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勇 《科学》2007,59(6):41-44
“西学东渐”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医学科学作为西方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的传播不仅使中国卫生医疗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还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观念。西方医学科学传人中国以后,由于它与中国传统医学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医学体系,两者之间不免产生矛盾。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总体进程来看,  相似文献   

2.
偶语 《科学之友》2005,(2):82-83
《动物庄园》是一则旨意鲜明的政治寓言,它实质描述的是动物们从农场主手里夺取政权后怎样由民主制堕落到独裁制的整个过程。在我看来,奥威尔绝不是奔着“反对社会主义”而来,他的矛头直指当时斯大林的苏联,我们通过《动物庄园》可以很好地回顾那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3.
纵观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修辞学的发展,每一个历史时期对修辞的研究重点都有着相似之处构成了西方修辞学的连续性。然而各个时期又存在其特点,如古典修辞学的"劝说",现代修辞学的"同一"等,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对西方古典修辞学、西方近代修辞学和复兴的现代修辞学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朱江 《科学之友》2010,(3):88-89
常家庄园给后人留下了中国民居中璀璨的艺术瑰宝——砖雕影壁作品。砖雕影壁作品的艺术光彩在常家庄园中可谓俯首既是、美不胜收,可以说她使常家庄园在整体上成为举世瞩目的民居艺术中集大成的博物馆。这些砖雕影壁,无论是雕刻艺术上的讲究、文化上的品位、结构造型上的艺术特征,还是建造规模都堪称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建筑中的上乘之作、中国明清时期民居建筑中的精品奇观、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5.
常家庄园影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家庄园给后人留下了中国民居中璀璨的艺术瑰宝——砖雕影壁作品。砖雕影壁作品的艺术光彩在常家庄园中可谓俯首既是、美不胜收,可以说她使常家庄园在整体上成为举世瞩目的民居艺术中集大成的博物馆。这些砖雕影壁,无论是雕刻艺术上的讲究、文化上的品位、结构造型上的艺术特征,还是建造规模都堪称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建筑中的上乘之作、中国明清时期民居建筑中的精品奇观、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在中国科学史上,是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西方科学开始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科学合流在一起,改变了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方向。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力图从科学方法论上来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表现了中国传统科学在历史的洄流中向前跃进而又挣脱不了旧有巢臼那样一种状态。  相似文献   

7.
纵观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修辞学的发展,每一个历史时期对修辞的研究重点都有着相似之处构成了西方修辞学的连续性.然而各个时期又存在其特点,如古典修辞学的"劝说",现代修辞学的"同一"等,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对西方古典修辞学、西方近代修辞学和复兴的现代修辞学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明代科学家朱载土育创立十二平均律的理论结构,认为朱载土育所用的以河洛之学为理论依据,用勾股求弦为推演方法,统一解决律学所有疑难,从实验检验中找最终结论的公理化研究方法,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这种义之以图理,验之以物事的研究方法有别于经学家们的繁琐考据,在整个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尚处于经验积累、简单归纳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特立独行地深入到分析科学的领域。这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并没有截然的东、西方科学的划分,只要条件具备,东方的中国也同样可能诞生现代科学的萌芽  相似文献   

