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黄粉(Tenebriomoliter)末龄幼虫血淋巴的防卫机制做了报道,结果表明:(1)对末龄幼虫分别进行针刺体壁、注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苏云金杆菌(Bacilusthuringiensis)及无菌生理盐水,结果均能引起血细胞总数(THC)规律性的变动,其变动曲线是一致的,即处理后15minTHC急剧下降,在随后的10h内THC出现3个高峰期,但不同的处理THC的变动幅度不同;(2)对幼虫分别注射大肠杆菌及苏云金杆菌后,虫体内细菌的残留量逐渐减少,THC高峰期出现之后,伴随一个杀菌的高峰期,其相对杀死率的高峰期出现在注射后的1~2及4~6h;(3)测定了黄粉幼虫体液防卫的诱导期是在处理后的6~8h,所以黄粉幼虫早期的防卫作用是由血细胞进行,6~8h之后,体液的防卫作用开始参与。  相似文献   

2.
几种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对刚竹毒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应用3种白僵菌菌株、苏云金杆菌分别对2 ̄3龄刚竹毒蛾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生物制剂的毒力效果由高到低分别为白僵菌松毛虫菌株(永安)〉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刚竹毒蛾菌株(邵武)〉白僵菌松毛虫菌株(邵武)。应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低浓度的80%敌敌畏复合杀虫剂对刚竹毒蛾2 ̄3龄及5 ̄6龄幼虫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杀虫剂的效果均高于单一生物制剂,其最佳组合为白僵菌松毛虫菌株(永安)孢子浓度为  相似文献   

3.
该实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青黄链霉菌、酿酒酵母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田基黄水提取液进行抑菌实验研究,并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其结果表明:田基黄水提取物对供试菌种普遍有抑制作用,黑曲霉除外;MIC也因菌种不同而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青黄链霉菌为0.25g/mL,酿酒酵母菌为0.5g/mL,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均为0.125g/mL.实验还采用不同有机溶剂的提取物对选取的五种供试菌种进行抑菌作用研究,其结果表明:田基黄有机溶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青黄链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均比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用微量注射处理法初步研究苏云金杆菌和环磷酰胺对中华稻蝗在分子水平上的毒性作用.在不同的药剂作用时间解剖虫体,取其精巢,低渗后固定保存,用传统的酚/氯仿法提取精巢总DNA(部分技术环节略作改动)电泳检测比较结果,并进行PCR随机扩增.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对中华稻蝗总DNA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苏云金杆菌处理的样品均没有随机扩增产物,环磷酰胺部分样品有随机扩增条带,但不同样品扩增条带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泡桐叶甲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苏云金杆菌、2 .5%敌杀死、50 %甲胺磷、4 0 %氧化乐果、杀虫威等几种药剂进行不同施药方式、不同药剂林间对比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对泡桐叶甲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注射法和喷雾法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甲胺磷 氧化乐果 (1:10 0 0 )混合农药注射防治效果较好。苏云金杆菌 (5× 10 7孢子 / ml) 敌杀死 (1:50 0 0 )喷雾防治泡桐叶甲幼虫比单纯使用化学农药效果更好 ,菌药混合液防治后 2 5d林间虫口明显低于化学防治 ,林间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6.
苏云金杆菌H3-111菌株摇瓶培养液,室内测定48h对刺蛾幼虫毒力回归方程为Y=4.2900 1.9898x,y=0.9452,与标准品比较其生物效价为3300.621U.mg^-1;大田测试表明BtH3-111菌株防治刺蛾高峰期在药后72h-96h,稀释500-1000倍的防效达85.71%-89.10%,略高于DDVP。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苯甲酸和不同浓度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以上五种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效果好于苯甲酸.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5%,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对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杆菌对壳聚糖较敏感,黑曲霉对壳聚糖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8.
利用转座子Tn917构建杀虫Bt工程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链球菌(Streptococusfaecalis)的转座子Tn917衍生载体pTV1Ts将苏云金杆菌(Bacilusthuringiensis,Bt)的2个杀虫晶体蛋白(ICPs)基因整合进Bt染色体上,转座频率达59×10-5.将对双翅目昆虫有毒效的ICPs基因cry11A和广谱溶细胞且对蚊子等有毒效的cyt1A基因分别克隆到pTV1Ts上,用高压电激法转入对鳞翅目昆虫有毒效的库斯塔克亚种(Btsubspkurstaki)HD1菌株,分别筛选到在染色体基因组上整合进这2个基因的突变株HT26和HT45,整合基因均能在这2株工程菌中获得表达并形成正常的伴孢晶体.生物测定结果显示,表达的Cry11A和Cyt1A晶体蛋白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库蚊三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83ng/mL和64ng/mL,同时Cyt1A晶体蛋白对培养的昆虫细胞有较强的溶解作用.其结果为创造新型基因工程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提供了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奶犊牛直肠主要正常菌群的检测及其定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稀释滴种法,对奶犊牛直肠内容物中8种主要正常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真杆菌、类杆菌、大肠杆菌、消化球菌、梭菌、肠球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到奶犊牛直肠8种主要正常菌群的对数均值.犊牛出生6h后可检测到大肠杆菌、类杆菌和梭菌;12h后,8种菌群全部检测出来,并以大肠杆菌、梭菌为优势菌。随着厌氧菌大量增殖,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逐渐下降,1周后形成以乳杆菌、双歧杆菌为优势菌群的微生态区系.8种细菌的数量随饲草采食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断奶后1个月完成定植,此时直肠的优势菌是双歧杆菌、真杆菌,为7~8logCFU/g,然后依次为乳杆菌、梭菌7logCFU/g,类杆菌、大肠杆菌、消化球菌6logCFU/g,肠球菌5logCFU/g.  相似文献   

