长、中、矩期预报都取得成绩,美国人布赖尔和布勒德利对暴雨资料分析,也发现有14.765天和29.530天的周期,说明是引潮力所起的作用。但对于引潮力影响天气变坏的理论,则很不成熟,以致许多学者以为引潮力只是重力的10~(-7),微不足道,而持否定态度,本文试从耗散结构理论,说明引潮力触发天气变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滇西北中甸-南涧地震带M≥5级地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点,得出该带地震真有17年轮回的时间特性,而在空间分布上则具有盛衰交替的特征,并分析了各地震活动幕中地震的时序特性及强度分布最后依此得出该带地震从1992年12月18日永胜5.4级地震开始已  相似文献   

12.
太阳系天体位置、固体潮与地震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勇 《中国科学(G辑)》2005,35(3):327-336
据历史时期地震资料, 可得出发震概率与太阳系主要天体位置分布的相关性, 以及震级与震中引潮力的相关性. 处理了1900~1996年中国北京周边±3°地区4.5及以上级的完整的204次地震数据. 指出该相关性模型也许可用于地震预测, 并作初步尝试. 但是, 对于这种基于统计的探索工作, 尚需反复实践和检验, 仅供学界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广东科技》2010,(Z1):130-130
<正>钱复业、赵玉林和赵璧如以及钱卫和赵健等,通过长期研究,终于完善了地震断裂体由于引潮力产生的谐振共振波理论,发明了抗干扰力强的PS-100 HRT前兆波诊断仪,为地震预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雄飞建立的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发现了地震结构包体的存在,揭示了地震的规律和爆发的冲击波机制,两者合璧,地震的预测预报成为了可能。征得他们的同意,现将两篇重要文章摘要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基于第23、24太阳活动周发生的全球M≥7.8级以上大震数据、汶川余震和智利余震数据,发现:地震的发生与日月位置存在着关联性;地震的发生与太阳风磁场到达地球的优势聚集方向存在着关联性。说明地震的发生与日月运行有关联。所用地震事件有两类:一类为余震——2008-05-12 M8.0汶川地震M≥5.0强余震与2010-02-27 M8.8智利地震M≥5.5强余震;另一类为1997—2010年全球M≥7.8大地震。虽然参与分析的地震事件数不算很多,但从两类各自不同的代表性以及所使用地震震级与地域的跨度,仍可望其结论具有普适性。文中提供了众多地震发生与日月运行关联的证据,其随机发生概率多为10-4—10-6,小概率为不发生事件,但竟然发生了,表明它们之间必定有其非随机的统一成因机制控制。这是本文作者对地震发生的宇宙环境——“天外来客”特别给予重视的立论所在。  相似文献   

15.
曾雄飞 《广东科技》2010,(Z1):128-129
<正>钱复业、赵玉林和赵璧如等通过长期研究,终于完善了地震结构体由于引潮力产生的谐振共振波理论,发明了抗干扰力强的PS-100 HRT前兆波诊断仪,为地震预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依据已经记录到的数据,他们给出了地震震级与RT波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许绍燮地震学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核爆地震与天然地震监测工程技术研究,曾组建微震台网,创导地层屈曲变形模式以解释地震的分布图像,提出缺震、等间距性、地震发震时刻与日月位置有关等震兆,提出地震预报能力评分方法。主持编写地震活动性地震预报方法程式,中国地震震级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1996年5月3日,包头西发生了6.4级地震,震九克乌素,临河八一、呼市四毛水汞观测井都有明显的异常反映,现将汞量变化与地震的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河南科学》2017,(8):1309-1315
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损失,对其进行准确的趋势判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自然可公度理论、蝴蝶结构图的对称性分析、地震可公度结构系、震中的时空迁移方向等预测判断该地区M_W≥7地震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趋势.同时根据太阳黑子发生的周期频率、月球引潮力等分析此地区发生地震的机理.结果表明:1)巴布亚新几内亚2018年和2019年发生M_W≥7地震的信号最为强烈.2)从震中经向、纬向迁移的总体来看,下次地震震中向西南方向迁移的可能性较大,并且其范围可能在南纬5.1°以北,东经150.9°以西.3)巴布亚新几内亚下一次地震有极大可能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第24周期下降段以及朔望日前后5 d之内.此研究旨在为今后的防灾减灾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震的发生不仅与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有关,还与发震地区的地质构造、当时的时间、节气、日月潮引力、人类活动以及该地区的资源和资源开采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潮汐现象的成因,对引潮力及涨落公式作了推导,增强了惯性力教学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