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的作用机理、性能、应用技术标准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对国内外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单掺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中石灰石粉的作用机理、时变行为和性能调控方法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石灰石硅酸盐水泥中石灰石掺入量及水泥细度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似.通过微观分析,证实了石灰石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速度较快,具有早期强度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石灰石对高沸石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石的加入,提高了高沸石水泥的早期强度,降低了水泥的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及干缩率。同时探讨了石灰石在高沸石水泥中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含磷石灰石部分替代石灰石,制备P2O5含量(质量分数)为1.5%和2.5%的两种含磷硅酸盐水泥熟料,通过游离CaO(f-CaO)含量测定、X线衍射分析、岩相观测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含磷石灰石配料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含磷石灰石制备硅酸盐水泥熟料时,由于P2O5作为酸性氧化物会使实际石灰...  相似文献   

5.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石灰石不同掺量尤其是在〉10%的高掺量情况下对硅酸盐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试验研究了这种水泥的其他性能,探讨了其水化机理,研究表明开发石灰石硅酸盐水泥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腐蚀试验后试件的外观形貌和强度变化、腐蚀物相分析,研究较低环境温度下硅铝质掺合料对含石灰石组分水泥基材料硫酸盐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铝质掺合料掺量的增加,含石灰石粉硅酸盐水泥试件外观完整性明显提高,强度损失率逐渐降低;当硅铝质组分掺量为15%、30%时,矿粉对含石灰石组分水泥基材料抗硫酸盐侵蚀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相同掺量的粉煤灰;硅铝质组分能够延缓较低环境温度下含石灰石粉硅酸盐水泥的硫酸盐侵蚀,抑制腐蚀物相碳硫硅钙石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0,19(11):50-50
由中材天山(云浮)水泥有限公司完成的“低钙石灰石生产水泥的技术研究和应用”科技成果项目顺利通过了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利用低钙高硅的低品位石灰石为原料生产水泥熟料,替代50%以上的I级石灰石。拓宽了石灰石资源的有效利用范围,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低品住石灰石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列出了低品位石灰石所含有的微量元素,研究了低品住石灰石粉磨特性,做了低品位石灰石易磨性试验,设计了低品位石灰石替代优质石灰石方案,并分析了低品位石灰石配料对熟料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低品位石灰石配料烧制的水泥熟料矿物组成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白云石微粉在水泥混凝土中安全和高效应用途径,以石灰石微粉为参照,采用水泥标准试验方法和等温量热法,研究白云石微粉取代量和细度对水泥凝结和放热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细度大于水泥的白云石和石灰石微粉均增加混合水泥用水量。与石灰石微粉对初凝时间无明显影响、小幅延长终凝时间不同,白云石微粉明显延缓初、终凝时间,且取代量和细度愈大,缓凝现象愈显著。白云石微粉与石灰石微粉均可加速早期水化和降低累计放热量,润湿期的放热速率随白云石微粉用量增加而降低,却随石灰石微粉用量增加而升高。决定混合水泥需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碳酸盐粉体引入而致堆积密度的改变;混合水泥的缓凝主要与体系的堆积密度和微粉颗粒表面所带电位有关。润湿期放热速率差异性主要是粉体表面荷电量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
水泥-石灰石粉胶凝材料在硫酸盐侵蚀下的破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硫酸钠溶液,对水泥-石灰石粉胶砂试件进行长期浸泡腐蚀试验,测试试件强度,并对试件进行XRD分析和SEM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硫酸盐侵蚀下,试件劣化是因产生石膏而不是钙矾石造成的;侵蚀反应还造成水化产物碳铝酸钙分解,促使试件腐蚀破坏;水泥-石灰石粉胶凝材料的破坏主要是由石青膨胀和水化产物分解共同造成的;在硫酸盐腐蚀环境中,不宜采用石灰石粉作混合材的复合水泥以及用石灰石粉作掺合料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水泥硬化体的力学性质与其微观组构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水泥硬化体微观组构的形成与发展是水泥水化硬化过程的结果。因此,开展对水泥水化硬化过程的研究,将对于了解水泥水化硬化微观组构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以下简称复合水泥)进行水化热测试分析,并且结合扫描电镜(SEM)试验对水泥石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复合水泥的水化硬化机理,以探究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的水化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将天然麦秸秆加入水泥土中,提出了麦秸秆水泥土的基本概念。考虑水泥土龄期、水泥掺入比、麦秸秆长度、加筋率、麦秸秆形状等影响因素,通过试验初步研究了麦秸秆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结果表明,龄期和水泥掺入比对麦秸秆水泥土强度的影响与普通水泥土类似,麦秸秆长度对麦秸秆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差异较大;在低加筋率下,可以保持麦秸秆水泥土强度变化不大;麦秸秆形状对麦秸秆水泥土强度的影响也极小,可忽略不计。最后分析了麦秸秆水泥土的作用机制,掌握了麦秸秆水泥土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3.
