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CdI2与TSC在丙酮溶剂及水中形成加成物CdI2(C4H10N3S)2·H2O,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m.晶胞参数为a=0.7533(3)nm,b=1.535(2)nm,c=0.8437(2)nm,β=90.91(3)°,v=0.976(1)nm3,Mr=648.64,Z=2,Dc=2.20g·cm-3,μ(CuKα)=44.58cm-1,F(000)=608,T=297K.用1622个I≥3σ(I)独立衍射精修结构,最终偏差因子R=0.057,晶体中存在分离的单核络合物CdI2(C4H10N3S)2·H2O,Cd原子呈畸变四面体配位.两个Cd-I和Cd-S键长分别为0.2730nm,0.2743nm和0.2575nm.  相似文献   

2.
CS2在Cu-S键中插入产物(Ph3P)2Cu(S2CSR)(R=Bu^t或C6H2Pr3-2,4,6)与CH2I2-丙酮-Py混合溶剂反应,获得了双核铜化合物〔CuI(PPh3)(Py)〕2和〔CH2(C5H5N)2〕2〔Cu2I6〕两个化合物晶体,用X射线晶衍射法测得它们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沙棘果硫酸化酯多糖HR_3SL的制备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沙棘果皮分离提取了相对分子质量较均一的杂多糖HR3 .用氯碘酸吡啶法对HR3 进行硫酸化修饰后,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大,HR3SL的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208 nm ,268 nm ,286 nm 和1 240 cm -1 ,620 cm -1 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紫外光谱法与硫酸钡质量法测定HR3SL中SO2-4 含量约为21 % .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溶剂对2-NO2-5,10,15,20-四苯基卟啉铜(2-NO2-TTPCu(Ⅱ)1与苯酚钠反应的影响,发现反应速度、产物分布与所用溶剂有很大关系。在苯酚中反应,主要产物为碳碳键相连的产物2-(2-羟基苯基)-TPPCu(Ⅱ2(50%)和2-(4-在苯甲腈、DMSO、DMF和吡啶中反应,4的产率分别为55%、52%、47%和11.7%。实验结果说明,在反应中存在SRN1和SNAr的竞争,质子  相似文献   

5.
实验测定了平均尺寸4.2nmCuCl晶簇的室这紫外和可见光吸收谱线,给出了He-Ne激光束辐照下的光吸收谱线,在3.187eV处有宽度0.62meV的吸收尖峰。  相似文献   

6.
CS_2在Cu─S键中插入产物(Ph_3P)_2Cu(S_2CSR)(R=Bu ̄t或与丙酮-Py混合溶剂反应,获得了双核铜化合物[CuI(PPh_3)(Py)]_2和[CH_2(C_5H_5N)_2]_2[Cu_2I_6]两个化合物晶体,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得它们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抗坏血酸对Cu~(2+)与TPPS_3配位反应促进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可见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对Cu(2+)的还原性、Cu(2+)的还原状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液中溶解氧浓度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TPPS3)配位反应的影响。实验证明,在抗坏血酸存在下,Cu2+与TPPS3可能的配位反应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Cu2+还原为Cu2+,Cu2+与TPPS3生成很不稳定的、对溶解氧非常敏感的Cu(Ⅰ)-TPPS3中间体,此中间体一旦生成立即被溶液中的溶解氧氧化为Cu2+(Ⅲ)-TPPS3配合物。  相似文献   

8.
以APS-TU和APS-U为引发体系,研究了氰乙基化交联淀粉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IR,SEM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当[APS]=[TU]=[U]=3×10-2M,[MMA]=6×10-1M,S:L=4:100,60℃,反应6小时时,G%、E%值最高.用NH2NH2改性后,含-COONHNH2功能基的接枝共聚淀粉对Cu、Cd、Cr、Ph等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设计了反应与分离合二为一的膜催化反应器,将自制的负载型TiO2-聚丙烯疏水性复合膜材料用于以Ni-Cu/MSO为催化剂的CO+H2合成乙烯的反应,考察了反应中CO的转化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以Ni-Cu/MSO为催化剂CO+H2合成乙烯膜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50℃),与常规的催化反应在同温度下进行比较,CO转化率提高了8.5%,C2H4的选择性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离子团束-飞行时间质谱(ICB-TOFMS)系统制备了金(Au)超微粒子-聚乙烯(PE)薄膜和C60-聚乙烯薄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所制备的样品。它们的结构是Au超微粒子镶嵌在多晶的PE薄膜中,其中Au原子团呈球形,直径分布在2.0-5.0nm窄范围内,当沉积基底温度为90℃时,Au原子团相互靠近,几乎连接起来,但仍保持原来大小。基底温度为140℃蒸积的C60-PE薄膜具有晶态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新型蓝色光致发光材料Ca8Mg(SiO4)4Cl2:Ce(3+),并对其进行了光谱测试.分析了Ce(3+)在Ca8Mg(SiO4)4Cl2晶体中应占据的晶体学格位.测试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激发下,Ca8Mg(SiO4)4Cl2:Ce(3+)的发射光谱为一峰位在410nm~425nm之间的宽谱带,经分析确认作为发光中心的Ce(3+)占据Ca8Mg(SiO4)4Cl2晶体中多面体八配位的Ca(Ⅱ)格位.  相似文献   

