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晶体场理论基础上,考虑到掺杂离子引起晶体局域结构畸变和利用Co^2+离子的3d轨道函数,研究了八配位立方晶体CdF2和CaF2中掺杂Co^2+离子的d-d电子光谱和EPRg因子,研究表明,局域结构畸变对g因子的影响不应忽略。  相似文献   

2.
在晶体场理论基础上,考虑到掺杂离子引起晶休局域结构畸变和利用Co ̄(2+)离子的3d轨道函数,研究了八配位立方晶体CdF2和CaF2中掺杂Co ̄(2+)离子的d-d电子光谱和EPR_g因子.研究表明,局域结构畸变对g因子的影响不应忽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光谱数据出发,用参量化的d轨道理论确定了LiF:Co^2+和NaF:Co^2+晶体中的Co^2+-F键长,结果表明:LiF:Co^2+中,Co^2+-F键长基本与未掺杂LiF晶体中的Li-F距离相同;而NaF:Co^2+中的Co^2+-F键长很大收缩,完全不同于未掺杂NaF晶格中的Na-F键长,从杂质离子半径与被取代离子半径的差别引起的局域畸变及静电平衡机制引起局域畸变出发进行的讨论表明,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光谱数据出发,用参量化的d轨道理论确定了LiF:Co2+和NaF:Co2+晶体中的Co2+-F-键长.结果表明:LiF:Co2+中,Co2+-F-键长基本与未掺杂LiF晶体中的Li+-F-距离相同;而NaF:Co2+中的Co2+-F-键长则有很大收缩,完全不同于未掺杂NaF晶格中的Na+-F-键长.从杂质离子半径与被取代离子半径的差别引起的局域畸变及静电平衡机制引起局域畸变出发进行的讨论表明,所得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Cr^3+和V^2+离子分别掺进晶体MgO时,将引起局域结构产生四角畸变,本文研究了掺杂晶体MgO;V^2+和MgO;Cr^3+的EPR零场分裂D,理论计算和实验观察基本一致;并指出,MgO:V^2+局域结构的四角畸变程度应小于MgO:Cr^3+。  相似文献   

6.
该文考察了d电子t2g轨道eg轨道局域性差别的影响,并计及Racah参量A对光谱跃迁的贡献,导出了3d^7电子组态在Td对称下的哈密顿矩阵公式。从理论上研究了Co^2+:MgGa2Se4中Co^2+离子的吸收光谱,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旋转圆盘电极法和线性动电势扫描法测定了PdCl^d2-4/PdCl^2-6体系电子自交换反应速率常数kex,研究了K2PdCl6溶液浓度、PVP膜厚度以及不同支持解 质对kex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籍静电引力接着PtCl4^2-/PtCl6^2-的PVP修饰电极,采用动电势扫描法、旋转圆盘电极法和电位阶跃法等测定了不同H2PtCl6溶液浓度、PVP膜厚度和支持电解质条件下PtCl4^2-/PtCl6^2-体系的Kex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研究了Bi2(Sr,Ca)2Cu2Oy超导体中Cu原子与Bi原子的局域结构.结果表明:Cu原子第一配位层是五配位的氧原子,第二配位层是四配位的Ca原子和一配位的Cu原子,但不含Sr原子的结构信息,这是Sr-O层与Cu-O层层间距较大所致;同时测定Bi原子第一配住层含有2.3个氧原子,用非公度调制结构模型解释了Bi原子的配位状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旋转圆盘电极法和线性动电势扫描法测定了PdCl/PdCl体系电子自交换反应速率常数kex,研究了K2PdCI6溶液浓度、PVP膜厚度以及不同支持电解质对kex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xt子寿命谱方法研究Ca局域替换La(3-x)/2Ba(3-x)/2CaxCu3Oy中的La和Ba引起的电子结构变化;并结合氧含量和转变温度的测量,分析了电子密度增加的原因.实验表明,随着Ca含量的增加,体系正常态的正电子寿命明显减小,这表明正电子探测的电子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Bi_2Sr_2CaCu_2O_(8+X)单晶的比热和热导率研究王如竹,吴静怡,王卓,施健卉,杨红艳,潘晓峰,杨晓春(动力机械工程系)材料的比热、热导率以及热膨胀率和温度的关系对于理解物理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比热,它反映了系统能级的总的能态,因此表征...  相似文献   

