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2年前,一位来自浙江温州的农家子弟考进了江苏工学院电气工程系,4年本科毕业后,他分到了浙江一家化工厂技术科工作,仅隔半年他就一举考到上海交大管理学院,从硕士到博士;从讲师一直到教授、博导、管理学院副院长。从农家子弟到名牌大学的博士导师,这无论在任何社会都会被认为是成功的标志。几天前,我在上海交大浩然高科技大楼现代金融研究中心的办公室与这位同时也是两次启明星计划受助者的金融和管理专家见面。家乡口音依然浓重的吴冲锋教授并不愿花多少时间谈他的成长经历和他已经取得的成绩,而主要向我介绍他目前非常投入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年轻人选择了一个前景很好的专业,以后很幸运的能在博士论文阶段参与到大型科研项目中,并在30岁时在一家大型企业的现场主持投资1700万元的污水深度处理工程项目。几天前,我有幸在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与这位年轻的环境工程专家——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03年入选启明星计划的陈洪斌博士见面。 陈洪斌是四川渠县人,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人很热情、干  相似文献   

3.
1991年的一天,一位年近叨高龄的、大名鼎鼎的美国老人,打电话给另一位默默无闻、当时年仅四十的美国人,诚恳地表示要向他学习。这位老人是谁?那位中年美国人又是谁?为什么这位大名鼎鼎的老人要向那位中年人学习?他要学习什么?在这人生的风烛残年之际,是什么竟还能强烈地引起他的兴趣?这位老人就是曾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立下汗马功劳、并被称为当代最杰出的管理科学大师的祆明。而那位默默无闻的中年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彼得·圣吉博士。戴明所要学的,就是圣吉博士当时创立的“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理论。“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4.
黄大鸣,复巳大学物理系和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材料和器件研究与教学工作,他曾二度入选启明星计划。日前在复旦科学楼里我访问了这位一见难忘的科技启明星。如今大家都在谈计算机、谈信息技术,而这些都离不开硅芯片、集成电路,有人称当今是硅的时代。采访中,我们的话题自然较多涉及到这方面的进展。黄大鸣大学毕业后在美国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业,并从事博士后研究。7年的留学研究生涯的回顾、感受也成了我们访谈的一部分内容。另外我觉得在大鸣身上有某种能让人明显感到的我称之为科学家素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一) 白志毅(见图)是上海海洋大学的副教授,去年他因为淡水珍珠蚌遗传育种方面的课题获得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的资助,元宵节过后我应约到地处南汇滴水湖的上海海洋大学采访了这位水产养殖领域的后起之秀.采访中,我得知这位"把论文做在鱼塘边"的博士,原是一个在华北平原长大、从出生到读大学前从未见过河海的农村娃.只是到了97年高考时,受到当时社会上一些介绍海洋生物世纪文章的影响,尽管还懵懵懂懂,但怀着这样一点对海洋世纪的梦想,他选择并考取了大连水产学院(现改名为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  相似文献   

6.
和张永刚交谈,你会体会到什么叫真诚。这位1957年出生的上海首届科技启明星、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看上去与在大街上行走的最普通的人没任何两样。我与他见面的那天,上午下过一阵雨,他足蹬一双已显阵旧的中街套鞋,这是目前许多城市年轻人不愿意穿的雨具。望着他的那双旧套鞋,我心里生出一种敬佩和感慨兼而有之的感情。张永刚的少年和中学时代是随在军队工作的父母的流动而在转移中度过的,他在安徽大别山区和镇江先后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学习,中学毕业后他当过3年工人。文革结束后他作为首届高考入取者跨入南京邮…  相似文献   

7.
旅美青年生物学家郭申元博士离开我们已有 3年 ,这些时间来 ,很多人通过有限的新闻报道逐渐知道了郭申元的故事。这位在美国留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并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组织起一个科学小组 ,正准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吞噬了无数生灵的恶魔———癌症发起攻击时 ,他自己却悲剧性地先被恶魔击倒。一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 ,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人都一洒同情之泪 ,毕竟郭博士太年轻了 ,只有 2 9岁啊 !正是才华横溢的年华 ,却英年早逝 !我除了和许多人一样有这样的同感外 ,还多了一份独特的感受 ,因为我曾与在中学时代的郭申元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 ,尽管时…  相似文献   

8.
一位富有开创精神的物理学博士──访科技启明星陈鸿教授本期启明星专栏的主人公陈鸿是同济大学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系主任。几天前,我在同济物理楼里访问了这位38岁的博士生导师。我不敢奢望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交谈能完全了解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因而奉献给读...  相似文献   

9.
1984年3月中旬,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十几家大报,几乎都以醒目的标题和大幅照片,在科技版的显著位置登载了中国一位中年客座研究员(即访问学者)双喜临门的消息:这位学者自1982年4月到1984年3月的23个多月中,不但以难度较大的家畜体外受精论文破格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且用实践验证理论,与日本的花田章博士合作,培育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只“试管羔羊”! 这位学者是从中国内蒙古去的,现年四十三岁,蒙古族,名叫旭日干。对这位中年科学家所做出的举世瞻目的成就,我们深感到鼓舞。我受《世界科学》编辑部之约,访问了他。  相似文献   

