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测拉萨山间盆地隐伏活动断裂,采用人工震源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提出了该地区地质条件下隐伏断裂勘探时震源选择、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参数确定、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断层识别的基本方法,查明了娘热断裂、那林拉卡断裂、拉萨断裂、夺底断裂的走向、倾向、上断点埋深及其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位置等主要参数,探测表明拉萨市城近地区发育有娘热、那林拉卡、拉萨、夺底等4条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娘热断裂和夺底断裂近垂直或高角度北倾,为逆走滑或走滑断层;那林拉卡断裂和拉萨断裂近垂直或高角度南倾为主,也是逆走滑断层;娘热、那林拉卡、拉萨、夺底等4条断裂均为晚更新世活动断层,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27~0.40 mm/a。为拉萨盆地及周边地区活动断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填补了该地区浅层地震勘探资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以较多的实例说明隐伏于地壳深处的逆冲活断怪,常是损失巨大的强震发震构造。对“大地震发生在切穿最新地层并出露于地表的大断层上”定国内外理论提出挑战,指出潜在震源预测和断层工程评价应重视隐伏断裂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大凌河隐伏断裂为实例,根据断裂位于大凌河床底部的特点,通过对比河流(断裂)两侧的第四纪地层和阶地,对隐伏断裂的活动性进行研究。孢粉分析和^14C测年数据表明,大凌河大榆树堡-凌海市段一级阶地形成于晚现新世至全新世,二级阶地形成于晚更新世,三级阶地形成更新世大凌河三级阶地形成以来位于大凌河床底部的隐伏断裂没有过活动。晚更新世以来这一地区的地壳平均上升速率为0.20~0.28mm/a。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横波传播规律及运动形式的理论模型及实测数据研究了横波的波场特征。通过对横波波场的研究得出了观测浅层横波的最佳观测窗口,在野外成功地观测到了高质量的浅层横波地震资料。浅层横波野外观测与实际应用表明,利用浅层横波资料可以解释埋于地下5~100m深度范围内的地质问题,同时能对地层进行精确地分层。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小煤窑采空区的探测。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国际地震中心(ISC)提供的地震数据,分析报道了自1905年至1999年期间拉萨周围地震发生情况。同时报道了拉萨周围新建的一个小型地震网监测到的2004年地震分析结果,旨在研究拉萨周围的地震活动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虚谱法求解波动方程,以浅层地震勘探中常遇到的地质情况设计出多种相应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解决浅层地震勘探信号采集的时间同步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并完善基于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检波装置, 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MCU: Micro Controller Unit), 采用低功耗、 高分辨率的16位Σ-Δ型模数转换芯片AD7705实现数据采集, 选用nRF24L01组建无线网络, 给出电源模块和稳压电路以实现准确灵活供电。通过确定数据采集系统不同传输距离的实际时间差值, 利用地震仪进行时间补偿, 从而实现数据采集同步。测试结果表明: 系统在测试期间功耗为2 500 mW, 无线传输最远距离为94 m, 延迟时间最短为1.87×10-6 s。解决了勘探环境恶劣时的复杂布线和同步问题, 实现了浅层地震勘探的低功耗、便携式的同步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解决浅层地震勘探信号采集的时间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并完善基于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检波装置,以AT89 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采用低功耗、高分辨率的16位Σ-A型模数转换芯片AD7705实现数据采集,选用nRF24L01组建无线网络,给出电源模块和稳压电路以实现准确灵活供电.通过确定数据采集系统不同传输距离的实际时间差值,利用地震仪进行时间补偿,从而实现数据采集同步.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测试期间功耗为2 500 mW,无线传输最远距离为94m,延迟时间最短为1.87 ×10-6s.解决了勘探环境恶劣时的复杂布线和同步问题,实现了浅层地震勘探的低功耗、便携式的同步功能.  相似文献   

9.