13.
吉林新立油田CO_2非混相驱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专门建成的高压线性物理模拟装置,以吉林新立油田为原型进行了一系列CO2非混相驱模拟实验。实验内容包括CO2注入率、CO2段塞大小、交替注方式、气水比、水气同注及注CO2时机等因素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CO2非混相驱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CO2段塞大小和油层压力。注入率对驱替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交替注入和气水比的影响是次要的。实验结果还表明:对新立油田而言,在较低的含油饱和度下,CO2非混相驱仍能有效地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的原料配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硅溶胶、磷酸和硝酸钙为原料,以18种不同化学成分的原料配比分别合成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的CBC材料。引入磷率(PM)或硅率(SM)及氧化钙标准值(CSt)的概念,综合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的分析,以测得的劈裂抗拉强度指标为依据,对材料的配料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欲制得高劈裂抗拉强度的材料,应控制PM为2.0-3.0,CSt为90 ̄105,或化学组成范围为:CaO,53.  相似文献   

15.
根据Yaniv的界面理论,利用紧束缚近似下的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绝缘体NaCl的层厚度对NaCl-Si(111)界面电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Si上覆盖一层NaCl时,导致局域在Si-边的价带态密度显著降低和导带态密度显著升高,这可能是由于NaCl的离子性将Si的价带电子排斥到导带的缘故;(2)当NaCl层厚增加时,局域在Si-边的态密度几乎不受影响,这与NaCl-Si(111)界面热垒形成  相似文献   

16.
跨临界CO2制冷循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对理想的跨临界CO2制冷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性能计算,揭示了该循环的一些特点:对于一定的冷却器出口温度,对应一个使系统性能系数最佳的冷却压力,而且系统性能系数最佳时的冷却器出口温度与冷却压力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代数式表示;提高蒸发温度可显著提高循环的性能系数;当冷却压力较低时,提高循环的吸气过热度,可显著地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冷却器出口温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当蒸发温度和冷却器出口温度较高时,减小回热器传热温差,可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和性能系数.这些结论,对于跨临界CO2制冷系统的运行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综合平衡原理,建立和讨论了一种新型的FeS2-H2O系电势-pH图及该体系中溶液态物质的浓度分布函数单质硫只有较小的稳定区且依赖于溶液中含硫物种总浓度Ct(S)和H2S气体的分压大小,当Ct(S)固定时,分压小于某临界值后单质硫的稳定区将消失Fe2O3(S)和FeS2(S)的稳定区均很大,Fe2O3的稳定性与溶液中含铁总浓度Ct(Fe)有关,而FeS2的稳定性与Ct(S)、Ct(Fe)及H2S气体的分压均有关图3,表3,参4  相似文献   

18.
用晶场理论方法,采用点荷偶极模型,对CdCl2:Co2+晶体中Co2+离子的电子Raman谱进行了理论计算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FcCH2N(CH3)2Pd-X-L是一类含有不同金属离子的混合价化合物.本文介绍合成方法并讨论不同性质的配位基以及配位基在分子中的键合情况对化合物Fe(Ⅱ)氧化电势的影响,剖析Fe(Ⅱ)-Pd(Ⅱ)价电子互换作用的条件和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假设在Na2ZnCl4·3H2O:Mn2+晶体中,处于C3轴上与Mn2+发生作用的是H2O配体而非Cl-;用对角化能量矩阵的方法计算D、a和g,以及单轴压力效应dD/dp和da/dp,结果与实验相当一致,表明:H2O取代Cl-的假设是合理的,晶体场理论对Na2ZnCl4·3H2O:M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