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甘草属与其近缘属植物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甘草属( Glycyrrhiza) 植物短荚果系的3 个种和念珠状荚果系6 个种与其近缘属4 个种的子叶和下胚轴进行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分析。结果显示:属间、种间具有酶谱差异,每个属有其特征酶谱带。根据同工酶酶谱性状:下胚轴36 个同工酶谱性状和子叶38 个同工酶谱性状,分别对13 个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 个种可划分为2 类;甘草属( Glycyrrhiza) 植物的9 个种很好的聚在一组,盐豆木( H.holodendron) 也在此组,表明两属间关系较近;苦豆子( S.alopecuroides) 、骆驼刺( A.pseudalhagi) 和小花棘豆( O.glabra) 在另一组,它们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大豆属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豆属中11个种的进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lycine亚属和Soja亚属的细胞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指纹图谱差异较大,特别是HindⅢ的酶切指纹图谱,Soja亚属的大多数材料的等位基因数比Glycine亚属的多.利用30对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分析种间多样性表明,不同位点在种间的等位基因数目不同,为6~29,平均每个位点15.9个,Glycine亚属中种间的指纹图谱差异比Soja亚属中种间的大.用10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引物组合检测的AFLP指纹图谱表明,AFLP多态性为97.6%.不同引物组合揭示多态的能力不同,Glycine亚属特异带344条,Soja亚属特异条带仅为61条.对于不同种来说,除了G.clandestina和G.soja外,其他种都有种的特异带.根据RFLP,SSR和AFLP分析的数据,用UPGMA法构建了大豆属相关种的分子系统树,并确立了半野生种G.gracilis的分类地位,这对于栽培大豆种(G.max)的起源、进化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黄芪属A.adsurgens,A.discolor,A.hocrntchy,A.mahoschanicus,A.melilotoides,A.dahuricus 6个种的2片真叶整体幼苗为材料,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分析.结果表明,黄芪属这6个种共有16条不同的酶带,各种间酶带数量和相对迁移率有着显著差异.上述各种的酶带数及迁移率的变化范围分别是6条(Rf0.03~0.35),7条(Rf0.03~0.56),8条(Pf0.03~0.07),7条(Rf0.11~0.49),7条(Rf0.04~0.54)7条(Rf0.14~0.45).据谱带条数越多和变化  相似文献   

4.
披碱草属(Elymus L)是禾本科小麦族中一个重要的多年生属,借助光学显微镜对披碱草属4种植物的叶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别.结果表明,脉间长细胞为近长方形.垂周壁形状为浅波状、深波状;有短细胞存在.呈椭圆形、孪生;气孔器副卫细胞呈圆屋顶形、平屋顶形;硅质乳突存在于脉间长细胞上;表皮细胞大小、垂周壁式样、气孔器大小和硅质乳突等特征在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作为本属种间分类鉴别的参考依据,从而为该属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开发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型电泳技术,对内蒙古苜蓿盲蝽属(AdelphocorisReuter)的6种苜蓿盲蝽不同种群的酯酶同工酶(EST)、过氧化物同工酶(PO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种苜蓿盲蝽属昆虫不同种群的酯酶同工酶(EST)谱带清晰、稳定,且不同种群间有差异;6种苜蓿盲蝽中,只有苜蓿盲蝽A.lineolatus的POD同工酶染出的酶带最多,且在雌雄两性间的活性差异较大,但染出的酶带数少于EST同工酶,活性也弱于EST同工酶,其余种类染出的酶带较少.POD同工酶特征的支序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盲蝽A.lineolatus的4个种群分为2大支系,不同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是导致同工酶酶谱趋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玉兰属20种植物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检验玉兰属植物酶谱分类的可靠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系统测定了该属20种植物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并用排序方法对它们酶谱综合因子的相似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属20种植物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均有显著差异,每种均有特征酶谱或以酶谱因子不同相区别.它们酶谱综合因子的排序结果与其形态分类相吻合,从而为该属植物物种鉴定、良种选育及其属下分类系统建立提供了酶学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基于POD同工酶对石蒜属种间和石蒜居群间进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蒜属(Lycoris)9个种和石蒜(L.radiata)16个居群的POD同工酶酶谱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石蒜属植物共显示出24条酶带(种间和居群间各12条),其中五条是特征酶带(种间和居群分别为3条和2条).(2)石蒜属9个种可分为两类:一类由具有两型核型结构(V型和I型)的7个种所组成:即中国石蒜L.chinensis、忽地笑L.aurea、长筒石蒜L.longituba、鹿葱L.squamigera、安徽石蒜L.anhuiensis、香石蒜L.incarnata、乳白石蒜L.albiflora;另一类由具单型核型结构(I型)的2个种所组成:即石蒜L.radiata、换锦花L.sprengeri.其中,中国石蒜和忽地笑亲缘关系最近,与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结果相近.(3)石蒜POD同工酶变异比较丰富,与石蒜染色体核型和数量多样性相符.POD同工酶研究显示石蒜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同工酶变异分析可以作为探讨石蒜属种间亲缘关系和石蒜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根据起源地域、类群、物种以及形态特征的差异,从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种质资源圃中选取15份冬青属苦丁茶种质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并从冬青属5个物种中各取1份种质材料进行醇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冬青属苦丁茶其不同物种之种质材料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和醇酶酶谱均显示出明显的物种间差异;2.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冬青属的5个供试物种的所有不同种质材料中均存在一条共同的谱带(PA3),该谱带可视为冬青属苦丁茶的特征谱带;3.不同地域来源的苦丁茶冬青种质材料其过氧化物酶酶谱显示出差异,而同一地域内(或同一类群内)苦丁茶冬青的不同种质材料,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则基本相同;4.醇酶酶谱特征显示,冬青属内不同物种的苦丁茶其酯酶同工酶多态性显著。