马国荣 《甘肃科技》2014,30(21):40-41
我国的煤炭资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70%,煤炭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达到了38亿t。随着煤矿高产高效的要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非常重要,解决了许多传统二维地震勘探技术不能解决的地质问题。对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扎赉诺尔煤业集团铁北矿三维地震勘探区目的层埋藏浅、地表条件复杂、钻孔资料少的特点,阐述了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资料解释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取得的地质效果。经矿井和生产实际验证,三维地震资料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地铁1号线东线隧道中营工-小西沟区间段为工程背景,对地铁浅埋隧道爆破振动进行了多次监测试验,发现地铁浅埋隧道地表掌子面前后16 m监测范围内存在空洞效应现象,随着与掌子面距离由小变大,空洞效应现象出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直至最后消失;运用LS-DYNA程序,采用拉格朗日算法和完全重启动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浅埋隧道爆破振动进行数值模拟,也得出了地铁浅埋隧道地表掌子面前后存在空洞效应现象的结论,空洞效应现象存在的区域为掌子面两侧10 m范围内,空洞效应现象在掌子面两侧6 m处最为显著.通过将掏槽孔装药一次爆破调整为多分段爆破,减小了掏槽孔单段起爆药量,降低了掏槽孔爆破产生的地表振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某市浅埋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与周围环境,阐述了快速掘进施工技术的特点与具体措施,指出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坚持信息化原则是指导隧道快速施工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浅层地震横波反射法最佳应用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浅层地震波纵、横方向分辨率的讨论,给出了提高地震反射波测试分辨率的几条途径,通过对震波反射系数和地震波速分布的讨论,表明地震波速在地震勘探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给出了软基地区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值与地层深度的某种关系式,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浅层地震横波反射地区的优点以及局限性,并论述了该方法的最佳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地势变化剧烈、影响因素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高山深谷地区,蒸发力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造成了空间分布的困难.本文在分析拉萨河流域蒸发力与水汽压差、水-气温差、气温、风速等实测气象因子相关性的基础上,检验了基于水-气温差修正的道尔顿模型结构(全国通用公式)的适用性,提出了基于水-气温差和气温修正的道尔顿模型.残差分析和模型验证表明,新模型满足回归模型充分性假设,适用于拉萨河流域,从而为测站稀疏的拉萨河流域蒸发力的空间分布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城市浅埋暗挖法常应用于繁华地带道路下修建人防地下商业街和过街通道等地下工程.这类工程顶板距离地表一般比较浅,道路上汽车行驶震动将对浅埋暗挖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利用ANSYS进行数值模拟定性地分析了行车震动在人防工程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传播规律,结合洛阳市纱厂南路浅埋暗挖工程进行震动参数测试,获取了道路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加速度,研究了行车震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对浅埋暗挖施工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水平方向上,从跨中至两侧,加速度值逐渐减小;在竖直方向上,由上至下,加速度值呈线性减小规律;有汽车通过时加速度值是无汽车通过时的1.48~5.33倍,路面汽车行驶对道路下浅埋暗挖土方开挖的不利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地面交通荷载对浅埋隧道的动力响应,建立地面移动荷载作用下隧道数学模型.以济南市顺河快速路南延地下结构工程为背景,将地面交通荷载进行合理近似简化;利用动力方程推导围岩波势函数表达式,结合边界条件确定的波函数展开项系数,得到移动荷载作用下隧道的动力响应,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结果进行验证;讨论移动荷载速度及隧道埋深对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应力响应在隧道拱顶处引起较大响应;切向应力则在拱顶处和两侧均引起较大响应;车辆速度及隧道埋深是影响动力响应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浅层断层探测技术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层断层探测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现场工作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查明地表附近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和最新活动时代,为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避让或采取抗断措施等提供依据。浅层断层探测常用的方法有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浅层地震折射波法、探地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地球化学法等。结合各探测方法的原理,分析了各探测方法在适用介质条件、探测深度、探测分辨率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验证。根据各探测方法的特点,给出了不同场地类型条件下的浅层断层探测的优选方法及方法组合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洪相勘查区的地质概况,总结了本次地震勘探的主要成果,即查出了测线上的断层2条、解释了测线上的断点7处、查出测线上陷落柱2个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贵州省惠兴高速公路林场隧道为案例,具体分析公路隧道在浅埋、偏压、围岩软弱等不良地质情况下的设计思路与施工工艺,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采用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方案,以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地铁浅埋隧道掘进过程中爆破振动对地铁施工安全及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论文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地铁1号线东线隧道中营工-小西沟区间段为工程背景,对地铁隧道掘进爆破时地表产生的振动效应进行了多次监测,得出地表振动速度自掌子面正上方向两边逐渐减小;将爆破产生的振动信号通过HHT方法变换,发现隧道掘进爆破产生的振动信号,其能量主要分布在时间段0~1.2 s,其频率主要分布在频率段0~60 Hz之间.采用掏槽孔分段起爆技术,显著降低爆破振动效应,同时有效控制了隧道爆破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