9.
常家庄园给后人留下了中国民居中璀璨的艺术瑰宝--砖雕影壁作品.砖雕影壁作品的艺术光彩在常家庄园中可谓俯首既是、美不胜收,可以说她使常家庄园在整体上成为举世瞩目的民居艺术中集大成的博物馆.这些砖雕影壁,无论是雕刻艺术上的讲究、文化上的品位、结构造型上的艺术特征,还是建造规模都堪称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建筑中的上乘之作、中国明清时期民居建筑中的精品奇观、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0.
聂敏  汪中德 《科学》1999,(10):61-61
用针灸治疗疾病,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明显、经济安全等优点,这些已被医学专家所公认.然而、“针灸为什么能治疗疾病?”,或者说“针灸治病的实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医学界尤其是西方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许多医学专家试图用病理和药理理论来解决此问题,他们虽然做了大最的研究工作,但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中国物理学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美国《今日物理学》杂志高级编辑查尔斯·戴(Charles Day)两度来到中国,走访并接触了一些实验室和部分研究人员。在他眼里,中国除了文化和历史与西方不同以及创新性有待提高(涉及到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外,中国的研究实验室与西方的没有什么不同。尤其是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及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为物理学发展注入了独特的内涵。以下是查尔斯从中国历史、政府支持、国际合作等方面撰文谈了他对中国物理学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现在许多西方学者认为,用生物方法控制害虫的历史应该从古代农民使用蚂蚁开始,时间是1700年左右,地点是中国。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07,(8A):89-89
在汉代,壁画墓与画像石墓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汉代统治阶级提倡孝道,盛行厚葬,“事死如事生”,很多贵族豪强的坟墓都具有相当规模。汉代壁画中有不少反映政治、经济、典章制度,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图景,山西平陆壁画是其中较早者,它显示出农村阶级斗争的对立。一方面有地主庄园的城堡,即“坞壁”,是依附“部曲”、“兵家”对抗农民的武装和工事;另一方面有地主监督农民从事耕种的场景,双牛牵引耧车和大型犁铧,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技术大有改进。可以说,汉代壁画是我国古代画工在封建社会创造的灿烂的古文化中的重要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汪晓勤 《大自然探索》1999,18(4):113-117
19世纪上半叶,西方学者对中国数学知之甚少。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著名汉学家伟烈亚力第一次向西方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文献以及大衍术,开方术,天元术等中国数学成就,指出它们的世界意义,反驳当时西方学者对中国数学所普遍持有的错误观点,在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伟烈亚力成了西方中国数学史领域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孔令宏 《大自然探索》1999,18(2):120-124
中国传统文化自春秋战国时期真正产生时起,就依属于,服务于王道政治,这形成了它的一系列特点。在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中强化成熟后的明,清两代,这些特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是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陈敬全  朱新轩 《科学》2007,59(2):43-47
西学东渐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作用。第一次西学东渐对于上海来说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当时的上海还没有特别显眼之处。一方面,它不如澳门、广州等地作为西方传教士由南洋进入中国的门户;另一方面,它又不及北京作为当时的皇都那么显赫。在西方传教士眼里上海是没有位置的。然而,上海徐家汇人徐光启在这次西学东渐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京都任职期间,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泽和编著了《几何原本》、《勾股仪》、《泰西水法》、《测量法议》、《测量异同》、《崇祯历书》等,内容涉及天文、历算、数学、地理和物理学等多种领域,他可以称得上是明朝晚期中国“引进西学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7.
汪晓勤 《自然杂志》2000,22(5):300-304
我国古代圆周率研究的历史,特别是南北朝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429~500年)的圆周率曾是我国数学史家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经清末岑建功,现代茅以升[1]、钱宝琮[2]、严敦杰[3,4]、许莼舫[5]、孙炽甫[6]等的研究和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在圆周率方面的成就已为国人所熟悉.但是,以祖冲之密率为代表的中国圆周率是如何为西方人所了解、接受的?对这一中西数学交流史上的问题迄今尚未有专文论述.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文献的考察,对中国圆周率在西方的历史境遇作一次较全面的研究.我们将看到,它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数学西传历史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金鱼在中国的家养史及其在东西方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吉星 《自然杂志》2008,30(5):287-290
该文探讨了金鱼在中国的家养历史,并且在研究中外史料的基础上讨论了金鱼在东西方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多少年来,金丝猴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就生活在我们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它们躲过了一场场劫难,成功地留存下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三支: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随着科学家不断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金丝猴鲜为人知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并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我们相信这也将有助于它们摆脱艰难的生境,自由地、长久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天蓝色的面孔、稚气的朝天鼻,再配上一张粉红的红唇,川金丝猴的面孔让人颇生怜爱之情。在这里.动物学家张树义先主近距离地拍摄到了一组难得的画面,为我们展现了川金丝猴生活的生动场景。  相似文献   

20.
屋顶正脊是屋脊的一部分,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一种建筑构件.常家庄园现存屋脊很多,古建筑屋脊却极为少见,由于屋脊处在屋顶部位而成为装饰重点,备受艺匠的青睐和人们的关注,通过它我们可以一窥古老建筑的审美.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和参照文献的方法,对常家庄园现存的古建筑屋脊进行了考察取证,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整理,并就其类型、纹饰、用途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