以上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醇酶同工酶之酶谱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判断冬青属苦丁茶种质材料的起源地域、遗传差异、亲缘关系以及种级水平的分类鉴定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冬青属苦丁茶不同种质材料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冬青属5种苦丁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并根据同工酶分析结果探讨了冬青属苦丁茶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种内不同种质材料的遗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不同物种的供试材料均有两条共同的特征谱带,同时又有丰富的酶带多态性。同一物种的不同种质材料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也显现出一定的差异。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判定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冬青属苦丁茶种级水平分类的依据之一,但同一物种内不同种质材料的遗传差异以及种下分类群的划分则尚需更多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研究结果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10.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刺槐属(Robina)内5种植物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共选用22个10 bp随机引物扩增出212个DNA片段,进行种间遗传关系分析.片段大小在100~2 200 bp之间,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83条,多态率为86.3%;利用UPGMA进行遗传距离计算的结果表明,刺槐、毛刺槐和香花槐分属刺槐属的三个种,红花刺槐和龙槐是刺槐的变型.首次在DNA水平上证明香花槐为刺槐属的一个独立种,且与毛刺槐的亲缘关系较近.为刺槐属植物亲缘关系和系统分类建立了新的分子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以青花椒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护色、配方、稳定性等工艺条件,确定青花椒酱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青花椒14.7%、胡椒粉2.0%、食盐4.0%、芝麻粉8.7%、姜和蒜2.0%、味精1.3%、香油6.7%、水60.7%,并以0.4%维生素C进行护色,以1.5%CMC-Na作为稳定剂,制备出色香味俱佳的青花椒酱。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青竹梅的抗衰老机理之一.即对机体脂质过氧化与 O_2清除剂水平进行研究,发现断奶10d 的幼鼠不论脏器或血液 LPO 水平均显著低于100d 龄的成年鼠(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相反.幼鼠肝 SOD 极显著地高于成年鼠,腩和血中基本稳定.未见显著差异.青竹梅果浆具有降低脂质过氧化(LPO)水平和提高SOD 的功效.实验发现,成年鼠服用青竹梅32d.肝、脑和血中的 LPO 水平均接近幼年对照组的数值,无显著差异,然而与成年对照鼠比却显著降低.说明青竹梅果浆能显著地降低成年鼠 LPO 损伤,防止细胞衰老.从 SOD 活性分析又见,青竹梅果浆能显著提高成年鼠脑、血的 SOD 活性(P<0.01和 P<0.05).与幼鼠对照比较也见脑中 SOD 活性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品种山茱萸药材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不同栽培品种山茱萸药材中多糖的含量.7个栽培品种33份样品测定结果显示,我国山茱萸产区的5个主流品种:椭圆形果型、圆柱形果型、长圆柱形果型、长梨形果型、短圆柱形果型中多糖的含量差异较小,山茱萸多糖可以作为山茱萸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为山茱萸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刺柏属、圆柏属的分类地位及相互关系,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分析了两属代表种杜松和圆柏、粉柏的精油成分。同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杜松、圆柏的孢粉形态。结果表明:杜松与圆柏、粉柏在精油成分上有明显差异;杜松与圆柏在孢粉形态上也存在显著不同。两项分析的结果支持了将圆柏属植物从刺柏属中分出另立圆柏属的观点。同时根据3种树的精油分析结果提出了圆柏属在系统演化关系上比刺柏属进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荞麦属(Fagopyrum Mill)的甜荞(F.esculentum)和苦荞(F.tataricum)共19个不同收集系子叶期幼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共10条,其中甜荞有5条带,而苦荞为6条.酶带及聚类分析表明:甜荞和苦荞各收集系内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  相似文献   

16.
Antiviral compounds and one new iridoid glycoside from Cornus officinalis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From 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bioassay-guided fractionation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four active tannin compounds with high effectiveness of inhibiting Hepatitis C virus NS3 serine protease in vitro. The compounds are: 1,2,3,6-tetragalloyl-β-D-glucopyranose (1), 1,2,3,4,6- pentagalloyl-β-D-glucopyranose (2), Tellimagrandin Ⅰ (3) and Tellimagrandin Ⅱ (4). The four compounds could inhibit HCV NS3 protease in vitro with IC50 values of 6.98, 5.11, 7.0 and 4.8 μmol/L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a new iridoid glycoside (5) was also isolated from 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which was assigned to be 7-O-butyl morroniside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17.
花瓣花色素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AMW混合液抽取Glaucidium palmatumSieb .etZucc .花瓣的花色素苷 ,用PC法和HPLC法进行纯化 ,然后用TLC法对纯化的花色素苷的配基、结合糖的种类以及结合位置进行了测定 ,得到了G .palmatumSieb .etZucc .花瓣花色素的定性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民族常用的植物药八角枫进行生药学鉴定, 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别方法. 结果: 八角枫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具有专属性的特征. 结论: 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能够很好地鉴定八角枫.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全面地综述了我国二级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连香树的生物学特性,其中有外部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包括叶片、木材结构、雌花序、雄花序、花粉和染色体。此外还有连香树的地理分布,生态学与群落学特性等。最后,还初步分析了连香树的资源现状和濒危原因,并提出了具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山茱萸中的铁、铜、镁、锌、锰、铬、铅、镉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镁含量很高,铁、铜、铬、锌、锰含量较高,铅含量很低,不合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