10.
美籍华人冶金学家焦蔚芳博士,在阐释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本刊曾陆续刊登过他的一些文章。为使读者对焦博士的观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新千年到来之际,本刊约请朱明基教授对焦博士作一次越洋采访,并提出若干问题请焦博士作答,现将内容简要刊出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聪明不聪明 ?聪明。中国人能干不能干 ?能干。但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人获得诺贝尔奖 ?要回答这个问题 ,用几句话是讲不清楚的。我只想从一个方面谈一点想法 ,以引起讨论。大家都还记得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一个叫田中耕一 (见图 )的 ,其人在日本只能算无名小卒。他一不是博士 ,二不是教授 ,三不是外籍院士 (日本无科学院院士 )。发表的论文也是寥若晨星 ,少得可怜。他仅仅是一家小企业的小职员、小人物。田中耕一自己做梦也不会想到能获得诺贝尔奖。如果 ,田中耕一生活在中国 ,他能被选为院士吗 ?我不能断定绝无可能 ,但…  相似文献   

12.
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可能是一不小心的事,但要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那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特别是在用人的问题上,若能将其简单化,定是一件大功无量的事。如何做好伯乐,打开企业用人的密码?易中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博士宋新宇,凭借他在欧洲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工作经历,以及服务中国近50万家  相似文献   

13.
杨皎 《科学之友》2002,(7):25-27
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出现在我的面前。冒着零星小雨赶来的狼狈顿时被一种归属感代替了,满身的潮湿激发了我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和面前这位长者聊天一定会非常融洽的。没有过多的寒暄,没有无谓的客套,甚至就像久别的忘年交一样,我和这位我国著名的蔬菜瓜类遗传育种学家、国务院批准的博士研究生导师王鸣教授攀谈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2009,(10):28-29
两周前,我在复旦大学恒隆物理楼采访了李翔。尽管只有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但我得承认,我在这位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种久违的简单和纯粹的学者状态。见面时有两个细节让我难忘:一是他更愿意近距离交流,而不是隔着办公桌交谈,其次是当我向他约一篇综述稿时,他婉言拒绝了,  相似文献   

15.
一见刘滨谊,听他一谈,我就有相见恨晚之感。正是这次访问使我知道了“景观建筑”这一概念。刚过不惑之年的刘滨谊已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度”——他是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建筑学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会会员,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理事。此外他还是上海首届科技启明星,并于IWe年人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名片上的这一系列职衔是对他十几年来奋斗业绩的肯定,在素以挑剔、严谨著称的国内外建筑界,刘滨谊的名字获得了认同和尊敬。我…  相似文献   

16.
采访刘浦锋(见图)是年初时就定的,启明星通讯录上显示他是上海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博士学历,因为6英寸蓝宝石晶棒生长方面的工作得到2012年启明星计划的资助。我与刘浦锋联系采访时,还在德国出差的他很爽气地和我约定了时间,于是上周我有机会和这位来自民营科企的75后(1977年出生)启明星见面。  相似文献   

17.
在大洋彼岸美国的一次宴会上,各国科学名流济济一堂。其中,一位中国神经生物学家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谈笑风生。这位年过七旬的科学家以他在神经科学领域的骄人成就得到了各国科学名流们的高度评价。这位老人,便是中国著名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鞠躬。  相似文献   

18.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0,(11):32-32
几天前,我在上海最大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岳阳医院推拿科与我国第一位推拿学博士房敏作了较深入的交谈。印象当中,针灸、中草药、推拿这些传统医学治疗方法是靠经验,靠祖传秘方得以延续,很少会将它们与现代医学挂上钩。与房敏博士的交谈,使我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接合点。 房敏是在新疆喀什地区出生长大的,父母都是受过大学教育的军人,房敏从小就想着长大后能当一名穿白大褂的医生,这一愿望自他1982年高中毕业考入新疆中医学院后成为现实。中医专业4年的学习使房敏逐渐进入了祖国传统医学之门,在此期间他对所选修的推拿课…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林业科学家的队伍 中,有着一位33岁的“世 界级名人”,他的名字叫范少辉。 范少辉是我国卓有成就的杉木博士,他曾荣获中国林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科技奖,而且还分别被美国名人传记研究中心和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研究中心收入《国际杰出人物录》和《世界名人录》。 面对这位名人,我问:“你真的很喜欢林业吗?”范少辉只是笑了笑。我又问:“与树林打交道,需要很有耐心吧?小树成林,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吧?”他还是笑了笑,然后简单地回答:“不会的。”“你在哪国读得博士?”“中国。”“你会出国搞科研吗?”此时,范少辉才真正说出他的心里话:“到外国去读博士,就是在人家的地盘上,研究人家的树种,解决人家的问题。要解决中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何种角度考量,王如竹都是令人羡慕的成功者。在人才济济的上海交通大学,他拥有过几项记录:第一个毕业的中外联合培养的博士、最年轻的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最年轻的校属研究所所长,即使在对年轻人担任高级学术职务已逐渐习惯的今天,仍有一些人私下比较,惊叹王如竹的好运。对王教授的访问使我有机会向读者介绍这位优秀的年轻人,并试图再次证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伴随着不断勤奋自励的过程,当然这其中机遇和采取的方法也极重要。文革结束、恢复高考那年,王如竹刚在自己的家乡江苏省沙洲县读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