10.
用1,4-二钠-1,1,4,4-四苯基丁烷在乙醚中分别与四氢呋喃(THF)和1,2-二乙氧基乙烷(DEE)反应,合成了两个未见报道的、对空气和湿气极为敏感的1,4-二钠-1,1,4,4-四苯基丁烷加合物(C6H5)2CNaCH2CH2CNa(C6H5)2·nL(L=THF.n=8;L=DEE,n=6)加合物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氢核磁共振谱鉴定.  相似文献   

11.
用基因枪法转化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水稻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可以产生大量胚性愈伤组织.将分别含有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CryⅠA(b)]、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的质粒混合包裹在金粉上轰击上述胚性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和再生培养,得到92个系的潮霉素抗性再生植株.点杂交结果表明97.8%的抗性植株含有hpt基因,73.9%的植株同时含有CryⅠA(b)基因和hpt基因.Southernblot杂交分析进一步证实外源CryⅠA(b)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2.
围绕国内外对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研究的新进展,分别从转苏云金芽胞杆菌作物的安全性、苏云金芽胞杆菌的酶学研究、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基因学研究、苏云金芽胞杆菌的蛋白质学研究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为进一步预防昆虫对苏云金芽胞杆菌植物产生抗性、防止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飘逸、构建新型苏云金芽胞杆菌载体及生产出杀虫毒性更高、专一性更强的苏云金芽胞杆菌植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给粘虫注射大肠杆菌,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增强,然后用琼脂糖(CM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溶菌酶。小白鼠先注射致病的阴沟肠杆菌,一小时后腹腔注射从粘虫免疫血淋巴纯化的溶菌酶,结果处理小白鼠死亡率比对照组低,说明试虫血淋巴中的溶菌酶在小白鼠体内可能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7头一岁龄健康黑白花乳牛的14个腕关节内注射两性霉素B(12.5mg/关节)成功诱发急性浆液性腕关节滑膜炎(ASCS)注射前及诱发关节炎后(注射后48h)分别抽取正常及炎性腕关节滑液(SF)样品,同时采集血液样品待检,检测结果表明,乳牛ASCS时,SF中细胞总数(TCC),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伏酶(γ-GT),蛋白及LDH同功酶各组分含量均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与无水稀土氯化物低温下反应,得到含镁2-甲基烯丙基稀土配合物(Ln(C4H7)2(Mg2Cl5(THF)4)。该配合物与环戊二烯或吡咯进行配体取代反应,分别得到两个系列的含环戊二烯基(C5H5)或吡咯基(C4H4N)的异核混配型稀土烯丙基配合物(Ln2(C5H5)3(C4H7)Mg3Cl8(THF)6,Ln2(C4H4N)3(C4H7)Mg3Cl8(THF)6(THF)6(L  相似文献   

16.
用1,4-二钠-1,1,4,4-四苯基丁烷在乙醚中分别与四氢呋喃(THF)和1,2-二乙氧基乙烷(DEE)反应,合成了两个未见报道的,对空气和湿气极为敏感的1,4-二钠-1,1,4,4-四苯基丁烷加合物(C6H5)2CHaCH2CNa(C6H5)2.nL(L=THF,n=8;L=DEE,n=6),加合物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氢核磁共振谱鉴定。  相似文献   

17.
以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与无水稀土氯化物低温下反应,得到含镁2-甲基烯丙基稀土配合物(Ln(C4H7)2(Mg2Cl5(THF)4).该配合物与环戊二烯或吡咯进行配体取代反应,分别得到两个系列的含环戊二烯基(C5H5)或吡咯基(C4H4N)的异核混配型稀土烯丙基配合物(Ln2(C5H5)3(C4H7)Mg3Cl8(THF)6,Ln2(C4H4N)3(C4H7)Mg3Cl8(THF)6(Ln=Ce,Pr,Nd)).这2个配合物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鉴定及摩尔电导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对银纹夜蛾进行温度、紫外线照射、微生物(苏云金杆菌)处理,以诱发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经分离、提取、光镜、电镜及染色观察,可见到有多角体被诱发产生,初步鉴定该多角体为核型多角体。实验发现后者对害虫有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环状芽胞杆菌(Bacilluscirculans)总DNA经Sau3AI酶切后插入到启动子探针型载体pSUPV1的BamHI位点,转化大肠杆菌后,在卡那霉素的平板上筛选到50个抗性菌落。从随机挑取的29个抗住菌落所分离到的质粒DNA经限制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表明,各质粒均有DNA插入片段,对29个样品进行卡那霉素抗性试验显示,抗性最高的可超过1000μg/mL这表明来自环状芽胞杆菌的某些基因启动子能在大肠杆菌中十分有效地启动基因表达,选取两个最大的克隆DNA片段BC3和BC6作为探针与B.circulansc-2.总DNA作Southern杂交,均获得杂交带。斑点杂交结果表明,这两个DNA片段来自不同的基因启动子。对BC6和BC3分别进行了限制酶谱分析,并绘制了限制酶图。  相似文献   

20.
利用乙醇、甲醇和蒸馏水作提取剂分别提取南瓜不同部位(瓜皮、瓜肉、瓜瓤)中的抗菌物质,并通过滤纸片法、琼脂孔扩散法测定其抗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南瓜的甲醇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G+)和大肠杆菌(G-)的抑菌作用更为明显,且瓜瓤中抗菌物质含量最为丰富;南瓜的甲醇-瓤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5%;初步鉴定瓜瓤中有良好抗菌活性的成分为脂溶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