电石渣作混合材对水泥结构与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以电石渣作水泥混合材时不同掺量对水泥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电石渣可使溶液中Ca(OH)2浓度增加,水化反应加快,缩短水泥的凝结时间;电石渣掺量的增加可以减小水泥的比重、提高水泥的比表面积并且水泥安定性合格;掺入适量的电石渣可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在同一电石渣掺量下,水泥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减少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以净浆流动度作为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评价指标,试验研究了多种助磨剂对水泥与萘系减水剂或聚羧酸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缓凝剂和引气剂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助磨剂对水泥与萘系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较大,对水泥与聚羧酸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较小。缓凝剂和引气剂均能改善水泥与萘系减水剂的相容性,随其掺加量的增加,改善作用逐渐增大。含缓凝剂/引气剂的复合助磨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含缓凝剂的复合助磨剂对水泥有增强作用,而含引气剂的复合助磨剂会降低水泥的胶砂强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铁尾矿大规模利用的新途径,以张家口地区铁尾矿为试验对象,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究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特性。结果表明: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符合相关规范对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强度要求;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特性与水泥土强度特性相同,其中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与水泥掺量或压实度关系可用幂函数表示,与养护龄期对数的关系可用线时性函数表示;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一个反应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对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影响规律的表征参数且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与表征参数近似呈幂函数关系。该表征参数可用于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预测,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各种外加剂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选用氯化钠、三乙醇胺、水玻璃等价格比较低廉的水泥外加剂,对锚固工程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进行改性的研究。通过室内水泥浆液配制试验优选出水泥外加剂类型及加量比例,使普通硅酸盐水泥浆(2—3d)凝期的抗压强度得以提高,加快了锚固工程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17.
减水剂对掺电石渣水泥强度与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不同掺量的减水剂对掺电石渣水泥强度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电石渣掺量为5%时,掺入减水剂会使掺电石渣水泥的早期强度有所下降.当w电石渣掺量大于20%时,掺入减水剂可消除水泥的凝聚现象,大大提高水泥的流动性,降低硬化水泥浆体的孔隙率,明显提高掺电石渣水泥的早期强度,且水灰比越低,减水剂的增强效果越强.本试验中w减水剂的最佳掺量为0.75%.减水剂的掺入对掺电石渣水泥的后期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4.熟料的组成及煅烧实验表明,熟料的矿物组成及着色离子的掺量对水泥的强度、色彩以及水泥制品颜色的稳定性都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作者从大量方案中筛选出如表2所示的几组具有代表性的绿色水泥熟料,目的在于获得尽可能高的强度和颜色稳定的绿色水泥。熟料的烧成温度控制在1300~1450℃范围内,并在烧成温度下保温1小时。熟料出炉后用风急冷至室温,磨细后用 BDJ—D 型百度计测其色彩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射孔段井筒由于孔眼的存在,在分段压裂过程中应力集中现象极易加剧固井水泥环的破坏。此外,由于高压压裂液直接作用在水泥环孔眼壁面上,使其完整性在压裂过程中遭受的挑战更大。本文建立了热流固耦合数值模型旨在分析分段压裂过程中射孔段水泥环内部的温度与应力变化,研究了套管内压、压裂液排量、水泥弹性模量、孔径与孔密对于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压裂过程中水泥环一界面、二界面以及孔眼处均会产生剪切破坏。考虑瞬态力热耦合作用时,水泥环孔眼处失封风险提高。压裂液排量、孔径与孔密对水泥环切向应力影响较小;套管内压与水泥环弹性模量的降低虽然可在一定程度降低剪切破坏系数,但难以避免射孔段水泥环压裂初期的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