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名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遗留的文化足迹,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地名的来源和地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特色有关,承载着先人的历史足迹,从侧面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热情.本文通过采用历史文献法、统计法、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石家庄4 903个行政村名进行了统计分类,进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石家庄市行政村名的命名和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地名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地名不仅是表明一地的文化方面的标志,而且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从另一个维度反映当地居民的社会生产活动,在文化脉络所织就的网中,地名则是不可缺少的文化细胞,地名的命名有其所在地的自然与文化的印记,是自然和人文综合影响的结果.本文以上海市乡镇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图法、统计法、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等方面对乡镇地名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上海市乡镇地名的命名规律.  相似文献   

3.
侯楚  李志文  孙丽 《江西科学》2021,39(1):115-121
地名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可以反映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还可以为研究其历史、方言、民俗等提供可靠依据.以阳江市为例,从地理角度出发,在收集和整理聚落地名的基础上,根据字义并结合地名起源将其分为自然地名、方位地名、壮语地名、姓氏地名、经济活动地名、人工建筑地名、生物地名和其它地名共8类.通过对地名进行数字高程模型与核密度的叠加分析,认为阳江市地名分布在水平向度上呈现出沿河、沿海的趋势,垂直向度上呈现出向低平地区集聚的趋势,符合人类择居的普遍规律.不同类型的地名各自呈现出了与其自身特色有关的分布规律,总体上反映出了阳江市自然环境、人文经济以及历史民族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文化符号,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因此地名命名自然而然的烙上了区域自然和文化方面的印记.从地理学角度上来说,地名是文化的传承,所以地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本文以山西省临汾市下辖2个县级市,15个县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法、统计法、分类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地形方面对地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揭示出自然村的命名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为当地的农业发展,经济发展及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状况,它也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研究吉林省的乡镇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采用数理统计法、地图法和GIS的空间分析法等方法,对地名进行分类处理并且对其空间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做出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的自然类地名和人文类地名在空间的分布是不同的:自然类的主要集中在以吉林市为主的东半部分,而人文类的地名主要分布在以长春市为主的西半部分.而这种空间的分布状况是由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地名是一个区域内的历史、地理、文化、语言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该地所处的区域环境密不可分,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能够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地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人文地理特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以湖北省十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法、分类法、综合分析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十堰市行政村进行归纳分析,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类和其他因素三方面进行阐述,对地名特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经研究得出,十堰市行政村名的命名和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湖北省十堰市的村级地名的类型与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体现一个区域自然与人文空间格局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反映区域文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以北京房山区为例,统计区域内28个乡镇及地区下辖的村级、社区地名,根据其得名原因分为自然类、经济类、文化类和空间位置类地名,运用GIS分析,探讨各类型地名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与房山区自然人文环境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区域内自然类地名分布较为...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人类在地理环境基础上活动的产物,它包含了许多自然和人文的信息.本文采用分类法、统计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等对安徽省六安市行政村地名进行分析,总结出六安市行政村地名的命名规律,得出六安市行政村大部分是以自然要素命名的,在自然要素中又以地形、水文、资源、方位命名的居多,此外在人文要素中以意愿和姓氏居多,反映了该地区长期受悠久文化的影响.通过本文对六安市行政村地名的研究,有助于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理环境因素对六安市行政村地名的影响,加深人们对六安市行政村地名的了解,从而对六安市以后的经济发展、区域内的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一种文化符号,记载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所以地名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状况.本文以张家口市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统计法、分类法、地图法以及ArcGIS工具,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两方面出发,主要包括地形、方位、资源、水文、建筑、姓氏和军事等要素,研究了张家口市行政村名空间分布与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希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张家口的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并为传承地名文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地名是为了区别各个不同的地理实体,通过构词手段而赋予一个特定地域的名你.地名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它从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命名常反映当地当时的某些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焦作市1973个行政村的村名进行统计分类,从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地名与自然因素方面的植物、动物、地形、水文、方位以及人文因素方面的意愿、姓氏、建筑、经济、军事、传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从重庆地名看当地的森林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名角度入手,介绍了地名与森林的关系,通过对重庆森林地名和动物地名空间分布的比较分析,从中挖掘出地名反映的当地森林的变迁情况,对其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从地名产生的机理出发,认为森林地名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而产生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森林及动物地名比例大小与当地森林多少不一定成正比.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鹰潭市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法、分类及分析与综合法等研究方法,对行政村名所体现的地理要素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其地名命名的规律方法,归纳命名原则,讨论其地名的文化属性和自然属性在江西鹰潭历史上的重要性.通过对鹰潭市三县的475个行政村的地名分析,反映了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将地名的划分方法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对村级地名形成的影响,进而认识在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作用下,鹰潭市行政村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所得结论可为促进区域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语言及地理信息.从语言及地理角度分析古藏文吐蕃地名具有重要意义.吐蕃地名的类型有它独特的一面,同时还有其地名本身的结构属性及命名特点.在命名特点上,吐蕃地名不但表现客体的属性或特征,而且也包含着主观感情色彩等内容,使地名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吐蕃地名不仅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而且与历史上藏民族及周边民族的活动和影响颇具关联,是一种人地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地名是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长时间定居并进行生产和生活等各项活动而形成的划分地理区域的产物,可以反映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对地名的研究可以了解和认识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发挥地名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本文以晋城市8 187个自然村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法、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把晋城市各个乡镇中包含地形要素文字的自然村进行分类统计,总结村名的形成规律,分析自然类地名在的地形方面的形成原因,为促进区域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实本的专有名称.受地理、历史、文化民族、语言等的影响,地名命名被打上了出生地之自然的和文化的胎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本文采用统计法、历史文献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将内蒙古自治区所有乡级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视角,将地名按地理属性分为自然地理类名称和人文地理类名称两大类,并从地名的语源类型,探析内蒙古地区的地名空间分布规律及折射出的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行政村的命名反映了人类在一定时期聚居时,对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选择和适应.本文从地名出发,分析了陕西省安康市各行政村名的类型,并借助GIS技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按照地名反映出的自然及人文特征进行统计分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地名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与人类景观类地名的空间分布非随机且呈显著的集聚模式,形成“中部高、外围低”的核密度分化特征;对地名空间分异的影响程度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文物古迹数量、人均GDP、人口密度、城镇化率、年均降水量、坡度与路网密度;地名的空间分异受到自然生存环境与社会人文活动的综合约束作用,其中,文物古迹数量与人均GDP的交互占据主导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名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它印上了出生地之自然和文化的烙印,体现着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本文通过统计分类法从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对贵州省9个地级单位的1 401个乡级地名进行分析,并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各乡级地名的空间分布,体现出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并对我们继承和发扬地名文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人们从事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时广泛使用的媒介.本文以黄山市的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入手,对该地的地名进行分类总结,分析出各类地名的空间分布规律,反映出黄山市的地名文化在人地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加深对黄山市地名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人们对特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其形态特征共同约定的语言符号.它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本文通过采用统计法、归类比较法、分类法等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乡级地名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方面着手,得出广西乡级地名的语源类型及其与地理环境要素的关系.展现了广西的自然景观、资源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悠久的文化,加深了人们对广西的了解,同时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