12.
在室温下测量了Bi2-xPbxSr2CaCu2-xMgxO8+δ超导体的正电子寿命,发现正电子体寿命τb随着Pb含量x的增加而减小,测量了转变温度Tc结果表明,Mg替换不影响电子结构,Pb替换使电子从Cu-O面迁移到Bi-O层,并导致Cu-O面空穴浓度增加,转室温度Tc减小。  相似文献   

13.
从棘果皮分离提取了相对分子质量较均一的杂多糖HR3,用氯碘酸吡啶法对HJR3进行硫酸化修饰后,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大,HR3SL的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208mm、268mm,286nm和1240cm^-1,620cm^-1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紫外光谱法与硫酸钡质量法测定HR3SL中的SO4^2-含量约为21%。  相似文献   

14.
新试剂T(BHMOP)P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酸钠存在下,meso-四(3-溴-4-羟基-5-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铜的显色反应。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4×10^5mol^-1.cm^-1。铜含量在0~6.0μg/(25ml)范围仙符合比尔定律。络合物的组成为Cu(Ⅱ):T(BHMOP)p=1:2,本法已用于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其结果与原子吸收法(AAS)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牛血红细胞铜锌超氧物歧化酶(Cu·Zn-SOD),经溶血,CuCl2处理及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步骤被纯化到高度均一程度.纯化酶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图谱上的活性染色带与蛋白染色带相对应,在SDS-PAGE图谱上呈现单一区带.元素分析表明该酶含有2个锌原子和多于2个的铜原子.分子量和亚基分子量分别为33500和17800.在紫外区酶有4个明显吸收峰,分别为274.6nm,266.2nm,258.8nm和245.4nm.该酶对热稳定,纯化后酶比活性为14525u/mg,活力回收率为45%.本文对经CuCl2处理与氯仿-乙醇处理纯化的牛血Cu·Zn-SOD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氯仿-乙醇对酶的某些性质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KNO3,Ni(NO3)2,TiO2为原料,通过固相反应,制备出高结晶度K-Ni-Ti层状金属氧化物(简称“LMO”),并详细考察了制备条件,筛选出最佳合成条件。经XRD,SEM,TG-DTA及BET表征,初步探讨了K-Ni-TiLMO的基本性能,说明该LMO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同时,HAC,NH4Cl,正己铵的引入,使LMO的网面间距由0.78um分别增加到0.86nm,0.88nm和2.33nm.  相似文献   

17.
在室温下测量了Bi2-xPbxSr2CaCu2-xMgxO8+δ超导体的正电子寿命,发现正电子体寿命τb随着Pb含量x的增加而减小;测量了转变温度Tc结果表明,Mg替换不影响电子结构,Pb替换使电子从Cu-O面迁移到Bi-O层,并导致CU-O面空穴浓度增加,转变温度Tc减小.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用离子团束-飞行时间质谱(ICB-ToFMS)系统制备了金(Au)超微粒子-聚乙烯(PE)薄膜和C_(60)-聚乙烯薄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所制备的样品。它们的结构是Au超徽粒子镶嵌在多晶的PE薄膜中,其中Au原子团呈球形,直径分布在2.0-5.0nm窄范围内,当沉积基底温度为90℃时,Au原子团相互靠近,几乎连接起来,但仍保持原来大小。基底温度为140℃蒸积的C_(60)-pE薄膜具有晶态结构,其晶格常数为1.454nm。  相似文献   

19.
木素磺酸铁(Ⅱ)螯合反应特征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磺化木质素与Fe^2+离子反应的反应特征及其产物木素磺酸铁(Fe-LS)的水溶性、紫外吸收光谱和分子量分布等性质的研究。表明,Fe-LS中的总铁含量高达23.4%(W/W),且表现为Fe(Ⅱ)形态,其水溶性pH而变化,在碱性条件下不生成F3(OH)3沉淀紫外吸收淡谱显示,Fe_LS在205nm处有一明显上峰,在260~280nm间有一肩峰,电观察Fe-LS聚合分子为球形和块状,其主要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20.
已知二阶稀土三元碘化物CsSmI3的结构,以半径较小的Eu^2+取代Sm^2+,在CsSm(1-x)EuxI3体系中,得到一系列与CsSmI3同结构物化合物,它们的摩尔体积随着x的增大而直线下降,形成了连续固溶体,在330nm激发下,固溶体的荧光发射在X≤0.8时,在650~800nm处Sm^2+的d→f跃迁宽带发射,反映了Eu^2+→Sm^2+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