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假言推理是诉讼活动中的重要推理,分析和探讨审判活动中法律假言推理的特征及其结构形式,旨在阐明为了获得可靠,准确的审判结论;除了要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外,还需具备法律逻辑的基础知识,在逻辑的层面上来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定,进行有效的法律推理,力审判结论提供思维保证。  相似文献   

2.
审判的社会效果就是指审判在社会生活中、在社会公众中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审判的法律效果,是指审判在法律上包括立法上和执法上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大多数情况下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是一致的,但是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并不总是一致的。社会效果对法律效果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在审判中应当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这样既能够维护法律的尊严,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法律是我国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审判是我国司法工作重要新内容,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完善审判机构问题 建立健全审判机构是相关审判工作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健全审判机构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院内部有相应审判庭或者专业合议庭,集中审判  相似文献   

4.
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现代国际私法所确立的一种崭新理论,其所提倡的灵活选择法律的方法符合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发展的实践要求。为使这种灵活性不导致审判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期性和不一致性。又必须通过一系列方法对其进行约束,即进行所谓“硬化”处理。同时,结合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本还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完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剽窃他人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本文将从美国版权法及其司法审判实践的角度出发,研究他们对剽窃侵权是如何认定的,希望能够借用它山之石完善中国相关法律,也为我国审判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集中审理原则要求审判时间、审判主体和审判方式集中进行,这种审判模式为法官查明事实,作出公正裁判提供了程序上的保障。各国的法律体系和司法传统差异较大,英美法系国家主要实行绝对化的集中审理模式,而大陆法系国家则大多采用原则性的集中审理模式。我国立法没有明确规定集中审理原则,要构建原则性的集中审理模式,应着手对审判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孙静 《科技信息》2013,(10):113-114
商品房购房人与开发商关于交房条件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一直是大家高度关心的。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的修改和现实做法的不规范,法院的裁判尺度亦不统一。本文拟从相关法律规定和操作实务两方面对商品房竣工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分析并谈谈笔者的认识和观点,以期对审判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现实中法官审判案件是对法律正义、社会效果等因素的综合权衡,与传统三段论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法官的裁判解释本质上是法官进行价值衡平的过程,是法律解释的关键。法律解释方法与法官审判时考量的因素之间存在差异,应当区分开来。在充分发挥法官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应强调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有效约束,法律原则、司法解释和程序性条款都将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司法机关的判决会影响到法治进程,法官作为真正的法律实践者,应起到有效调控法律与现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明代拟话本中的公案类作品,反映了其时不同品格的审判人在审判过程中所支付的不同审判成本及其作用,有助于我们了解明代的审判成本及法律实况。  相似文献   

10.
被形容为“世纪审判”的伊拉克特别法庭对萨达姆的审判活动已拉开了序幕。在国际社会的关注中,人们常不由自主地将这一审判与同时进行的国际法庭对米洛舍维奇的审判联系起来。许多人有这样那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着同样的前国家元首身份、所指控的罪名又有很多雷同、同样都是被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力量赶下台的两个人,一个在国际法庭受审,一个却在国内法庭被指控呢?这种不同的做法是否符合国际法及相关法律原则的规定?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提交到国际法庭进行审判,而在什么情况下又会留在本国审判?国际审判和国内审判在法律上,对犯罪嫌疑人的审…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以来,虚假民事诉讼不断增多,不但对利害关系人的切身权益造成了严重的侵害,对有限的司法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并且对我国的司法及法律制度的权威性也带了较大的挑战。因此,必须根据虚假民事诉讼的成因及特点,尽快地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范策略,最大限度的健全现有的法律制度与审判机制,全面的利用刑事的、行政的与民事的处罚方式严厉的惩处虚假民事诉讼行为,对于构成犯罪的虚假民事诉讼应当切实的追究法律责任,维护我国司法及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2.
李永红 《山西科技》2010,25(5):31-32,37
随着行政审判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行政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非诉行政行为的执行已经成为人民法院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然而在理论界,对于一些相关问题至今没有完全弄清楚,导致在实践中各地人民法院做法不一。因此,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审判的艺术》不是审判的技巧之学,而是一部真正的法哲学著作,因为它采取了法哲学的理论反思方式,凝结了法哲学的批判性品格,体现了对法律问题的哲学答复的论证风格。作为本书的编辑,刚接到书稿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闪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审判能否达到艺术的境界?审判能否给人一种审美的体验?阅读完毕,我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具体、明确和肯定的答案,对于“审判艺术性”的认识也有一种冲破藩篱的快感。  相似文献   

14.
论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分割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代物质财富的积累,夫妻财产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处理离婚案件时如何分割夫妻财产,区分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是关键。因为法律相关规定较为抽象和概括,导致案件裁决不一,影响了法律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区分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具体标准应从婚姻登记的时间、不动产登记时间和内容、财产的出资人和相关证据四个方面入手,这对于规范离婚审判实践,指导司法审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民事诉讼裁判的视角对"法无明文规定"下的民事审判问题进行研究,说明"依法审判原则"的发展和法官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修补法律漏洞的必要性。通过对修补漏洞的方法、意义和制约因素的阐述,找出我国民事审判中法官通过修补法律漏洞进行裁判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确立"法无明文规定时不得拒绝审判"的原则,全面提高法官的素质,充分支持法官修补法律漏洞从而进行判决的行为,尽力保证司法的独立性,着力提高司法的威信力。  相似文献   

16.
自然法思想在西方发展的时间相当长,其经久不衰的影响力证明了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类政治法律文化发展的需要。法律不是一个绝对完善、毫无空白的体系,照搬法律条文的审判往往不能得到最优的结果,虽然实证主义仍将法律界定为一个自我规范的独立体系,但当代自然法认为法律与政治、道德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更为广泛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给我国社会带来全面、深刻和长远的影响。从法律角度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现行立法必将进一步完善,必须尽快建立起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规则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在法律适用方面,应遵循国际规则,解决好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冲突问题;人民法院需要确立新的审判观念,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以充分发挥其司法终裁职能。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代西方著名的法学家,哈特在其经典名著《法律的概念》中所留给后人的不仅有丰富的思想和严密的逻辑,还有一种很特别的理论论证手法,即参照系的运用。哈特在该书中主要运用了强盗情境、战犯审判和国内法三个参照系,对“法律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证。这种参照系的运用使得读者对于法律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难以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法律推理作为逻辑学界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在司法实践中法律推理的作用日益突出,审判中法官正确恰当地运用法律推理无疑能够增强司法判决的一致性和正当性。对法律推理的深入研究,特别是与审判实践紧密结合能够使法官加强法律推理能力及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理性、科学的司法裁判。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法律推理,会对法官裁判案件大有帮助。但目前,我国的法律推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与法官裁判活动的结合不够紧密,未取得令人乐观的实质性进展,加强法律推理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金融审判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关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改进有利于提高金融审判的诉讼效率,而对调解等非诉讼机制的优先使用则有利于争议双方关系的维持,共担风险,共度难关。同时,民事审前程序的新规定有利于实现其功能和价值的转变,为金融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之间的衔接和相互配合提供法律依据。但是,由于有关法律规定的原则性,需要制定相关司法解释予以具体化,以增强可操作性,由此修改的目的才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